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会计风险与会计信息失真.doc
上传者:十二贾氏
2022-06-16 19:15:27上传
DOC文件
15 KB
浅论会计风险与会计信息失真
张树梅 [摘 要]现今社会会计信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失真会直接影响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而解决会计失真非常重要。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途径就是控制会计风险。本文首先阐述了会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其次系统分析了影响会计风险的各种要素,最后论述了如何防范会计风险以及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风险;会计信息失真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01-01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笔者在此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风险和审计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会计风险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不可或缺的途径。
1 现代社会的权责结构决定了会计风险的存在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雄治在其所著《会计计量理论》中提出,会计不仅仅是记账工具,而是社会经营责任系统中的一项客观活动。他认为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一个责任网络上,会计人员是作为第三者加入到委托人与经管人的经营关系中去的。一个企业里,会计信息非常多,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很多联系的,财务人员应该通过这些联系主动地分析企业管理所需指标。企业的经济活动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此时,作为每一个企业管理人员都不应是被动的,都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然而在目前经济社会中,企业管理者因个体利益的追求驱使向会计人员施压;或因会计人员自身原因,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给社会带来损失。这种由于会计人员未能履行社会责任给社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即为会计风险。损失是信息使用者使用错误信息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2 影响会计风险的要素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一个有效的、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整体风险管理程序建立以后,企业才能创建有效的ITRM程序以持续降低成本和带来回报。
首先,企业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时有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微观效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全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风险的产生,二者的偏差越大,会计风险也就越大。其次,会计人员在企业中所处地位及会计法规对会计人员缺乏保护加大了会计风险。目前,我国企业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负责人操纵着会计人员的劳动雇用大权,这使得会计人员难以自觉控制风险。再加上会计法规中缺乏对会计人员控制风险行为的保护,会计人员常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修订后的《会计法》中,谈的更多的是对违法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的处罚,至于对会计人员的保护,虽然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但笔者认为,在《会计法》已明确对授意、指使、强令做假账的责任人员处罚的同时,可以采用其他法规的形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保护。用积极的保护措施辅以严厉的惩罚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目前
张树梅 [摘 要]现今社会会计信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失真会直接影响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而解决会计失真非常重要。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途径就是控制会计风险。本文首先阐述了会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其次系统分析了影响会计风险的各种要素,最后论述了如何防范会计风险以及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风险;会计信息失真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01-01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笔者在此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风险和审计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会计风险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不可或缺的途径。
1 现代社会的权责结构决定了会计风险的存在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雄治在其所著《会计计量理论》中提出,会计不仅仅是记账工具,而是社会经营责任系统中的一项客观活动。他认为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一个责任网络上,会计人员是作为第三者加入到委托人与经管人的经营关系中去的。一个企业里,会计信息非常多,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很多联系的,财务人员应该通过这些联系主动地分析企业管理所需指标。企业的经济活动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此时,作为每一个企业管理人员都不应是被动的,都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然而在目前经济社会中,企业管理者因个体利益的追求驱使向会计人员施压;或因会计人员自身原因,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给社会带来损失。这种由于会计人员未能履行社会责任给社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即为会计风险。损失是信息使用者使用错误信息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2 影响会计风险的要素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一个有效的、公司层面的风险管理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整体风险管理程序建立以后,企业才能创建有效的ITRM程序以持续降低成本和带来回报。
首先,企业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时有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微观效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全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风险的产生,二者的偏差越大,会计风险也就越大。其次,会计人员在企业中所处地位及会计法规对会计人员缺乏保护加大了会计风险。目前,我国企业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负责人操纵着会计人员的劳动雇用大权,这使得会计人员难以自觉控制风险。再加上会计法规中缺乏对会计人员控制风险行为的保护,会计人员常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修订后的《会计法》中,谈的更多的是对违法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的处罚,至于对会计人员的保护,虽然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但笔者认为,在《会计法》已明确对授意、指使、强令做假账的责任人员处罚的同时,可以采用其他法规的形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保护。用积极的保护措施辅以严厉的惩罚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目前
浅论会计风险与会计信息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