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X线CTMRI总述



《第1-2讲X线CTMRI总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讲X线CTMRI总述(8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X 线基础上的检查手段:线基础上的检查手段: 透视透视 X线平片线平片 造影(消化道、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造影(消化道、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统) CT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 超声波超声波 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伦琴(1845-1923) 1895年伦琴向科学界宣布发现X射线时,在其论文中一张他妻子手部的X射线照片也同样载入史册。 X X线成像设备线成像设备 X线的产生:是真空管内高速行进 的电子束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X线发生装置主要包括:X线球管、高压变压器、计算机操作台 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 穿透性 荧光效应 摄
2、影效应 电离效应 (生物效应) 穿透性:X线波长很短,穿透性强,但在穿透过程中会被穿透物体部分吸收而发生衰减。这是X线成像的基础。 荧光效应:X线作用于荧光物质可使波长短的X线转化为波长长的荧光。这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 感光效应:涂有溴化银的胶片经X线照射后可以感光,感光的溴化银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并沉淀于胶膜内,而未感光的溴化银在冲洗过程中从胶片上被洗掉。它是X线摄片的基础。 电离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进入人体时可引起生物学方面的改变,损害组织,损害程度与X线的量成正比。它是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X X线图像形成的基本条件线图像形成的基本条件 X线具有一定的穿
3、透力 组织结构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别 剩余X线经过显像过程形成X线图像 厚度差异厚度差异: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一样,这是产生影像不同,厚度也不一样,这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越厚的组织累计吸收对比的基础。越厚的组织累计吸收X X越越多,到达胶片上使溴化银感光的多,到达胶片上使溴化银感光的X X线量线量越少,越少,X X线片呈白影;或使荧光屏所产线片呈白影;或使荧光屏所产生的荧光少,故荧光屏上显黑影。生的荧光少,故荧光屏上显黑影。 密度差异密度差异:人体组织结构中密度高者人体组织结构中密度高者对对X X线吸收多,低密度组织则恰相反。线吸收多,低密度组织则恰相反。
4、 正常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大体可分为三类:高密度:骨、钙化灶等;中等密度:软骨、肌肉、神经、实质性脏器;低密度:脂肪及呼吸道、胃肠道、鼻窦等空腔内的气体等。 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此即造影检查。消化道造影消化道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泌尿系统造影泌尿系统造影血管造影血管造影造影剂造影剂 1. 1.阳性(高密度)对比剂:阳性(高密度)对比剂: 比重大,原子序数高比重大,原子序数高 ,常用钡剂和碘剂,常用钡剂和碘剂等等 2.2.阴性(低密度)对比剂:阴性(低密度)对比剂: 比重小,原子序数比较小,常用空气、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