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docx

上传者:bkeck 2022-06-15 16:48:48上传 DOCX文件 14 KB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维西二中
赵匆
2019年5月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才能目的:
    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可以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目的:
    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
    学****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
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应该是很容易的,但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可能会很茫然,所以教授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应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中的哲理;为什么诗人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
【教学难点】
  学****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介绍写作背景)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有没有兴趣听?在美国,有一位 诗人叫弗罗斯特,他在17岁的时候就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被人们认为是一位天才诗人。可是,在后来的20年间,他只发表了6篇作品。37岁这一年,他决定去英国开展,继续自己的写作。可是这样他就得放弃在美国“新英格兰”他家乡的农场。是做一个诗人,还是做一个农场主,他陷入两难。最终,他决定去英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变卖了农场,在伦敦附近住下。第二年,他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少年的意志》,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后来,他把这一段经历写成了一首诗歌——《未选择的路》。如今,让我们来共同学****这首诗歌,看看诗人是如何对待进展选择的。(板书课题)
二、走近 (幻灯片)
指名学生朗读作者介绍
三、学生解读诗歌:(学生活动)
1.四个学生在黑板上默写诗歌,并划分节奏。
2。全体学生在课本上每一小节配上绘画,请四个学生在黑板上配画。
3.给每一小节拟一个小标题:路口伫立、另一条路、清晨怀思、回忆往事(学生板书)
4. 朗读诗歌.
A.生自由读B.一名男生、一名女生分角色朗读C、老师范读d、生齐读
四、研读课文:(幻灯片)
1、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两条什么样的路呢?
明确:林中的两条路,一条选择的路,一条未选择的路.
大路:极目望去,消失在丛林尽头(可见其平坦,笔直,树木夹道)
小路:荒草萋萋,非常幽寂,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这是一条风光美丽,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路,但是人迹罕至,更具挑战性)
2. 理解选择的痛苦.作者做出选择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久久伫立”、“极目望去”.理解“伫立”和“极目”,体会诗人决策的困难。
还有“可惜”一词也可以看出这种决策的勇气和痛苦。
这说明了任何选择都需慎重,任何选择都很困难。
3。 体会选择后的惆怅。诗人这么慎重地做出决定选择了小路,选择之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表现?
明确:诗人的心情是惆怅的。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途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返回”、“我将轻轻叹息将往事回忆”等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对另一条路的留恋和对放弃的不舍.
这是我们一般人都有的心理过程,说明正确选择的重要.
4.。诗歌重点写了哪条路?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59245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