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oc
上传者:好用的文档
2022-06-07 19:52:49上传
DOC文件
15 KB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彭泽臣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蕴含着情感之美,课标要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近文本,为他们创设情境,重视审美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87-01
翻开初中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现行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人觉得很美,不仅文字的锤炼达到至美,其中的蕴含的情感之美更是让读者为之倾倒。“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新课标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美学知识的渗透,就是初中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去真切地感知课文美的内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知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没有美育,人生就会失去一半的美好意义。那么如何把美育的原则贯彻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审美意识
美育和教育一样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情感的交流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教师应创设性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调动学生的审美需求,诱发学生全身进入文本。在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语文课文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教学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的主体。
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教师可以用充满情感、富有诗情画意、能引发学生展开丰富想像联想的导入语来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可以是学生对文本,特别是关键词句的设疑和释疑,来引入文本的阅读;可以是对文本的***朗读,以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是以故事、诗句、谜语、谚语、生活实例、社会热点等导入激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使学生尽快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这些导入手段,有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教《春酒》时,我以《故乡的云》导入,让学生在美好的氛围中感受优美的民风民俗。此外,在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诵,解析品读精彩的字词句段,都能唤起学生审美的意识,引起学生探寻美的意境。这种“设趣”“激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中,进入阅读的自由王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意识。
二、走近文本,培养审美情感
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美的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使他们对美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美的兴趣是在爱学****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所以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即为学生对语文课文文本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其接受创造美的氛围,诱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带着兴奋之情进入文本。由于学生深深地动了情,他们就获得了难忘的审美体验,感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对美和文本的浓厚兴趣。冰心的《观舞记》,描绘了作者眼中飞动的美,将卡拉玛姐妹精湛的舞技描写的淋漓尽致。这正是一个绝好的美育教育机会。而舞蹈灵动的美
彭泽臣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蕴含着情感之美,课标要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近文本,为他们创设情境,重视审美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87-01
翻开初中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现行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人觉得很美,不仅文字的锤炼达到至美,其中的蕴含的情感之美更是让读者为之倾倒。“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新课标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美学知识的渗透,就是初中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去真切地感知课文美的内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知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没有美育,人生就会失去一半的美好意义。那么如何把美育的原则贯彻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审美意识
美育和教育一样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情感的交流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教师应创设性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调动学生的审美需求,诱发学生全身进入文本。在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语文课文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教学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的主体。
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教师可以用充满情感、富有诗情画意、能引发学生展开丰富想像联想的导入语来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可以是学生对文本,特别是关键词句的设疑和释疑,来引入文本的阅读;可以是对文本的***朗读,以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是以故事、诗句、谜语、谚语、生活实例、社会热点等导入激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使学生尽快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这些导入手段,有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教《春酒》时,我以《故乡的云》导入,让学生在美好的氛围中感受优美的民风民俗。此外,在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诵,解析品读精彩的字词句段,都能唤起学生审美的意识,引起学生探寻美的意境。这种“设趣”“激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中,进入阅读的自由王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意识。
二、走近文本,培养审美情感
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美的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使他们对美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美的兴趣是在爱学****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所以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即为学生对语文课文文本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其接受创造美的氛围,诱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带着兴奋之情进入文本。由于学生深深地动了情,他们就获得了难忘的审美体验,感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对美和文本的浓厚兴趣。冰心的《观舞记》,描绘了作者眼中飞动的美,将卡拉玛姐妹精湛的舞技描写的淋漓尽致。这正是一个绝好的美育教育机会。而舞蹈灵动的美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