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doc
上传者:好用的文档
2022-06-08 22:28:04上传
DOC文件
17 KB
浅谈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摘 要 農业作为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当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农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于这一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对农业信息化进行学术上的研究,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无论是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还是中国农村建设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9.096
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的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程度还很落后,小农经济思想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要想改变,需要政府以及市场进行大量的引导。现下农业发展的任务已经远远不是满足温饱,而是要提高质量,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提高农民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农业产业生产力,最终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让中国的农产品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武器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强化相关建设,在农业的很多领域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1 农业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1.1 关于农业信息化的含义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其定义也是不同的。现如今,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依靠大量的信息技术在农业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增加产量以及提高农产品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物质以及资金支持,还需要不断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1]。
1.2 农业信息化的特征
农业的信息化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2],具有很多不同于其他行业信息化的独特性。
1.2.1 基础条件差异较大
我国幅员辽阔,发展农业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除了自然环境之外,中国的中西部与东部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这就使得农业信息化在不同地区发展的难度也不同,尤其是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想要实现农业信息化,困难重重,最先就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推广。
1.2.2 发展内容丰富
中国农业发展的内容比较丰富,因为不同的地区所适宜发展的产业不同,所种植的农作物不同,这也就导致农业信息化发展内容相当复杂。1)不同地区的不同农作物生长规律也是不同的,而土壤、水源、气候以及地形都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3]。2)在农作物收获之后需要进入市场,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包括后期的加工、销售与消费等。所以,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复杂多样,在普及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以及数据支撑。
1.2.3 长期艰巨性
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城市中的居民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思想较为保守落后,他们对于信
摘 要 農业作为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当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农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于这一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对农业信息化进行学术上的研究,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无论是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还是中国农村建设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9.096
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的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程度还很落后,小农经济思想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要想改变,需要政府以及市场进行大量的引导。现下农业发展的任务已经远远不是满足温饱,而是要提高质量,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提高农民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农业产业生产力,最终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让中国的农产品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武器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强化相关建设,在农业的很多领域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1 农业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1.1 关于农业信息化的含义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其定义也是不同的。现如今,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依靠大量的信息技术在农业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增加产量以及提高农产品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物质以及资金支持,还需要不断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1]。
1.2 农业信息化的特征
农业的信息化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2],具有很多不同于其他行业信息化的独特性。
1.2.1 基础条件差异较大
我国幅员辽阔,发展农业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除了自然环境之外,中国的中西部与东部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这就使得农业信息化在不同地区发展的难度也不同,尤其是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想要实现农业信息化,困难重重,最先就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推广。
1.2.2 发展内容丰富
中国农业发展的内容比较丰富,因为不同的地区所适宜发展的产业不同,所种植的农作物不同,这也就导致农业信息化发展内容相当复杂。1)不同地区的不同农作物生长规律也是不同的,而土壤、水源、气候以及地形都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3]。2)在农作物收获之后需要进入市场,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包括后期的加工、销售与消费等。所以,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复杂多样,在普及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以及数据支撑。
1.2.3 长期艰巨性
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城市中的居民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思想较为保守落后,他们对于信
浅谈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