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剂量的规范调节-王彦



《胰岛素泵剂量的规范调节-王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泵剂量的规范调节-王彦(5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胰岛素泵剂量调节胰岛素泵剂量调节 胰岛素泵规范治疗教程胰岛素泵规范治疗教程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王彦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胰岛素的生理分泌与胰岛素泵治疗目的胰岛素的生理分泌与胰岛素泵治疗目的胰岛素泵血糖控制目标的设定胰岛素泵血糖控制目标的设定胰岛素泵的初始剂量设定胰岛素泵的初始剂量设定胰岛素泵剂量的初步调整胰岛素泵剂量的初步调整胰岛素泵剂量调整的时机胰岛素泵剂量调整的时机2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 /给药模式给药模式3早餐早餐午餐午餐晚餐晚餐胰腺胰腺用针注射用针注射胰岛素泵胰岛素泵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胰岛素泵治疗的目的胰岛素泵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特征:胰岛素泵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特征:通过持续且可分时段
2、调整的基础率来模拟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释放通过持续且可分时段调整的基础率来模拟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释放给予餐前大剂量防止餐后血糖的明显增高给予餐前大剂量防止餐后血糖的明显增高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相对减少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相对减少胰岛素泵的基础率可以根据生理需要设定并可随机体的不同状态进胰岛素泵的基础率可以根据生理需要设定并可随机体的不同状态进行临时调整(临时基础率)行临时调整(临时基础率)餐前大剂量的给药模式也可根据预计的进餐特点(时间、营养物资餐前大剂量的给药模式也可根据预计的进餐特点(时间、营养物资的量和配比等)选择不同的给药模式的量和配比等)选择不同的给药模式使
3、用胰岛素泵可实现糖尿病的总体治疗目标使用胰岛素泵可实现糖尿病的总体治疗目标UKPDSUKPDS结果显示,结果显示,HbAHbA1c1c每降低每降低1%1%,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危,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危险性降低险性降低21%21%,因而使用胰岛素泵可能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因而使用胰岛素泵可能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4用泵前的准备工作用泵前的准备工作医生或医疗小组提供医生或医疗小组提供2424小时的咨询服务小时的咨询服务家庭成员或其他亲属接受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家庭成员或其他亲属接受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多次的血糖自我监测(三餐前后、睡前、多次的血糖自我监测(三餐前后、睡前、0Am0Am、3
4、Am3Am,以及有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时)以及有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时)固定的饮食计划(在基础率调整结束前,不要食用含固定的饮食计划(在基础率调整结束前,不要食用含脂肪过多的食物,不要在睡前吃零食)脂肪过多的食物,不要在睡前吃零食)中、长效胰岛素的洗脱期:中、长效胰岛素的洗脱期: 中效:中效:18201820小时小时 长效:至少长效:至少2424小时小时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胰岛素的生理分泌与胰岛素泵治疗目的胰岛素的生理分泌与胰岛素泵治疗目的胰岛素泵血糖控制目标的设定胰岛素泵血糖控制目标的设定胰岛素泵的初始剂量设定胰岛素泵的初始剂量设定胰岛素泵剂量的初步调整胰岛素泵剂量的初步调整胰岛素泵剂量调整的时机胰
5、岛素泵剂量调整的时机6目标血糖的设定原则目标血糖的设定原则基本无低血糖发生,糖化血红蛋白应侧重于安全、灵活的原则应侧重于安全、灵活的原则糖化血红蛋白在7.0%-7.5%,甚至7.5%,存在并发症并反复出现低血糖应侧重于安全、稳定的原则应侧重于安全、稳定的原则糖化血红蛋白7%应侧重于安全、有效的个体化原则应侧重于安全、有效的个体化原则儿童儿童青少年患者青少年患者老年患者老年患者一般人群一般人群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胰岛素泵的胰岛素泵的 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普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普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
6、制目标理想良好差血糖(mmol/L)空腹/餐前4.4-6.17.07.0非空腹4.4-8.010.010.0HbA1c(%)6.56.5-7.57.5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2010年版)指 标目标值血糖(mmol/L) 空 腹3.9-7.2 非空腹10.0HbA1c(%)7.0血压(mmHg)1.0 女 性1.3TG(mmol/L)1.7LDL-C(mmol/L) 未合并冠心病2.6 合并冠心病2.07体重指数(BMI,kg/m2)24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 男 性 女 性2.5(22mg/g)3.5(31mg/g)尿白蛋白排泄率20g/
7、min(30mg/24小时)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150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妇女的血糖控制目标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妇女的血糖控制目标妊娠期间糖尿病妇女的血糖控制目标妊娠期间糖尿病妇女的血糖控制目标空腹/餐前血糖5.6mmol/L餐后2小时6.7 mmol/LHbA1c6.0%空腹血糖3.9-5.6mmol/L餐后血糖5.0-7.8mmol/LHbA1c7.0%胰岛素泵的胰岛素泵的 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1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胰岛素泵的胰岛素泵的 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1 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儿童青少年
8、儿童青少年2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保持正常生长发育,避免肥胖或超体重保持正常生长发育,避免肥胖或超体重FBG7.0mmol /LFBG7.0mmol /L, HbAHbA1c1c7.0%7.0%餐前血糖(mmol/L)睡前和午夜血糖(mmol/L)HbA1c(%)0-6岁5.6-10.06.1-11.17.5-8.5%6-12岁5.0-10.05.6-10.08.0%13-19岁5.0-7.25.0-8.37.5%1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分类1型糖尿病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2型糖尿病成年起病的青少年糖尿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他类
9、型糖尿病胰高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生长抑素瘤等以及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磺脲类受体Kir6.2基因突变等12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控制目标年龄段血糖目标值范围HbA1c理由餐前mmol/L睡前/夜间mmol/L幼儿-学龄前期(0-6岁)5.6-10.06.1-11.17.5%-8.5%脆性,易发生低血糖学龄期(6-12岁)5.0-10.05.6-10.08%青春期前低血糖风险相对高,而并发症风险相对低青春期和青少年期(13-19岁)5.0-7.25.0-8.37.5%有严重低血糖的风险需要考虑发育和精神健康如无过多低血糖发生,能达到7%以下更好13胰岛素泵的胰岛素泵的 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个
10、体化血糖控制目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对于身体机能健全,神智清楚,期望寿命超过对于身体机能健全,神智清楚,期望寿命超过1515年的老年人来说,年的老年人来说,血糖的控制目标同普通人群标准血糖的控制目标同普通人群标准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脏器疾病,身体状况尚可,低血糖较少发生,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脏器疾病,身体状况尚可,低血糖较少发生,预期寿命在预期寿命在5-155-15年间,可放宽至年间,可放宽至HbAHbA1c1c8.0%8.0%当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期望寿命少于当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期望寿命少于5 5年,且有严重或无年,且有严重或无感知低血糖现象时,
11、感知低血糖现象时,HbAHbA1c1c不超过不超过9.0%9.0%即可即可14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老年糖尿病特点15胰岛素泵的胰岛素泵的 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目标择期手术,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应择期手术,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应8.0mmol/L8.0mmol/L,随机血糖,随机血糖10.0mmol/L10.0mmol/L术中处理:大中型手术术中,均需静脉应用胰岛素,并加强血糖监术中处理:大中型手术术中,均需静脉应用胰岛素,并加强血糖监测,血糖控制的目标为测,血糖控制的目标为 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