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探讨.docx

上传者:mazhuangzi1 2022-06-30 00:07:40上传 DOCX文件 10 KB
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探讨
教育资源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对所有教育的投入,包括人力与 物力的投入。具体包括教育资金、教育人员、教育设备等一系列 与教育有关的资源。而教育的合理配置方式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 本身能否健康发展,更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未来。而中国的教育资 源在分配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教育的长足发展。本文就教 育资源分配现状、影响及解决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一、教育资源分配现状分析
(一)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发达地 区的经济和社会意识都处于领先地位,教育意识和教育投入都大 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因此呈现中西部的不均等。据《缩小差 距一一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课题小组以北京、天津、上海 三个直辖市的教育投入平均数作为东部水平的代表,以广西、贵 州、云南、甘肃、青海五省的教育投入平均数作为西部的代表, 相关数据显示: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东西部差距在拉大[2]。 教育资源极端不平衡的分配格局,使中西部教育差距进一步拉 大。
(二)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长期以来,在我国城乡 二元制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 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1]。城乡教育投入差距 巨大,尤其是在落后偏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人大大少于城 市。就数据来看:2001 年生均教育经费我国城镇小学生经费是 农村的
1.86 倍,初中经费城镇是农村的 1.93 倍。在 1993 年, 贵州省内城乡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之间的差距为 3 倍,初中阶段, 贵州省内城乡之间达到 4。2 倍[3]。
(三)教学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城市师资充沛,教学设备 完善,有才能的教师大多选择前景好的城市重点学校任职,且农 村教师专业性不强、在职培训困难,待遇偏低,导致农村师资极 度缺乏。有数据显示 2005 年城市初中高级职称比例为 12。36%, 而农村仅为 2.33%[1]。地方政府播发的津贴难以落到实处,迫 于经济的压力,导致农村优秀教师向教育资源充沛的学校流动, 使城乡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师资差距进一步扩大,陷 入“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恶性循环。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影响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拉大社会的贫富差距。教育本身 是公平的,其意旨每一个受教育者具有获得均等教育的权利.但 居民生活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就城市重点高 中来说,来自高阶层家庭的学生是低阶层家庭的 116 倍,中上层 家庭的孩子约 62%进入重点中学,而低阶层家庭的孩子约 60%在 非重点中学。教育的“明瑟收益率"表明[3]:教育水平的提高可 以给人们带来相应的经济收入增长,而如今这个收益率变得越来 越高.也就意味这许多贫困家庭因经济原因无法使孩子受到与经 济条件好的孩子一样的教育,因此陷入受教育少、经济收入降低, 下一代又会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允许从而无法得到优质教育这样 一种不良循环中。
(二)教育的差距导致人才流失。在如今老龄化日趋严重的 今天,青年就是社会、国家的希望,如果教育的问题持续演化而 不能得到解决,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导致更多青少 年的教育平台受限,有才有能的青年人因为家庭或者其他外在原 因其真正的才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势必会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受 到影响。
(三)教育资源不公平导致公民价值观取向问

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探讨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424898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