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2018年柳江区动物疫病监测和

上传者:liuq****999 2022-06-08 13:44:12上传 DOC文件 511.01KB
2018年柳江区动物疫病监测和_第1页 2018年柳江区动物疫病监测和_第2页 2018年柳江区动物疫病监测和_第3页

《2018年柳江区动物疫病监测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柳江区动物疫病监测和(5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2018年柳江区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一、总体要求按照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国家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自治区规划以及2018年柳州市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目标要求和相关病种防治计划,开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等优先防治病种,血吸虫病、牛结核、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以及非洲猪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舌病(欧洲8型)等重点外来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重点做好“3+2”病种(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和马鼻疽、马

2、传贫)监测工作。本计划所涉及动物疫病病种,各县区应按照国家动物疫病防治指导意见、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治实施方案以及柳州市动物疫病防治实施方案做好监测工作。各县区要认真组织开展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等优先防治病种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国家、自治区设立固定监测点的县区,要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感、布鲁氏菌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新城疫等动物疫病的定点监测工作(定点监测方案另行下发)。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要重点对禽流感、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优先防治病种开展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要强化外来动物疫病、新发病监测预警和风险分析评估。 在开展动物

3、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时,凡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等法规规章规定执行。二、基本原则(一)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市、县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动物疫病的主动监测,及时获取科学真实的监测数据。进一步加强被动监测,对接到动物异常发病、不明原因死亡等情况报告,要严格核查,及时采样监测,监测结果按规定上报。要根据区域动物疫病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分析,提高数据采集、分析、报告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指导性。(二)病原监测与抗体监测相结合。市级监测重点开展病原学监测,适当开展抗体监测;县级开展抗体

4、监测。各县区要及时掌握本辖区病原分布状况,分析疫病流行趋势。同时,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掌握群体免疫状况。农业农村部下达的监测经费重点用于开展口蹄疫(A型、亚洲I型、O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H7亚型)病原学监测、种畜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监测和小反刍兽疫监测。自治区财政下达的监测经费按照经费用途并结合实际开展动物疫病监测。 (三)定点监测与常规监测相结合。市、县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持续开展定点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掌握具有地理分布信息的监测调查数据,科学研判疫情态势,为实施国家规划自治区规划目标要求和疫病消灭计划提供基础依据。(四)疫病监测与控制

5、净化评估相结合。为推动动物疫病防控从有效控制到逐步净化消灭转变,要加大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力度,大力推进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控制净化工作,支持、引导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无疫区,鼓励种畜禽场和规模养殖场申报国家“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和“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推进主要动物疫病控制净化评估工作,继续开展小反刍兽疫状况评估。(五)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各县区根据本辖区动物疫病流行特点、防控现状和畜牧业生产情况,要继续做好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病原学监测阳性或非免疫动物血清学监测阳性的,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溯阳性动物的来源、阳性动物及其同群动物流向,并分

6、析动物疫病流行的可能性。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开展紧急监测;在突发动物疫情时,要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要持续跟踪动物养殖、流通、屠宰加工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动物疫病流行风险因素变化情况,及时了解基本流行病学信息,开展专项流行病学调查,定期分析疫病发生与流行风险,提高早期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三、职责分工(一)县区兽医主管部门根据本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辖区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二)县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实施本辖区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施方案。按要求完成采样送检任务,配合做好国家定点监测采样;突发动物疫情时,及时开展紧急

7、监测诊断工作;对病原学阳性及非免疫血清学阳性样品及时送上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复核;定期汇总、分析、上报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按规定报送监测分析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出动物疫病发生风险预警建议。(三)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自治区确定的定点监测县重点对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等优先防治动物疫病开展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每月开展非洲猪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羊痒病、蓝舌病、裂谷热等外来动物疫病临床巡视工作,强化外来动物疫病、新发病监测预警和风险分析评估;按要求做好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按时报送畜牧业生产、屠宰加工、畜禽价格、动物免疫情况等流行病学信息。(四)各县区动物卫生监

8、督机构接到动物疫病监测结果为阳性和流行病学调查存在风险的通报后,要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措施限制风险动物的移动,核查其调入、调出情况,严厉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四、工作要求(一)严格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要严格按要求做好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采集、送检单位、养殖场(户)要对采集、送检样品的真实性负责。市、县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向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样品时,应附采样单,并提交填写完整样品信息表电子版。其他单位和个人向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样品时,应附采样单(单位加盖公章或个人签名)。(二)加强分析评估,及时预警。县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全面、系统地分析监测和流行病学调

9、查结果,科学评估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及时预警预报。(三)规范建立档案,妥善保管。县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完善采样、监测、信息报送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填写监测、流行病学调查记录、报告,确保结果真实、准确、可追溯,同时要建档立案,妥善保管。(四)及时反馈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市、县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按规定做好信息报送的同时,要将相关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委托检测方;监测阳性结果要及时报同级兽医主管部门,并通报同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五、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报告(一)实行月报动物疫病监测结果的报告。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将动物疫病监测结果和动物疫情信息通过中国兽医网云平台“全国动物疫病

10、监测与疫情信息系统”报送至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6日起均可在系统填报当月信息,每月24日前县级完成当月信息填报,每月25日前市级完成审核、确认。监测阳性结果报告按照各有关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报告。(二)未实行月报动物疫病监测结果的报告。系统不能实现报送的其他动物疫病的监测结果,通过“动物疫病监测信息月报系统”的信息采集入口进行文件上传。监测阳性结果报告按照有关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报告。(三)动物疫病监测分析报告。6月23日、12月23日前,各县区将上半年和全年的动物疫病监测分析报告报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的6月25日、12月25日前,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定点监测县区将上半年

11、和全年的动物疫病监测与疫情总结分析报告报送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对本辖区动物疫病监测结果和疫情发生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并抄送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四)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请各县区于6月20日、12月20日前,将本辖区上半年、全年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报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邮箱:fyk2729013)。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7月10日、翌年1月5日前将全市上半年、全年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报至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抄送市水产畜牧兽医局。(五)国内、外来动物疫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材料报告。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按要求做好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按时报送畜牧业生产、屠宰加工、畜禽价格、动物免疫

12、情况等流行病学信息至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和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7月10日前和翌年1月10日分别将上半年、全年国内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工作总结报至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7月10日前和翌年1月10日分别将上半年、全年外来动物疫病监测监视结果和工作总结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六)发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时情况报告。发生疫情后,疫情发生地应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规定时限、程序将有关情况逐级报告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疫情处置应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

13、案及相关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规定进行,并及时向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续报应对处置情况。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发生疫情的县区应立即组织开展紧急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并在疫区解除封锁后,将应急处置、流行病学调查、监测评估报告,以及上一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专家组审核意见报自治区农业厅,由自治区农业厅报农业农村部兽医局。(七)病原学监测阳性果的报告与处置。对检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原学监测阳性结果,各县区兽医主管部门要以快报形式报柳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市水产畜牧局以快报形式报自治区农业厅。具体报告和处置要求详见附件1、2、3。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

14、兽医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落实经费。各县区所需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农业农村部部门预算、自治区部门预算补助市、县区专项监测经费要按照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经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农财发20177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防疫经费管理办法(桂财农2017129号)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各县区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经费使用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三)加强效绩管理。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对本计划的执行情况,特别是疫情或监测阳性结果上报和样品送检测情况、经费落实及使用情况,列入自治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绩效管理指标,对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开展

15、评价,评价结果在全市通报。附件:1. H5、H7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监测计划2. 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监测计划3. 小反刍兽疫监测计划4. 马传贫监测计划5. 家畜布鲁氏菌病监测计划6. 牛结核病监测计划7. 家畜血吸虫监测计划8. 牛海绵状脑病监测计划9.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监测计划10. 家禽疫病定点监测计划11. 2018年专项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柳州市柳江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办公室 2018年6月1日印发 附件1H5、H7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对象:鸡、鸭、鹅和其它家禽及野生禽鸟。环节:重点对种禽场、规模禽场、活禽交易市场、候鸟密集活动区和边

16、境地区家禽进行监测。二、监测要求本监测计划动物采样要求全部采集本地饲养动物。(一)日常监测1.县区级监测 柳江区在辖区内活禽市场或养殖场进行采样监测,每季度第一个月需自行采集和检测家禽(鸡40份,水禽20份)血清60份,所有血清样品检测H5、H7亚型禽流感抗体,鸡血清样品增加新城疫抗体的检测。(二)集中监测1.监测时间:每年春秋两季开展集中监测工作。分别于6月底和11月底前完成。监测H5、H7亚型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体。2.监测数量(1)县集中监测具体监测方案由各县制定并组织实施,范围应尽量覆盖所辖乡镇。三、采样要求采集的血清与棉拭子须一一对应,采集的棉拭子应及时放入装有1ml保存液的2ml离

17、心管中,如样品在24小时内检测则置4短暂保存,无需冻结;否则,样品应冷冻保存或运输。四、检测方法(一)血清学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方法使用血凝抑制试验(HI),禽流感抗体检测标准参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 18936-2003);新城疫抗体检测标准参照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6550-2008)进行。五、判定标准(一)血清学监测结果判定1.免疫合格个体:H5、H7亚型禽流感抗体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 18936-2003)国家标准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抗体效价24,判为免疫合格;新城疫抗体按照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6550-2008)国家标准进行血凝抑制试验(

18、HI),抗体效价25,判定免疫合格。 2.免疫合格群体:免疫合格个体数量占群体总数的70%(含)以上。附件2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对象:口蹄疫监测猪、牛、羊;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监测猪。环节:重点对种畜场、规模饲养场、屠宰场、交易市场、发生过疫情地区以及边境地区的易感家畜进行监测。 二、监测要求(一)日常监测1县级监测:每月检测20份家畜血清学样品(其中,猪15份,牛羊5份)。猪血清检测O型口蹄疫、猪瘟免疫抗体,牛羊血清检测O型口蹄疫、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抗体(亚洲I型退出强制免疫后不再检测抗体,下同)。2.组织样品(1)猪组织样品:柳江区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15日前

19、,各送检猪组织样品12份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检测。(2)猪、牛羊血清学样品:柳江区(3月、7月、11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逢安排月份15日前,送检猪血清学样品20份、牛羊血清学样品10份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血清学检测。(二)定点监测设立定点监测点,具体监测方案由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另行制定并组织实施。(三)集中监测1.监测时间每年春秋两季各开展一次。分别于5月初和10月初进行。监测口蹄疫O型、A型、亚洲I型免疫抗体、猪瘟抗体。三、采样要求(一)采样对象。重点采集有临床症状动物、出现死亡动物群体、怀疑发病动物,重点采集曾经发生过疫情地区及受威胁区域动物标样品,采集

20、样品要兼顾区间、时间、动物种类。(二)血清学样品。每份不少于2毫升,要求清亮、无污染,冷冻保存,冷藏送检。(三)组织样品。猪组织样品:每份样品包括颌下淋巴结2个、脾脏50克和肺脏50克;牛、羊组织样品:每份样品包含颌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各2个:O-P液不少于5毫升。样品置于消毒容器中,冷冻保存,冷藏送检。四、检测方法(一)口蹄疫1.血清学检测方法及判定猪免疫28天后,其他畜免疫21天后,采集血清进行免疫效果监测。(1)方法:O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合成肽疫苗采用VP1结构蛋白ELISA进行检测。亚洲型和A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2)判定:液相阻断ELISA:血清抗体效价26,

21、判定免疫合格个体。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猪抗体效价25,判定免疫合格个体。免疫合格个体数量占群体总数的70%(含)以上,判定免疫合格群体。2.病原学检测方法及判定食道-咽部分泌物(O-P液)或颌下淋巴结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判定阳性个体。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或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判定疑似阳性个体。国家参考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判定确诊阳性个体。群体内至少检出1个可疑阳性个体的,判定疑似阳性群体。群体内至少检出1个确诊阳性个体。判定阳性群体。(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血清学检测方法与判定活疫苗免疫28天后,采集血清进行免疫效果监测。采用EL

22、ISA方法检测免疫抗体阳性的,判定免疫合格个体。免疫合格个体数量占群体总数的70%(含)以上,判定免疫合格群体。(三)猪瘟1.血清学检测方法与判定免疫21天后,采集血清进行免疫效果监测。采用抗体阻断ELISA或抗体间接ELISA方法,抗体阳性即判定为免疫合格个体,免疫合格个体数量占群体总数的70%(含)以上,判定免疫合格群体。2.病原学检测方法与判定采用RT-PCR方法、荧光RT-PCR方法或荧光抗体检测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判定确诊阳性个体。群体内至少检出1 个确诊阳性个体判定为阳性群体。五、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处置(一)口蹄疫1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病原学样品结果为疑似阳性的,将疑似阳

23、性样品即送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同时报同级兽医主管部门,并通报同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2.及时对疑似阳性畜及同群畜进行隔离。3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病原学样品结果为阳性的,在“全国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系统”中填报,将阳性样品送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诊。检测结果立即反馈送检单位监测结果,并报告自治区农业厅、通报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自治区农业厅以快报形式报农业农村部兽医局。4.对确诊阳性畜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对同群畜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1.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病原学样品结果为疑似阳性的,在“全国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系统”

24、中填报,将疑似阳性样品送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同时报同级兽医主管部门,并通报同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2.及时对疑似阳性畜及同群畜进行隔离。3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病原学样品结果为阳性的,要立即反馈送检单位监测结果,并报告自治区农业厅、通报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必要时阳性样品送国家参考实验室或国家专业实验室进行进一步鉴定。4对确诊阳性猪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加强对阳性猪群病原学监测。病原学检测阳性猪养殖场户应采取控制、净化措施,逐步培育建立阴性猪群。附件3小反刍兽疫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山羊、绵羊、野羊。重点是出现口腔溃疡、眼鼻分泌物增多、体温升高和腹泻等症状的羊只。二、监测要

25、求(一)市级集中监测1.监测时间:一年两次开展集中监测工作,各县监测点分别完成采样,并分别在5月8日和10月15日前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疫病诊断科检测。2.监测数量:柳江区2个。采集的样品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完成检测,并分别于6月15日和11月15日之前将检测结果汇总形成监测分析报告(附录3),上报至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家畜疫病诊断科,邮箱:gxyk3810939。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各市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原学样品进行复核。(二)日常监测样品采集由柳江区(1月、7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逢安排月份15日前,送检羊血清学和病原学样品分别不少于20份到市动

26、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疫病诊断科进行检测。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小反刍兽疫监测,监测结果报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家畜疫病诊断科。三、检测方法及判定(一)抗体检测活疫苗免疫1-3个月内,采集血清监测。采用ELISA 方法检测。结果阳性判定免疫个体合格。免疫合格个体数量占群体总数的70%(含)以上,判定免疫合格群体。(二)病原检测采用RT-PCR 或者荧光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判定为疑似阳性。疑似阳性个体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诊,结果为阳性的,判定为确诊阳性个体,群体内至少检出1个确诊阳性个体。四、采样要求重点采集曾经发生疫情的区域、场点以及引进养殖的场点。采样时要同

27、时填写小反刍兽疫采样登记表(见附录1)。五、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阳性处置(一)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病原学样品结果为疑似阳性的,将疑似阳性样品送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同时报同级兽医主管部门,并通报同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二)及时对疑似阳性畜及同群畜进行隔离。(三)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病原学样品结果为疑似阳性的,在“全国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系统”中填报,将疑似阳性样品送国家小反兽疫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诊。检测结果立即反馈送检单位监测结果,并报告自治区农业厅、通报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自治区农业厅以快报形式报农业农村部兽医局。(四)对确诊阳性畜及同群畜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

28、理。附录1小反刍兽疫采样登记表采样单位:_;采样地点:_省区_县(市)_乡(镇)_村_组编号户名动物特征免疫时间样品类型畜别年龄性别耳标血清眼拭子采样人:_ 采样时间:_附录2小反刍兽疫样品采集和运输要求1 样品的采集1.1 血清采集的血清总量不少于1ml。1.2 眼结膜棉拭子采集眼结膜棉拭子2个,同时放入2ml的离心管中,离心管事先加1ml PBS缓冲液(pH7.2),缓冲液中无需加甘油等保护剂,含有PBS的离心管事先置于4,采样过程中置于保温盒中,盒中放冰块。拭子与血清样品标记一一对应。1.3 病料1.3.1 每个发病羊群最少选择5只病畜采集样品。1.3.2 选择处于发热期(体温4041)

29、、排出水样鼻分泌物、出现口腔溃疡、无腹泻症状的活畜采集样品。如1.1和1.2要求采集血清、眼结膜棉拭子。同时采集鼻分泌物,置于2ml离心管中。1.3.3 选择刚被扑杀或者死亡时间不超过24h的病畜采集组织样品。无菌采集肠系膜淋巴结和支气管淋巴结各34个,肠黏膜10cm长一段,脾、胸腺和肺等组织各鸡蛋大小一块,分别置于50mL离心管中。2 样品的运输与储存样品采集后,血清应置于-20冰箱储存,棉拭子、病料组织和肉制品应置于-70冰箱储存,置冰上冷藏送至实验室检测。20附录32018年 月 市小反刍兽疫集中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盖章):填表日期: 年 月 日监测点采样日期存栏量监测点类别疫苗厂家免疫

30、时间血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监测样品名称检测方法样品数阳性数监测样品名称检测方法样品数阳性数填写说明:1、“存栏量”栏:规模场填写全场存栏总量、散养户填写所在村该动物饲养数量、屠宰场或交易市场填写当日屠宰量或交易量;2、“监测点类别”栏:填写种羊场/商品代养殖场/散养/市场/屠宰场/野生。- 54 -附件4马传贫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重点监测养马场、马术队、马属俱乐部马匹,以及驴、骡等马属动物。二、监测要求(一)监测时间3月和8月,开展两次集中采样、送样。(二)马传贫采样监测1.数量采样任务分工:样品采集:柳江区55份。2.采样要求颈静脉采血,将分离到的血清(不少于2毫升)置于-20下保存。三、有关

31、要求(一)样品分别在6月20日前和8月15日前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再送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二)必要时,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样品送农业农村部指定实验室进行检测。(三)请各县、区妥善保管有关马传贫采样、流调、工作开展等相关资料,为迎接消灭净化做好准备。附件5家畜布鲁氏菌病监测计划一、范围及数量(一)范围5月龄以上的猪、羊,8月龄以上的牛。所有符合日龄的种牛、种羊、奶畜(包括奶牛、奶水牛、奶山羊)进行100%检测。对其他牛、羊、猪(尤其是种公猪和有流产症状的母猪)进行抽检。(二)任务及数量各县区应确保对辖区内种牛、种羊、奶畜进行100%检

32、测,并以乡(镇)为单位,对牛、羊布病抽检覆盖面达100%。自治区安排有专项补助经费的县区,监测数量不得少于下达的监测任务量;自治区未安排补助经费的市、县、区自行筹措经费。其中,自治区专项补助经费的市、县、区名单及监测数量附录3。二、监测时间对新建的场和检出阳性的场,每半年监测一次。对以前监测的阴性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集中监测,具体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下达的监测任务全部在11月底前完成。三、检测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 18646-2002)进行,筛选检测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样品用试管凝集反应或补体结合试验进行复核。四、监测结果的处理(一)对没有免疫或未经自治区农业厅批准免疫的家畜

33、,检测结果阳性的,要及时按程序上报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将初检为阳性的血清样品送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猪布鲁氏菌病阳性监测结果需同时抄送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并采集病料送自治区兽医研究所细菌研究室进行检测。对病畜及监测阳性畜扑杀并按规定无害化处理,对阳性场定期跟踪监测。(二)各县区及时对每个新检出阳性动物的场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将调查报告上报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联系人:韦正吉,电话: 0771-2729013,电子邮箱: fyk2729013(三)各县区应在11月5日前将本年度本县区猪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总结报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附上采血登记表和本年度本县

34、区种猪布病血清学监测统计表。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四)各地阳性监测结果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后,应通报当地卫生卫计部门。五、生物安全防护(一)检测和采样人员需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和手套、穿工作服等。(二)监测实验室要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及废弃物处置工作。 附录1种猪血清采集登记表县(区): 采样时间: 年 月 日编号畜 主地 址品种性别畜龄采血时间生产情况附录22018年 市种猪布病血清学监测统计表 单位: 个、头市监测县区监测乡镇规模场散养户公猪母猪血清总数 附录3自治区安排专项补助经费的柳州市县区名单及牲畜布病监测数量表市县牛布

35、病(份)羊布病(份)猪布病监测监测任务实际监测阳性结果监测任务实际监测阳性结果监测任务实际监测阳性结果全市合计18500056500045000阳和新区50柳东新区100柳江区2001500150柳城县800150鹿寨县200700150融安县1100融水县700三江县300鱼峰区550100柳南区300柳北区800100附件6牛结核病监测计划一、监测范围及数量(一)范围所有乳用牛(包括奶水牛)以及种牛。(二)数量及分工自治区安排有专项补助经费的县、区,监测数量不得少于下达的监测任务量;自治区未安排补助经费的县、区自行筹措经费。其中,自治区专项补助经费的县、区名单及监测数量附录1二、监测时间对

36、新建的场和检出阳性的场,每半年监测一次。对以前监测的阴性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集中监测,具体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三、检测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 18645-2002),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进行检测,或用外周血g-干扰素体外释放检测法进行检测。四、结果判定对皮内变态反应为阳性的动物,45天后用牛型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PPD在颈部两侧或颈部同侧相距12-15cm的两个部位进行比较皮内变态反应(GB/T 18645-2002),或者外周血g-干扰素体外释放检测法(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检测阳性的牛,判定为结核病牛。五、检测阳性动物的处理(

37、一)按照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对阳性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隔离阳性场/群,定期进行跟踪检测。(二)各地应及时对每个新检出阳性动物的场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将调查报告上报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联系人:韦正吉,电话: 0771-2729013,电子邮箱: fyk2729013(三)各地阳性监测结果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后,应通报当地卫生卫计部门。六、生物安全防护检测和采样人员需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和手套、穿工作服等。附录1自治区专项补助经费的市、县、区名单及牛结核病监测数量表市县牛结核病(份)监测任务实际监测阳性结果全市合计1850柳东新区100柳江区200鹿寨县20

38、0鱼峰区550柳北区800附件7牛海绵状脑病监测计划一、范围重点在奶牛养殖场、屠宰场、种牛场和动物医院采样,要求牛2岁以上(以4-7岁的牛为主)。采样对象为临床表现有神经症状、紧急屠宰或死亡的国外进口牛。二、数量和要求(一)临床巡查对辖区内的奶牛群、育肥牛群和种牛群以及从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疫情发生地区进口的牛进行临床巡查,并填写临床巡查登记表(见附录1)。临床巡查频率为1年两次,时间为每年的5月份与10月份。临床监测发现神经症状和2岁以上的死牛应及时采样送检,若发现与牛海绵状脑病症状相似的病牛可立即与国家牛海绵状脑病参考实验室联系。(三)采样要求样品应主要来自于奶牛,其中神经症状牛的样

39、品应80%以上来自于奶牛;紧急屠宰、死亡或4-7岁正常屠宰牛的样品应50%以上来自于奶牛。采样时应填写采样单(正常屠宰牛见附录2或非正常屠宰牛见附录3),要求每个样品均有详细的信息。(采样方法和步骤见附录4)附录1临床巡查登记表 巡查人: 单位(盖章):巡查时间巡查牛群数量巡查牛只数量神经症状牛数量死牛数量(2岁以上)采样数量附录2牛海绵状脑病普查采样单采样单编号: 国家牛海绵状脑病参考实验室编制样品保存条件:甲醛固定 -18以下冷冻样品类别:脑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其它_采样地点:省(市)县乡样品编号种类月龄健康状况备注奶牛肉牛兼用牛正常屠宰非正常屠宰*死牛急宰疑似*若为非正常屠宰牛请继续填写非正

40、常屠宰牛登记单,样品编号要对应。注释:1.采样地点相同的样品可以登记在同一张采样单上。样品编号用地名的首字母+数字来表示,例如青岛1号写为QD-1,此号必须与样品包装编号对应起来。2.请详细填写采样单位名称、电话、地址等信息。3.有些选项可以打“”表示。采样单位(委托采样单位)名称:(盖章) 电话:采样单位(委托采样单位)地址: 邮编:采样人(委托采样人)签名: 年 月 日封样单位(运送单位)名称:(盖章) 电话:封样单位(运送单位)地址: 邮编:送样人(委托送样人)签名: 年 月 日此单一式3联,一联随样品封存,另两联分别由采样单位和养殖单位保存。附录3非正常屠宰牛登记表样品编号: 国家牛海

41、绵状脑病参考实验室编制保存条件:甲醛固定 -18以下保存样品类别:脑其它_ 月龄:_牛的种类:奶牛肉牛兼用牛健康状况:临床疑似牛紧急屠宰牛死牛采样地点:省(市)县乡村详细描述:年龄判断依据:牙齿养殖档案曾饲喂肉骨粉:是否性别:母公品种:_ 原产国_ 耳标_畜主/养殖场_临床疑似牛(由不明原因引起的渐进性行为变化或神经症状,表现如下):1 行为表现:甩头磨牙过度舔舌耳朵竖立行为改变,如落伍挤奶时持续踢踏经常伸展脖子像拉马车样低头站立面对舍门或障碍物犹豫不前不愿进挤奶室走路时后肢过度摇摆或伸展2. 神经症状:颤抖兴奋胆怯恐惧狂怒意识异常转圈运动共济失调瘫痪/局部麻痹感觉过敏如听觉、触觉、视觉没有外

42、伤或感染而濒临死亡其他紧急屠宰牛:倒地不起斜靠着物体才能站立不愿行动严重伤病宰前检疫认为要销毁的牛其他死牛:在养殖场死的在运输过程中死的 在其他地方死的 其他描述:照片:每市要对临床疑似牛进行拍照或摄像,并收集临床疑似牛的其他材料,如档案等。若为数码照片,则可以给照片的名称命名为对应的样品编号,然后以电子方式或相片(背面要标明样品编号)发送给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疯牛病检测实验室。若不是数码照片,则洗出来,在其背面用圆珠笔或记号笔注明样品编号,与采样单一并交给疯牛病检测室验室。附录4牛海绵状脑病采样与送样方案牛、羊脑样品按冷冻保存处理和送样,具体要求如下:一、专用采样工具采集牛羊脑样品的

43、特点国家牛海绵状脑病参考实验室根据国际上通用的牛羊脑采样工具设计出我国的牛羊脑样品采样工具。该工具为塑料制品,呈勺子形状,前端带有锋利的齿,便于切断脑组织。这种采样方式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如使用简单、节约成本、工作效率高、机动性强、采样安全。二、采样物品准备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专用的采样勺(一把勺子最多可以采集三份样品,牛脑采样勺为蓝色,羊脑采样勺为黄色)、医用剪刀(一把,长10cm左右)、一次性手套、橡胶检查手套(即乳胶手套)、口罩、工作服、样品杯(可向参考实验室索取)、记号笔、冰袋(至少3块大号的冰袋)、大号的透明胶带、带盖泡沫箱(有厚度,无破损,大小适中)、签字笔或圆珠笔、采样单

44、、吸水纸等。三、采样步骤(一)如果有比较典型的疯牛病(BSE)疑似牛,则要拍照或摄像留下证据。各市要对临床疑似牛进行拍照或摄像,并且收集临床疑似牛的其他材料如档案等。采集临床疑似牛时,采样人员还需要通过问询等方式弄清该病牛的其他情况,问询内容可以包括饲养历史、来源、流动等情况。这些证据材料必须存档和备份,运送样品时一并寄送至检测实验室。(二)每次采样至少有两人在场,其中一人戴好一次性手套和橡胶检查手套,另外一人专门登记和开启样品杯而不需要戴手套。通过观察牙齿检查牛羊的年龄,大于3岁的牛(第二对永久门齿长出)和大于18月龄的羊(第一对永久门齿长出)才可以采样,但如果该动物为疯牛病或痒病风险动物则

45、没有年龄限制。(三)在平整地面倒置牛/羊头,即牛/羊头的两角和鼻子靠地放置。同时,另外一人开始填写采样单,并且在样品杯上标记上对应的样品编号(以县/市名+序号,如青岛1号)。一个样品杯只能装一个脑样品。(四)在枕骨大孔处用剪刀剪开脑硬膜,目的是便于插入采样勺。然后用一个手指伸入枕骨大孔中,沿着延脑(延髓)转一周,目的是切断延脑与头骨之间相连的神经和血管,以便于脑组织顺利挖出。(五)从延脑腹侧(也即勺子从枕骨大孔的上面进入)将采样勺插入枕骨大孔中,插入时采样勺要紧贴枕骨大孔的腔壁,以免损坏延脑组织。采样勺插入的深度约为5-7cm(采羊脑时插入深度约为4 cm),然后向上一扳勺子手柄,同时往外抠出

46、脑组织和勺子,延脑便可完整取出。注意:尽量保护好延脑“三叉口”处(脑闩部)的组织的完整性。(六)将脑组织放入编好号的样品杯中,拧紧杯盖,然后放置在盛有冰袋的泡沫箱中,用透明胶带将泡沫箱的盖子绑紧。注意:采好的样品必须在5小时之内放入冰柜中冷冻上,以防腐败;样品至少要冷冻24小时才能往疯牛病检测实验室运送。(七)各市所送样品要先在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清理,如果没有冷冻好的样品,则必须及时放入冰柜中冷冻,然后由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将样品发送至检测实验室。四、样品运送准备好带盖的结实的泡沫箱,该泡沫箱必须无任何破损,并且大小适中(根据样品的量来决定)。先在泡沫箱的底部铺上一层吸水

47、纸,之后放入冷冻好的样品,然后在侧面放入几块冷冻好的冰袋,最后在样品的上面放入几块冷冻好的冰袋,盖紧箱盖。用大号的透明胶带封好箱口,再横向打好包,箱子外面用记号笔写上“易碎勿压”以及向上的“箭头”等字样。打好包的样品必须及时发送,并确保当天之内运送至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然后由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运送,并确保4天之内运送至检测实验室。提示:1这种包裹最好由专人运送,并切记要注明“易碎勿压”。2切记在采样单上写明送样人及其联系方式,样品检测完后国家参考实验室要出具检验报告并寄给送样人。附件8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监测计划一、范围(一)病原监测地点:柳江区、融水县。(二)监测对象:不同年

48、龄黄牛、奶牛、水牛。二、方法和数量(一)临床巡查:对辖区内的所有牛群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健康状况,并填写临床巡查登记表(见附录),如发现可疑病例,则进行采样送检。临床巡查频率为1年两次,时间为5月份和10月份。(二)病原学监测:每个监测点选择2个屠宰场,每个屠宰场采集有眼观充血、实变及胸膜粘连等肺炎等变化的肺脏样品,肺脏样品为鸡蛋大小并包含病变部位。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送检。融安县和融水县各采集牛肺脏样品20份。三、时间要求(一)临床巡查:各监测单位在6月10日和11月10日前将临床巡视结果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电子邮箱:fyk2729013。各县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6月2

49、0日和11月20日前将临床巡视结果总结报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病原学样品:各监测单位在8月5日前将疑似肺脏样品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8月10日前将样品送至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结果处理根据农业部指定实验室检测反馈结果,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指导各市、县做好以下工作。(一)血清学阳性样品应进行溯源追踪,采集鼻、咽部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限制同群牛移动,必要时应做剖杀检查;(二)屠宰场肺脏样品病原学检查为阳性应追踪来源,对同群牛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三)疑似肺脏样品病原学检查为阳性应追踪样品来源,对同群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四)对病原

50、学检查为阳性牛进行扑杀,必要时对同群牛进行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五)将扑杀和处理情况按快报要求向兽医主管部门报告。附录 临床巡查登记表巡查人: 单位(盖章):巡查时间巡查地点巡查牛群数量巡查牛只数量临床可疑牛数量采样数量附件92018年专项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一、主要家畜疫病专项调查实施方案为掌握全区畜群主要疫病流行趋势、免疫水平,为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根据全国主要家畜疫病专项调查计划在以下方面开展专项流行病学调查。(一)猪群疫病流行动态调查1调查内容与方式:每个季度在全市开展一次猪群疫病流行动态问卷调查。每季度完成母猪存栏量50头以下、母猪存栏50头以上各3个猪场的流行病学调查,见附

51、表1。按每场20份的数量采集血清样品进行抗体监测,以综合评判猪场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疫病动态。填写附表2。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10号之前完成调查,15号之前将调查表及检测结果发给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应急和物资供应科邮箱。2承担单位:全市各县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猪群疫病调查1临床健康猪群调查:在柳江区各选1个屠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每个屠宰场采集组织样品(淋巴结、肺脏、脾脏等)15份, 5月30日前、8月30日前各完成一次采样任务。填写附表3。2发病猪群调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月30日前、8月30日前分别向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52、中心送检不少于10份发病猪样品,同时报送发病猪群采样调查表,附表4。3采样要求:屠宰场和发病猪群采集每份病料应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肺(肺门、颌下、肠系膜)、脾等。送样时,请注明“猪群疫病调查”字样。(四)牛羊疫病调查1调查内容及要求: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选10个奶牛场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等牛羊主要疫病的调查并每场各采集20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出现临床病例时,应及时采集组织样品送检。5-8月份进行一次调查,并于8月31日之前把样品送至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承担单位:全市各县区动物疫病预防预防控制中心。三、家禽流感防治措施效果专项调查(一)调查目的。了解H7N9流感免疫、活禽市场管理、调运监管等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分析评估实施效果,系统梳理风险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政策提供技术支撑。(二)调查内容。调查黄羽肉鸡产业结构、H7N9流感防疫措施实施、经费与人力投入等情况;了解黄羽肉鸡养殖、免疫、流通监管等情况。(三)组织实施。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负责现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55774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