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不仅可采取为学生设置.doc

上传者:湘云 2022-07-08 10:13:46上传 DOC文件 15 KB
不仅可采取为学生设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332-01
数学是一门抽象理论与心智技艺高度结合的学科,由于其内容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被称为“思维的体操”。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前的数学“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具有活跃性、逻辑性、多向性、形象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构成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激发学生学****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人们的思维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才会积极起来。因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采取为学生设置“疑问”或者用变换的例题教学方法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争论来激发学生学****兴趣,进而发挥学生探索总是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装进行正确的思维。如教学义务教育十一册教材中“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老师表扬两生观察仔细。其它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要学****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了,老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要画圆了,老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
二、正确处理知识迁移关系,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知识迁移现象是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自然产物。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做到正确的迁移,就可以促进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就学生的学****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强化“一题多解”训练,提高多向思维能力
知识技能的巩固要靠练****灵活精巧的练****能促进思维的提高。在教学中,多强化对学生“一题多解”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等良好品质很有效果。如,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的这样一道

不仅可采取为学生设置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421348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