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化学能与电能7.doc

上传者:小健 2022-07-05 10:37:21上传 DOC文件 104 KB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路
高效利用教材、课外资料、生动的录像和图片、事实数据等教育资源,对 “火力发电”进行完整透彻的剖析,为学生创设情景,使他们有机会去研究和总
结“火力发电”的利与弊,实现从“化学能一热能一机械能一电能”的思维模式 向“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新思路模式的转化,并且形成高效利用燃料、不 浪费能源、积极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意识。
C2)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 还原反应等知识。
(3)选择实验探究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利用原电池原理证明几种 金属的金属性强弱。
二、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对能源进行分类,了解一级能源、二级能源,火力发电的优缺点,及能 源对现代生活的必要性。引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并讲述构成原电池的必 要条件,引导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条件设计化学电池,并引导生活中的常见物质 组合到一起也可以构成原电池。
让学生积极的爱护、并利用生活中的现有物质,无论是一滴水,还是一块煤都有 无法取代的价值。
原电池的设计、应用是本节的重点,同学不但要懂得原电池工作原理,还要根据 原理处理相应的****题。最后了解生活中的原电池。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化学原理
CD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利用它的原理制成的多种电池 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方面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如:轮船防护。
C2)研究电池就能从本质上弄清金属电化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 因此,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化学原理
CD虽然原电池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但由于长期受还原剂直接把电子 转移给氧化剂的思维定势干扰,造成学生较难理解为什么氧化剂不直接从负极获 得电子,而间接地从正极获得。
由于锌片不纯,实验易造成(两极)均出现较多的气泡,给学生观察直观 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C3)原电池和后面学的电解池字面上相近,均为两极得失电子有关问题,学生 易造成知识混淆,而不能正确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总体素质不高,所以针对于现状以及学生对知识掌握不是很好的情况。 我采用生活中最简单的例子,如每个人都有手机,里面的锂电池是怎样工作的?
已引起同学的兴趣,在感兴趣的同时也会想进一步了解。但是在写电极反应式应 该是同学们不会的难点,所以必须多举些简单的例子如:锌铜硫酸原电池、铁铜 盐酸原电池等。学****元素化合物知识遗忘或基础差易造成不能理解原电池中反应 的优先原则。
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以讲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及实验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互动 实验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认识到学****的兴趣,学****知识的必要性。
四、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教师做好课件、准备实验、并提出问题叫学生做好适当预****准备
导入新课:引课 激发兴趣
动画演示]火箭发射中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巨大变化
[设疑]我们能否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呢?
[展示]各种电池
[过渡]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是怎样呢?从而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导入新课
教与学的过程
(一) 用多媒体演示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提出问题:
CD分析锌与硫酸反应的过程与原理。
C2)分析铜与

化学能与电能7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408934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