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学设计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学设计(7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保护 怀柔五中怀柔五中 张书君张书君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指导思想: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2.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权利与义务3.4中规定: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公民的合法财产属于公民的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公民的重要权利。 2.学情分析 未成年人的财产来源有限,财产的金额相对较小,缺乏财产保护意识,常出现损坏他人物品的行为,对他人的财产缺乏责任意识。情感态度价值
2、观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如何用法律维护自己财产权,提高维权的能力。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的相关规定及侵犯公民财产权所承担的责任;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财产权。三、教 学 目 标增强学生用法律维护自己财产权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财产权,不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增强责任意识。1.财产所有权内容2.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案例分析法 问题探究法五、教 学 方 法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认识合法财产理解财产所有权维护财产所有权教室里哪些是财产?生活中还有哪些是财产?说 一 说认识合法财产财产物资钱财精神产品个人财产集体财产国家财产财产归
3、属的不同 财产内容 的不同 有形财产无形财产设计目的: 学生对周围财产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我通过从学生身边熟悉的财产入手,简单明了直奔主题,引出财产概念及分类。读P61第二段,结合案例一自主学习 案例一:春节李明和朋友玩牌赢了90元钱,收到压岁钱6000多元,利用假期他报名参加全国创新作文大赛获一等奖,奖金300元,并将他的获奖作文在中学生作为报上发表,给他50元稿费。思考:1、什么是公民合法财产? 2、哪些是李明的合法财产? 公民取得财产的方式、方法和内容都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才是公民的合法财产。认识合法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七十五条 中规定: 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
4、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知 识 库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指人们对其创作性创作性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合法财产的内容,树立合法财产观,提高学生的财产意识。 李明用压岁钱买了一部苹果iPhone6S 手机,建了微信,他在朋友圈儿里看到101分校有位同学得了重病,急需钱治病,就通过微信把200元捐给这位同学;用100元买本、笔等学习用品,剩下的让妈妈帮忙存在银行里。 思考: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如何规定的?李明分别在行使什么权利? 中华人民
5、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七十一条规定: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七十一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财产所有权中,哪一权利是公民行使其他三个权利的基础?2、哪一权利决定财产所有人对财产的所有权丧失?占有权是行使其他三个权利的基础。处分权是公民拥有财产所有权的标志。设计目的:通过情景设置,帮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增强合法财产权的意识。 举例说明公民享受财产所有权,并说出在享受财产所有权中的哪一权利。生活中你或你的家里有没有合法财产受侵犯的情况? 我国形成宪法、民法通则、
6、物权法、合同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侵权责任法、刑法等法律和相应的司法解释构成的法律体系,保护公民的财产权。设计目的:通过学生列举合法财产受侵犯的事例,理解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侵犯对生活造成的影响,认识到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性。 一天李明乘坐公交车外出,下车后发现手机丢了。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拨通了自己的手机号,接听电话的是邓某,并承认手机是自己捡到的,捡到就是自己的,就是不还思考:邓某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
7、返还受损失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九十二条规定: 思考:面对这种情况,李明该怎么办? 公民财产权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用民事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方式主要有:确认所有权、恢复原状、返还原物、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等。 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最常用手段。 因手机内存有自己和去世奶奶的珍贵照片(只存于手机中),对李明有重要意义,他多次与邓某协商,邓某提出索要1500元,否则就把手机内的内容全部清除李明不得已给了邓某1500元。事后李明越想越生气,觉得自己被敲诈了讨论:李明是否被敲诈了?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
8、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勒索公私财物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敲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最严厉、最有效的手段。设计目的:通过对捡拾他人财产不归还或索要设计目的:通过对捡拾他人财产不归还或索要钱财的行为分析,帮助学生澄清对捡拾他人财钱财的行为分析,帮助学生澄清对捡拾他人财物行为不违法的物行为不违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