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四章 电视新闻采访.

上传者:2****5 2022-06-13 13:34:32上传 PPT文件 287.50KB
第四章 电视新闻采访._第1页 第四章 电视新闻采访._第2页 第四章 电视新闻采访._第3页

《第四章 电视新闻采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电视新闻采访.(5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电视新闻采访电视新闻采访 n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集、发现、挖掘事实与信息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电视报道的表现手法之一;还是许多电视节目表现形态的突出特点,构成特定的节目样式。 n“理想的电视采访,应该是传达某种信息、某种印象、某种只能用电视媒介传达的重要东西。”(美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普伦蒂斯学院出版公司1977 年版,第94 页。) 第一节第一节 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 n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是由电视媒介的特点而决定的。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采集手段、采访形式、思维方式、表现元素、形象画面报道、采摄分工、集体协作等几个主要方面。 n重要的前提:n其一

2、、现代电视采访的个性是有条件地、相对地存在着的。因而,不能将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绝对化,或者固定化。 n其二、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也是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因而,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断演变的可能性。进步的同时或许会甩掉落后的东西,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n其三、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在相互比较下而存在的。因而,电视采访反映出它自身特殊性,它不可能离开采访活动的共性而独立存在。 n其四,电视采访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潜在的功能还有待开发利用。但是,过分地夸大或绝对化地强调其个性特点,势必会给实践带来严重的损失,也会使思想认识走入误区。 n1、 现代的采集手段 n手

3、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电视记者离开现代电子化的采集手段,就无法将活动图像素材“记录”、“再现”。 n现代电子化的采集手段,是电视记者采访的必备“工具” ,离开它们,就无法“生产” 。这也是同其它传媒记者采访首要的区别之一。 n文字记者: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步话机、录音机 n广播记者:小型录音机、短波发射机 n电视记者:摄像机、话筒、灯光 n大型的电视采访活动:转播车、卫星以及摄像、灯光、录音、切换、视频技术等人员 n采集手段的进步也是现代传播的突出特征,电视采访展现了现代采访的新潮流,代表着现代传播的发展走向。 n2、独有的采访形式 n屏幕上用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的采访是电视采访的

4、独有形式,也是同其它传播媒介采访形式的最大区别之一。n由于有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电视采访不但能够传达信息,而且能够传达印象。为此,电视采访必须要考虑比文字、广播采访更多的问题。 n(1)电视采访要能够捕捉“感觉”,并能在特定的现场环境氛围中引出信息。观众通过屏幕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某人在回答问题时的神情,这些神情有时比言语还能说明问题。观众也可以从采访的地点环境的展现过程中,获得许多从属信息。 n(2)电视采访必须给人以不紧张、事先没有摆布的真实感。“最好的采访是那种忘记了布景、摄像机和所有一切,完全沉浸于谈话及所有敏感的问题之中。” (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第 102 页。)有时候,明明是真实的东

5、西,由于掺杂了摆布的因素,会给观众一种造假的感觉。因而,电视采访引入屏幕,应格外留意屏幕效果。 n(3)电视采访以人的活动为主体,记者必须能够在大庭广众的现场环境中同人打交道,同时要以快速采访提问交谈的技巧在几分钟内得到通常要花几小时才能得到的东西。有时候,大庭广众下的快速采访并不十分简单,既要传达有用的信息,又要传达某种印象。 n(4)电视采访不允许使用深奥难懂的语言作口头叙述或采访问答,那样就会排除了广大观众。“如果采访忽略了观众,那么这种采访就是失败的采访。”(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第102 页。)不使用深奥难懂的语言,并非意味着电视采访是浅显的、初级的,而是要求简洁、通俗、易于理解。n(

6、5)电视采访要设法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同时要注意采访的态度、语气、举止乃至服饰。因为观众在检验着记者的一举一动,从记者在屏幕前频繁露面的过程中逐渐了解记者的主张、思想、能力、风格、个性。 n3、形象画面的报道 n形象的活动画面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电视记者主要是通过画面来报道事实的,而不是单靠文字叙述、描写新闻事态。这是电视传播特点,也是电视采访特点。 n在文字新闻中,事件的现场、细节、人物的表情往往要作详细的描写,而在电视新闻中则要运用画面、特写镜头来表现,文字只起从属作用。形象画面报道要求记者在采访时必须有能力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有特色的画面,而记者若要捕捉到有价值、有特色的画面就必须在头

7、脑中强化屏幕意识。n所谓屏幕意识,就是电视记者对电视特色的感觉、认知、思维体现过程的总和。这种思维过程是应该每时每刻体现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之中的。它要求记者全面理解形象画面报道的特点,真正调动视觉语言的力量。 n具体来讲,电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能当机立断地选择抢拍到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力争达到在新闻中运用形象画面来说话的最佳效果。 n作为电视记者应该牢固树立这样的观念:电视新闻强调形象,利用形象的手段传递信息,让图像叙述事实。 n4、特定的思维方式 n电视采访要求记者运用连续画面的形象思维来构思报道。这一特定的思维方式即是蒙太奇的思维方式。n蒙太奇,法语MONTAGE的音译,它原意是建筑业上的装

8、配、构成的术语,即将个别材料根据总体计划组合装配。后来,法国电影艺术家将蒙太奇一词引入到电影创作中的画面组接环节之中,蒙太奇就成了画面组接的代名词。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苏联电影艺术家又将蒙太奇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蒙太奇理论电影艺术独有的、区别于其它艺术的表现方法。电视问世以后,蒙太奇自然而然成了电视的表现手段。 n蒙太奇,贯穿于电视记者采访的全过程,是电视记者同其它媒介记者在思维方式上的独特要求,做为电视记者,在采访选择拍摄画面时,必须对整个片子的画面做通盘考虑。n蒙太奇思维贯穿于记者选材、采访、拍摄、编辑、制作的全过程。 n5、综合的表现因素 n电视声像结合、视听兼备,是最具综合表现特色的传播

9、媒介。做为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学会调度各种综合表现因素,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n概括起来,综合表现因素即是画面、声音、文字相结合。 n画面包含现场环境、背景画面、人物活动以及图表、静止图像等;n声音包含同期声、解说、音乐、现场自然声以及记者的画外提问,屏幕前的采访等;n文字除文字广播新闻外,包含节目片头标志字幕,新闻内容提示标题、记者、主持人、采访对象身份交待字幕、时间、数字的说明以及重点强调的引语、评述、翻译等。 n6、特殊的工作方式 n传统上,记者工作被看作是独立性较强的工作,因而特别强调具有独立采访能力的重要性。作为电视记者,同时要强调集体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n采访小组人员少

10、则2 人,多则3至5 个人,包括记者、 摄像、灯光等人员。n在国外一些电视机构,报道班子由制片人、编导、主持人、记者、编辑、摄像、灯光等人员组成。 n集体协同工作方式对电视记者提出了特别要求:n其一,是要坚守好自己的位置。在集体采访过程中,记者是采访报道的主要角色。负有采访构思、口头报道职责,日常采访中还担有指挥、调度一班人马的职责。 n其二,记者还要熟知其他人的位置。正如美联社总编基思富勒所比喻的那样,记者好比职业球队队员那样,不仅仅必须站到自己该站的位置上,还应知道其他每一个队员应站的位置。n其三,电视记者工作更为突出地体现着一盘棋精神,集体协同工作方式还要求记者要有协作精神,有全局观念。

11、相比之下,集体协作精神比独立工作要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因此,电视记者必须学会站在全局方位上考虑各种意见,协同一致才能融洽地合作。 n我国电视记者采、拍分工正处在由“采摄合一”逐步向“采摄分家”的过渡阶段。n“采摄合一”对电视记者采访主要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弊端。n表现:1、记者在现场往往为了拍摄画面抢镜头而忽略了对采访的各种环节的考虑;2、记者在采访之中往往不能全力深入挖掘事实,搞出的报道水准不高,容易流于表面一般化。3、不利于搞“成套新闻”,记者难于进入画面,也难于进行画外讲述;4、记者采访时往往无法合理支配时间、精力、注意力,容易造成程度不同的疏漏。 n“采摄分家”使记者有时间、有精力全神贯注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2364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