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手柄套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传者:11****88 2022-07-04 17:19:00上传 DOCX文件 130.87KB
手柄套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手柄套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手柄套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手柄套课程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柄套课程设计说明书(1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 前言32. 课程设计的目的33. 零件的工艺分析33.1结构及工艺性分析33.2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44. 毛坯的选择55.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55.1定位基准的选择55.1.1粗基准的选择65.1.2精基准的选择65.2拟定工艺路线65.2.1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加工阶段的划分65.2.2工艺路线的拟定75.2.3工艺方案的分析与比较85.3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拟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85.4切削用量的确定105.4.1工序7:车左端面105.4.2工序8:加工12H7孔115.4.3 工序9:锪钻中心孔16125.5 时间定额确定125.5.

2、1工序8:加工12H7孔时间定额的计算125.5.2 工序9:扩中心孔16时间定额的计算136. 夹具设计136.1确定设计方法和要求136.2选择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146.3 确定导向装置146.4 确定夹紧机构157 小结15参考文献151. 前言本次课程设计的对象为手柄套,该产品的年产量为50000件,备品率为10%,机械加工过程废品率为1%。所以按零件的生产纲领计算公式N=Qn(1+a)(1+b)求得零件的年产量为55550件,现在已知此产品为轻型机械。查表可确定生产类型为大批大量生产。2.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通过课程设

3、计培养我们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并且还应该具有以下几种能力。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应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图表及数据库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

4、够做到熟练运用。3. 零件的工艺分析3.1结构及工艺性分析由于该零件是大批大量生产,毛坯一般采用机器模锻这种高效率的毛坯制造方法,但由于本零件结构简单并且外形为圆柱形,所以毛坯采用棒料,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结构简单,所以结构应力也比较简单和均匀。两个端面与外圆面的连接处应有一定过度圆角以减少结构应力。图1 手柄套实体图图2 手柄套零件图3.2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由零件图2可知,该零件的加工表面为两个端面,外圆面和各个孔。孔的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并且和端面有一定的位置要求。具体分析如下:(1) 45mm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3.2um。(2) 端面:本零件为回转体,

5、端面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右端面要求与12H7孔的中心线垂直度为0.05,表面粗糙度为Ra3.2um和Ra6.3um. 左右端面倒角C1。(3)12H7孔: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1.6um,孔口倒角为C1。(4)2×6H8孔:两孔的位置关系为相互垂直,孔中心线与右端面的距离为13mm,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为Ra3.2.两孔要求与12H7孔的中心线的位置度公差为0.12.(5)8mm孔:未注公差尺寸,孔中心线与右端面的距离为22mm。(6)5H7孔:公差等级为IT7,孔中心线与12H7孔中心线的距离为15mm,深为12mm。(7)16孔:未注公差尺寸,孔深为12mm,孔

6、口倒角为C1。4. 毛坯的选择手柄套零件的材料为45钢。45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综合性能优良。根据零件的尺寸,形状,批量和材料确定毛坯为锻件或型材。由于该零件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不高,且为大批大量生产,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所以选定毛坯材料为型材。由于零件的基本尺寸d=45mm,基本长度l=35mm,所以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设计手册表5-3得棒料的直径为D=d=34mm,取毛坯直径D=45+3=48mm。端面余量可根据零件的长度和加工状态决定。5.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5.1定位基准的选择该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系。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

7、工精度容易。因此对于该零件来说,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平面的尺寸精度以及孔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处理好孔和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类零件的加工应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即先加工零件的基准平面,以基准平面定位加工其他平面。然后再加工孔系。手柄套的加工自然应遵循这个原则。这是因为表面的面积大,用可表面定位以确保定位可靠夹紧牢固,因而容易保证孔的加工精度。为提高孔的加工精度创造条件,便于对刀及调整,也有利于保护刀具。手柄套零件的加工工艺应遵循粗精加工分开的原则,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由于手柄套的生产量很大。怎样满足手柄套生产率要求也是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5.

8、1.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但由于零件所有表面均要加工,且毛胚为圆棒料,所以选外圆表面为粗基准。5.1.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根据该手柄套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加工后外圆端面作为精基准。5.2拟定工艺路线5.2.1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加工阶段的划分根据手柄套零件图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图2-5和图2-6确定加工工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表1. 手柄套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加工表面尺寸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Ra)加工方案外圆左端面IT

9、96.3粗车半精车外圆表面IT73.2粗车半精车精车外圆右端面IT73.2粗车半精车精车中心孔12H7IT71.6钻扩铰中心孔16IT10锪孔5H7IT73.2钻铰2×6H8外圆孔IT83.2钻铰8外圆孔IT10钻5.2.2工艺路线的拟定表2. 工艺方案1工序1下料工序2粗车右端面工序3粗车外圆工序4热处理工序5半精车、精车右端面工序6半精车、外圆,倒角C1工序7粗车、半精车左端面,倒角C1工序8钻,扩,铰12H7mm孔,倒角C1工序9锪钻中心孔16mm,倒角C1 工序10钻,铰右端面上的5H7mm孔,倒角C1工序11钻,铰外圆孔2x6H8mm工序12钻外圆孔8mm 工序13去毛刺工

10、序14终检表3. 工艺方案2工序1粗车,半精车右端面工序2粗车,半精车,精车外圆表面45f7,到外圆角C1工序3划线,给要钻的孔划线工序4钻,扩,铰12H7孔工序5锪钻中心孔16,倒圆角C1工序6切断零件工序7半精车,精车左端面,倒圆角C1,倒内圆角C1工序8钻,铰右端面上的5H7孔工序9钻,铰外圆孔2x6H8 工序10钻外圆孔8工序11去毛刺工序12终检5.2.3工艺方案的分析与比较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直接用短棒料,其毛坯形状接近工件外表面不用切断便可直接加工左右端面,方案二是先钻中心孔后切断。对于方案一工序比较分散,切削热残留比较小,因热变形的加工误差也比较小,而方案二工序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6340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