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第一章

《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第一章(3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一章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 1.1异步电动机晶闸管调压调速系统工作原理异步电动机晶闸管调压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交流调压调速的主电路已由晶闸管构成的交流调压器取代了传统的自耦变压器和带直流磁化绕组的饱和电抗器,装置的体积得到了减小,调速性能也得到了提高。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的主电路接法有以下几种方式,如图1-1所示。a) 电机绕组Y联接时的三相分支双向电路b) 电机绕组Y联接时的三相分支单向电路c) 电机绕组联接时的三相形双向电路图1-1 三相交流晶闸管调压器主电路接法电机正、反转运行时的主电路如图1-2所示,正转时16晶闸管工作;反转时1、4、710晶闸管工作。另外,利用图1-2的电路还可以实现电
2、机的反接制动和能耗制动。图1-2晶闸管交流调压调速系统正、反转和制动电路 1.2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时的机械特性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时的机械特性根据电机学原理可知,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方程式为2pSrei22SSrSr3/(/ )() n U RsTRRsxx(1-1)图1-3 异步电动机在不同定子供电电压下的机械特性曲线rm22SSr()RsRxx2pSeimax22SSSSr32() n UTRRxx(1-2)(1-3) 普通鼠笼型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工作段s很小,对于恒转矩负载而言调速范围很小。但对于风机、泵类机械,由于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采用调压调速可以得到较宽的调速范围。对于恒转
3、矩负载要扩大调压调速范围,采用高阻转子电动机,使电动机机械特性变软,如图1-4所示的高转子电阻电动机的调压调速机械特性。显然,即使在堵转转矩下工作,也不至于烧毁电机,提高了调速范围。图1-4 高转子电阻异步电动机的调压调速机械特性 1.3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的功率损耗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的功率损耗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属于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调速系统,调速过程中的转差功率消耗在转子电阻和其外接电阻上,消耗功率的多少与系统的调速范围和所带负载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电机学原理,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功率为eiSeimeiSpp(1)TTPTnns 电机的转差功率为SmPsP不同性质负载的转矩可用下式表示L
4、aTC(1-4)(1-5)(1-6)11SmSpp(1)(1)aaaCCPsPsssnsn而输出的机械功率为11MmSp(1)(1)aaCPs Psn1M maxSpaCPn*SSM max(1)aPKssP(1-7)(1-8)(1-9)(1-10)按式(1-10)可以得到不同类型负载所对应的转差功率损耗系数与转差率的关系曲线,见图1-5。图1-5不同类型负载所对应的转差功率消耗系数与转差率的关系*m11sa最大转差功率消耗系数为*Sm1(1)aaaKa(1-11)(1-1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对于风机泵类负载电动机的转差功率消耗系数最小,因此,调压调速对于风机泵类负载比较合适;对于恒转矩负载
5、,则不宜长期在低速下运行,以免电机过热。 1.4 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PWM调压调速系统调压调速系统 根据采用的控制方式不同,交流-交流调压器可分为相控式和斩控式。传统方案多采用相控式,结构简单,可以采用电源换相方式,即使是采用半控型器件也无需附加换相电路,但存在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大,深控时网侧功率因数低等缺点;相反斩控式电路则没有上述缺点,因此传统的相控式SCR电路正逐渐被PWM-IGBT电路所取代,因为PWM-SCR电路由于无法采用电源换相,必须附加换相电路,此外由于SCR的器件开关频率较低,对于SCR电路而言不宜采用PWM方式,为此本节介绍斩控式电路。 凡是能量能在交流电源和负载之间双向流
6、动的电路称为双向交流变换电路;相反能量只能从电源向负载流动的电路则称为单相电路。由于具有更好的负载适应性,双向电路具有更广的发展前景。a)主电路b)电量波形图1-6三相IGBT-PWM交流调压电路 1.5 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 在1.2节中,为了扩大调压调速的调速范围,增加了转子电阻,使得机械特性变软。这样的特性,当电机低速运行时,负载或电压稍有波动,就会引起转速的很大变化,运行不稳定。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常采用闭环控制(如图1-7),以提高调压调速特性的硬度。a)系统原理图 b)闭环控制静特性图1-7转速闭环的交流调压调速系统当系统要求不高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