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浅谈乡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者:小泥巴 2022-06-25 17:04:04上传 DOC文件 15 KB
浅谈乡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从乡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阐述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会宁乡土文化运用在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利用乡土文化的地方优势,活化地理课堂教学,深化地理教学重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高效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乡土文化;地理教学;运用;核心素养
乡土文化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自然地理环境下人民群众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创造、孕育、积淀形成的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包括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沿革与县域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衣食住行、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性、区域性、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和时代性特征。乡土文化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利用,对于促进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中学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以供同仁探讨:
一、 乡土文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 乡土文化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的兴趣
初中地理课本中的大多数素材对于会宁边远地区的学生来说从来没有接触过,比较陌生,如果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比较熟悉的会宁乡土文化,学生的学****兴趣将会极大地提高,更容易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学****我国的民族风情与传统民居时,如果仅用课本中的素材,学生就会觉得乏味,而结合会宁当地传统民居——土堡、庄窠、土窑(崖窑和箍窑)、“一坡水”式房(土木结构的土坯房和砖木结构的砖瓦房)等形态的差异与变化,让学生自主学****和合作探究传统民居的形态差异与变化,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还会引起学生对传统民居和区位选择的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实践证明,乡土文化素材的合理选择,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课本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二) 乡土文化素材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
在学****地球运动”时,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新生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的地理知识薄弱,空间想象能力有限,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因此如果合理利用乡土素材,把抽象的知识感性化、直观化,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认知。例如在学****太阳辐射及太阳高度角时,可以让学生白天在操场上观察自己的影子变化,加深理解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太阳辐射强度的差异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结合当地普遍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和操场里的太阳能路灯等例子,让学生深刻的认知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除了太阳高度角外,还有地形、气候等因素。这样既将复杂的地理知识简单化了,也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三) 乡土文化素材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调研、合作探究能力
合理利用乡土文化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从实地实际出发,通过地理教学学****一些乡土文化知识,与野外考察、社会调研、参观走访、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变地理课堂为启发式教学、开放性教学。比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会师园、会宁县博物馆、五七农场、长征胜利景园等研学旅行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更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调研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乡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19486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