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IASK高考历史模拟题分解古代史03古代思想文化.doc

上传者:秋天学习屋 2022-06-06 20:35:31上传 DOC文件 141 KB
IASK_高考历史模拟题分解古代史03古代思想文化
IASK_高考历史模拟题分解古代史03古代思想文化
1/6
IASK_高考历史模拟题分解古代史03古代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2015·北京朝阳一模·12)在当时(见右图)的中国存在的文化现象是( )
A.道教出现B.儒学兴起C.罢黜百家D.理学诞生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学的兴起
【解析】图示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东汉道教才产生,故A项错误;图示中鲁
国、赵国、魏国等都出现特殊的文化现象,符合战国时期儒学的兴起,故B项正确;罢
黜百家是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故C项错误;理学出现在宋明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5·北京朝阳一模·13)下列选项中,对下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陈寿的作品于明清成为“四大奇书”之一
B.此时鲜卑拓拔部改国号为魏,定都平城
C.汉武帝时期的海上交通线促进文化交流
D.儒家文化是东北亚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儒家文化的传播
【解析】材料记录了魏晋时期(公元

285年)的三件历史事件,与明清无关,故

A项错
IASK_高考历史模拟题分解古代史03古代思想文化
IASK_高考历史模拟题分解古代史03古代思想文化
6/6
IASK_高考历史模拟题分解古代史03古代思想文化
误;鲜卑拓拔部改国号为魏发生在

386年,
IASK_高考历史模拟题分解古代史03古代思想文化
IASK_高考历史模拟题分解古代史03古代思想文化
6/6
IASK_高考历史模拟题分解古代史03古代思想文化
不符合材料时间,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汉武帝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百
济王国遣博士到日本,携带《论语》,体现了儒家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交流,故D项正
确。
【答案】D
3.(2015·北京海淀一模·37)(34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易经》记录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一些军事思想。随着《易经》成为儒家经典,
《易经》的军事思想也在中国古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易经》原文
释义
和兑[通悦,下同],吉。
国与国和谐相处,吉利。
孚[通俘]兑,吉,悔亡。
以俘虏别人为乐事,暂时吉利,最终会败亡。
来兑,凶。
自恃强大,胁迫他国服从,结果是凶险的。
鸣谦,利用师,征邑国。
道义上和舆论上的优势有利于出兵征讨他国。
不利为寇,利御寇。
主动侵略别国是不利的,防御别国侵略是有利的。
(1)材料一反映了《易经》中哪些军事思想?你如何评价《易经》的军事思想?(
10
分)
【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易经》的军事思想
【解析】(1)

IASK高考历史模拟题分解古代史03古代思想文化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15775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