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咬文嚼字(得生)

上传者:11****88 2022-06-09 22:53:21上传 PPT文件 457.50KB
咬文嚼字(得生)_第1页 咬文嚼字(得生)_第2页 咬文嚼字(得生)_第3页

《咬文嚼字(得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得生)(5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朱光潜: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安徽桐城人代表作代表作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诗谈美书简谈美书简、西西方美学史方美学史(第一部(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史的著作)等。等。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释义释义A.过分地斟酌字句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不领会精神实质) ) 。例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切不可一味地 。B.形容卖弄才学。形容卖弄才学。例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

2、起话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例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你再也毫无用处。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思想和感情。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辨析比较句子的含义:辨析比较句子的含义:问题

3、:这样改好不好?问题:这样改好不好?句式不同句式不同 感情不同感情不同 辨析明确:辨析明确: 不好不好“这这”字带有贬字带有贬义义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史记史记李广射虎李广射虎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 复射,终不能入。复射,终不能入。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辨析明确:辨析明确: 一增一减情境不同一增一减情境不同 视之,石也。发现错

4、误,惊讶视之,石也。发现错误,惊讶 终不能复入石矣失望放弃终不能复入石矣失望放弃 僧推月下门僧推月下门 僧敲月下门僧敲月下门“敲敲”一定比一定比“推推”好吗?(联想意好吗?(联想意境)境)辨析明确辨析明确:字眼不同字眼不同 意境不同意境不同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辨析明确: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辨析明确: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联想意义:联想意义: 善用,使意蕴丰富善用,使意蕴丰富 , 有美妙的艺术效果。有美妙的艺术效果。 A A这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个沉

5、鱼这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B B东家之子(女),增一分则太长,东家之子(女),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减一分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好色赋 联想意义:联想意义:误用而生流弊误用而生流弊 “套板反应套板反应” 速读全文,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找出作者的中心论点速读全文,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找出作者的中心论点。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第三段)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第三段)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

6、想和感情。(第三段)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推敲”。(第五段)。(第五段)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八段)艺术的完美。(第八段)讨论一讨论一: 作者在文中从哪两个方面对作者在文中从哪两个方面对“咬文嚼字咬文嚼字”的内涵进行了解说?的内涵进行了解说? 请结合课文内容各用两个字概请结合课文内容各用两个字概括。括。讨论二:讨论二: 文章最后一段中

7、说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道理”。 文章举了哪几个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实例”?说?说明了哪些明了哪些“道理道理”? 实例实例 郭沫若改字郭沫若改字 王若虚改王若虚改史记史记 韩愈改诗韩愈改诗 苏东坡写苏东坡写惠山烹惠山烹小龙团小龙团 做诗文的人从古籍做诗文的人从古籍中找辞藻、乞灵中找辞藻、乞灵文字和文字和思想思想情感情感关系关系密切密切 惟陈惟陈言之言之务去务去套用滥语全无新奇套用滥语全无新奇道理道理句式不同情感不同句式不同情感不同字数不同情境不同字数不同情境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善用联想意蕴丰富善用联想意

8、蕴丰富分析思路:分析思路: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1、2)以静态例(以静态例(史记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3、4、5)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套板反应”现象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6、7)水到渠成,加以总结(水到渠成,加以总结(8)不同的字眼,不同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的意境。 1.第一层(第一层(1-2):): 更替文字意味不更替文字意味不同。同。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

9、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一部分:第一部分:2.第二层(第二层(3-4):):说明文字一增一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减意味不同。3.第三层(第三层(5):):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分析第一层:分析第一层:1.用用“这这”和和“是是”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1).“你这没骨气的文人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2).六个六个“你这你这. ” 3).“你是个好小子你是个好小子” 4).“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改为“你这革你这革命命 家的风度家的风度”-语气坚决。语气坚决。-感情强烈。感情强烈。-表假定语气。表假定语气。启示:思想感情不同。启示

10、:思想感情不同。-结构不同,不合逻辑。结构不同,不合逻辑。启示: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要破费周折,启示: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要破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仔细品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仔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精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精神。神。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用怎样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写作方式:写作方式: 对比对比作用: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具有说作用: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具有说服力。服力。3.所举例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给我所举例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给我们的启示?们的启示?特点:

11、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特点: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搜集和积累。积启示:要注意资料的搜集和积累。积累的方式是:笔记、卡片、索引。累的方式是:笔记、卡片、索引。分析第二层:分析第二层: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的启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的启示是什么?示是什么?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铢必较不可?1).原文原文“草中石,以为虎草中石,以为虎”并非并非“见见草中有虎。草中有虎。”2).原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214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