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古老的祭祖仪式.doc

上传者:小健 2022-07-27 02:00:10上传 DOC文件 84 KB
古老的祭祖仪式
“粘藏节”,也称“吃牯藏”、“吃牯脏”、“刺牛”,是黔东南、桂西 北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现在也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节庆的活动。能歌善 舞的苗族人,在创世歌里就留下了牯藏节的故事,代代相传。
去往交通>>
从贵阳去往黔东南州府凯里可采坐开往玉屏的“梵净山”号旅游列车, 在凯里下车。凯里汽车站位于市东北文化北路,赶早乘长途汽车至榕江县, 换乘去计划乡的中巴至污略村以北10公里的山路旁,下车步行至污略村, 即可到达拈藏节拍摄地。
“牯藏节”是苗族非常隆重的祭祖庆典,其中重要的环节是杀牛祭祖。 这种古老的祭祖礼仪在苗族的创世歌里有所记录,因为苗族只有语言没有 文字,再加上苗族人能歌善舞,所以歌便成了苗人最好的记录方式。歌词 叙述说枫树是万物的生命树,在上古被女神妞香砍倒后,树根变成了泥鳏, 树干变成铜鼓,树枝变成鹊鸽,树心里生出了蝴蝶,蝴蝶生下十二个蛋成 为妈妈。蝴蝶妈妈孵蛋三年,孵化了十一个,包括雷公、鬼神、龙蛇、虎 豹、豺狼、拥耶(最早的男人)、妮耶(最早的女人)等人、鬼、神、兽、但 剩下的一个蛋经过三年孵化后依然是一个蛋。蝴蝶妈妈只好请暴风帮忙, 暴风把蛋刮下山崖,蛋壳破裂,钻出一头小牛。小牛怨恨蝴蝶妈妈没有亲
自孵下它,最终把蝴蝶妈妈气死。拥耶、妮耶用牛耕地种田,但就是从未 有过好收成。鬼神告诉他们:因为大牯牛气死了蝴蝶妈妈,所以用牛耕的 田园就长不出好庄稼。只有拥耶,妮耶把牛宰掉祭拜蝴蝶妈妈,立刻求得 庄稼的丰收。这是“牯藏节”由来的一种传说。我幸运地赶上了榕江县计 划乡污略村举行的为期七天规模宏大的牯藏节,主要内容有设立祭祖台、 踩芦笙、吃簸箕饭,跳踩堂舞、牯藏牛旋堂最后是重头戏杀牛祭祖。
在牯藏节前,村民们已经选举出了牯藏头,这次污略村牯藏节的牯藏 头是姚老吾,已婚,35岁,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双老健在。被推选为牯 藏头的人都是寨中品德良好,己婚,必须生育有男孩,父母等长辈健在, 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人,同时又是建寨始祖家族的后代。
牯藏节的第一天基本属于准备工作,主要是迎接来客和设立祭祖台。
祭祖台设立在牯藏头家火塘屋的东北角,上面放置一个簸箕,簸箕内有用 糯米饭做成的圆团,圆团上插有两支雕花水牛角,里面装满了自酿的米酒, 牛角前摆放五条干鱼,还有一块三斤垂的熟猪肉。此外,在牯藏节的第一 天,牯藏头家要杀一头猪,切成小块串成60串,发到各家。按照规定从 串串肉发到各家起,全寨就要开始忌食蔬菜了。
第二天,是牯藏节正式开始的日子。开始前,各家各户也纷纷设立祭 祖台,由九个鬼师分别上门坐在祭祖台前给祖先念一段祭词。八位身穿百 鸟衣的苗族青年手持六管芦笙,随着指挥者的铜铃声和芭茅草摇动的节奏 吹起苗乡特有的曲调。四个持芒筒的青年站在芦笙队的中间吹出低音,一 个苗族小伙子击打着木鼓。这所有的一切合成整个仪式的序曲,牯藏节正 式开始了。
第三天和第四天,姑娘小伙儿都穿戴一新,围着篝火跳芦笙舞、对歌,
狂欢到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506098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