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企业VI设计基础部分介绍.ppt

上传者:艳南飞天 2022-06-15 11:39:00上传 PPT文件 4.29 MB
企业VI设计基础部分
VI设计一般包括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两大内容.其中,基础部分一般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辅助图形、标准印刷字体、禁用规则等等;具体项目见下表:
企业VI设计基础部分
VI基础设计项目
Epson爱普生企业形象VI树
标准字体的定义
为了扩大企业和商品的影响,为了树立企业形象和商品形象,企业已普遍采用对企业名称和商品名称进行标准化字体设计的做法,也就是“专用组合字体设计”,它使一组字体融为一个整体,并经过注册后,其他厂家不能随便使用,成为受到法律保护的、商标的一部分——标准字体.
标准字体是企业识别系统中基本视觉要素之一,是指经过设计的专用以表现企业名称或品牌的字体,包括企业名称标准字和品牌标准字的设计.
经过精心设计的标准字体与普通印刷字体的差异性在于,除了外观造型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它是根据企业或品牌的个性而设计的,对策划的形态、粗细、字间的连接与配置,统一的造型等,都作了细致严谨的规划,比普通字体相比更美观,更具特色.在实施企业形象策略中,标准字体常与标志联系在一起,具有明确的说明性,可直接将企业或品牌传达给观众,与视觉、听觉同步传递信息,强化企业形象与品牌的诉求力,其设计的重要性与标志具有同等重要性.许多企业名称和品牌名称趋于同一性,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的字体标志设计已形成标志设计的新趋势,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虽然只有一个设计要素,却具备了两种功能,达到视觉和听觉同步传递信息的效果.
标准字体的设计步骤
一、确定总体风格
首先标准字的设计造型应与标志造型相呼应.标准字和标志的造型风格相一致,才能融为一个整体,传达出企业的完整形象.其次标准字的设计应便于推广和应用,必须适用于各种媒体,因此它们的放大、缩小、反白和边框处理,以及不同材料和空间位置的处理都应得体,甚至在不采用标志的情况下,也能独立发挥识别、象征等功能.再者一个企业应具有自己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内在风格,不同的字体造型和组合形式也具有其内在的风格特征,找到二者间的有机联系.
二、构思基本造型
不同字体造型具有不同的独立品格,给予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比较直接的视觉诉求力.举例来说,常用字体黑体笔划粗直笔挺,整体呈现方形形态,给观者稳重、醒目、静止的视觉感受,很多类似字体也是在黑体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变形;由细线构成的字体易让人联想到纤维制品、香水、化妆品类; 圆滑的字体易让人联想到香皂、糕饼、糖果;角形字体易让人联想到机械类、工业用品类.
三、 视觉修整
标准字体造型基本确定后需要从心理视觉角度进行修整,以取得视觉最佳效果,例如汉字是方块形的,但在实际的视觉效果中,略长些的的汉字看起来比规整的方块形更为美观.这是因为汉字的间架结构上下顶格者多,左右只有部分笔画支持,而且横多竖少的笔画也增强了汉字的高度感.因此按照同样大小的方块写出来的字,看起来很可能是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的.
企业专用字体
专用字体即是对企业新使用的主要文字、数字、产品名称结合对外宣传文字等,进行统一的设计.主要包括为企业产品而设计的标识字和为企业对内、对外活动而设计的标识字,以及为报刊广告、招贴广告、影视广告等设计的刊头、标题字体.
标志、标准字体的制作与组合
  标志与标准字体的组合要适宜人们的阅读****惯,为了增强字体的视觉传达功能,赋予审美情感,诱导人们有兴趣的进行阅读,在组合方式上需要顺应人们心理感受的顺序.
一、遵循阅读方向
人们的视线一般是从左向右流动;垂直方向时,视线一般是从上向下流动;大于四五度斜度时,视线是从上而下的;小于四五度时,视线是从下向上流动的.
二、把握字体的视觉动向
 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视觉动向,例如:扁体字有左右流动的动感,长体字有上下流动的感觉,斜字有向前或向斜流动的动感.因此在组合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字体视觉动向上的差异,而进行不同的组合处理.比如:扁体字适合横向编排组合,长体字适合作竖向的组合,斜体字适合作横向或倾向的排列.合理运用文字的视觉动向,有利于突出设计的主题,引导观众的视线按主次轻重流动.
三、注重字体间的和谐感 
两种字体组合时,可统一文字个性的方法来达到字体间的协调,不能各种文字自成一种风格,各行其是.总的基调应该是整体上的协调和局部的对比,于统一之中又具有灵动的变化,从而具有对比和谐的效果.这样才符合人们的欣赏心理.
四、注意负空间的运用
在文字组合上,“负空间”是指除字体本身所占用的画面空间之外的空白,即字间距及其周围空白区域.文字组合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空间运用得是否得当.字的行距应大于字的间距,否则观众的视线难以按一定的方向和顺序进行阅读.不同类别文字的空间要作适当的集中,并利用空白加以区分.为

企业VI设计基础部分介绍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29554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