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2021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B卷.doc
上传者:zhensilu
2022-07-20 12:14:57上传
DOC文件
926 KB
湖北省黄石市2021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 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9小题,共32分) (共9题;共32分)
1. (2分) 抄写词语
创伤 咔嚓 打蔫
2. (7分) 我会填。
(1) “溪”是________结构的字,它的右上是________,右中是 ________,右下是________。
(2) “野”是________结构的字,左边是________右边是________千万不要多________。
3. (2分)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出征(zhēng) 将军(jiàng)
B . 模范(fàn) 出塞(sāi)
C . 宁可(níng) 要挟(yāo)
D . 淮南(huái) 蓄须(xù)
4. (2分) 石共有_____
A . 四笔 B . 五笔
5. (2分) 对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题西林壁 题:题目。
B . 诸儿竞走取之 竞走:争着跑过去。
C . 不教胡马度阴山 教:教育。
D . 骚人阁笔费评章 评章:评议。
6. (2分) 诗句填空( )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 两山排闼送青来。
A . 遥望洞庭山水色
B . 一水护田将绿绕
C . 桃花流水鳜鱼肥
D . 一行白鹭上青天
7. (2分)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颇负盛名 _____
A . 背
B . 担负
C . 依仗
D . 遭受
E . 享有
F . 失败
8. (2分) (2019·盐城) 《格列佛游记》中,飞岛的运行是借助( )实现升降、往来的。
A . 太阳
B . 风力
C . 水力
D . 磁石
9. (11.0分)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的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
1793年夏天,一个晴朗的夜晚,喧腾热闹的城市渐渐平静下来。斯帕拉捷匆匆吃完晚饭,便走出街口,把笼子里的蝙蝠放了出去。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尖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的飞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假如他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在黑暗中灵巧的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的捕捉飞蛾了。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于是,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结果,蝙蝠在空中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这样猜想。他又捉来几只蝙蝠,用油漆涂满它们的全身,然而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他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他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后来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蝙蝠用耳朵接受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做出判断,灵巧的自由飞翔,捕捉食物。
现在,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寻找地下的宝藏。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恩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夜晚的实验》本文通过记叙________,表现了科学家________的精神。
二、 阅读与欣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35分) (共2题;共35分)
10. (18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 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9小题,共32分) (共9题;共32分)
1. (2分) 抄写词语
创伤 咔嚓 打蔫
2. (7分) 我会填。
(1) “溪”是________结构的字,它的右上是________,右中是 ________,右下是________。
(2) “野”是________结构的字,左边是________右边是________千万不要多________。
3. (2分)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出征(zhēng) 将军(jiàng)
B . 模范(fàn) 出塞(sāi)
C . 宁可(níng) 要挟(yāo)
D . 淮南(huái) 蓄须(xù)
4. (2分) 石共有_____
A . 四笔 B . 五笔
5. (2分) 对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题西林壁 题:题目。
B . 诸儿竞走取之 竞走:争着跑过去。
C . 不教胡马度阴山 教:教育。
D . 骚人阁笔费评章 评章:评议。
6. (2分) 诗句填空( )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 两山排闼送青来。
A . 遥望洞庭山水色
B . 一水护田将绿绕
C . 桃花流水鳜鱼肥
D . 一行白鹭上青天
7. (2分)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颇负盛名 _____
A . 背
B . 担负
C . 依仗
D . 遭受
E . 享有
F . 失败
8. (2分) (2019·盐城) 《格列佛游记》中,飞岛的运行是借助( )实现升降、往来的。
A . 太阳
B . 风力
C . 水力
D . 磁石
9. (11.0分)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的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
1793年夏天,一个晴朗的夜晚,喧腾热闹的城市渐渐平静下来。斯帕拉捷匆匆吃完晚饭,便走出街口,把笼子里的蝙蝠放了出去。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尖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的飞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假如他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在黑暗中灵巧的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的捕捉飞蛾了。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于是,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结果,蝙蝠在空中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这样猜想。他又捉来几只蝙蝠,用油漆涂满它们的全身,然而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他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他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后来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蝙蝠用耳朵接受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做出判断,灵巧的自由飞翔,捕捉食物。
现在,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寻找地下的宝藏。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恩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夜晚的实验》本文通过记叙________,表现了科学家________的精神。
二、 阅读与欣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35分) (共2题;共35分)
10. (18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
湖北省黄石市2021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