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doc
上传者:好用的文档
2022-06-08 17:04:54上传
DOC文件
15 KB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摘 要】在初中化学的学****中,实验是一项非常基础而重要的内容,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实验技能,更好的理解化学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引导学生的主动学****行为,让化学实验教学给学生的化学学****生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2.119
要做好化学的教学工作,实验必不可少,尤其初中化学这门学科实验是非常基础而重要的,将来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有很大的分值,所以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不能够松懈。要将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上去,从实验设计到实验开展的整个过程,教师都要严格的把关,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提高自身的化学实验综合水平。所以,要如何做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以理论作为指导
理论指导之下的实践才会最容易成功,才能降低实验失败的概率,从而更好的使得学生培养起实验操作的信心。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遵循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在理论指导之下,高效的完成化学实验的教学。
“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①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②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③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選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二、教师要悉心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
在进行化学实验方面,教师比学生更为专业而实验的过程,根据实验本身复杂性的高低,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指导,复杂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因为学生经验的缺乏,理论知识掌握的并不扎实,还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指导方面需要更加用心,耐心的指导完全程。下面结合学生实验的各个环节来谈谈教师的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前,教师要从实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启发讲授模式,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并启迪学生遵守一定的要求出把握实验的操作要领等,以消除学生实验中的知识、思路、方法、操作等方面的障碍。教师的具体操作是:
1.阐明实验目的,导入学生实验。任何学生实验都是在一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的支配下开展的,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是进行实验的关键。因此,在学生动手前,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弄清实
【摘 要】在初中化学的学****中,实验是一项非常基础而重要的内容,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实验技能,更好的理解化学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引导学生的主动学****行为,让化学实验教学给学生的化学学****生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2.119
要做好化学的教学工作,实验必不可少,尤其初中化学这门学科实验是非常基础而重要的,将来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有很大的分值,所以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不能够松懈。要将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上去,从实验设计到实验开展的整个过程,教师都要严格的把关,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提高自身的化学实验综合水平。所以,要如何做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以理论作为指导
理论指导之下的实践才会最容易成功,才能降低实验失败的概率,从而更好的使得学生培养起实验操作的信心。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遵循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在理论指导之下,高效的完成化学实验的教学。
“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①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②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③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選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二、教师要悉心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
在进行化学实验方面,教师比学生更为专业而实验的过程,根据实验本身复杂性的高低,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指导,复杂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因为学生经验的缺乏,理论知识掌握的并不扎实,还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指导方面需要更加用心,耐心的指导完全程。下面结合学生实验的各个环节来谈谈教师的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前,教师要从实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启发讲授模式,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并启迪学生遵守一定的要求出把握实验的操作要领等,以消除学生实验中的知识、思路、方法、操作等方面的障碍。教师的具体操作是:
1.阐明实验目的,导入学生实验。任何学生实验都是在一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的支配下开展的,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是进行实验的关键。因此,在学生动手前,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弄清实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