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2章-2.3.1-读写器的体系结构

上传者:5****1 2022-07-09 10:58:48上传 PPTX文件 823.58KB
第2章-2.3.1-读写器的体系结构_第1页 第2章-2.3.1-读写器的体系结构_第2页 第2章-2.3.1-读写器的体系结构_第3页

《第2章-2.3.1-读写器的体系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2.3.1-读写器的体系结构(5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读写器的组成与设计要求读写器的组成与设计要求2.3.1.1低频读写器低频读写器2.3.1.2高频读写器高频读写器2.3.1.3微波读写器微波读写器2.3.1.4物联网射频识别(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RFID)技术与应用)技术与应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点击此处结束放映2.3.1 读写器的体系结构读写器的体系结构附录:短距离无线通信基础何为无线通信?无线通信系统:也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是由发送设备、接收设备、无线信道三大部分组成的,利用无线电磁波,以实现信息和数据传的系统。发送设备包括: (1)变换器(换能器):将被发送的信息变换为电信号。例如话筒将声音变为电信号。(2)发射机:将换能器输出的电信

2、号变为强度足够的高频电振荡。 (3)天线:将高频电振荡变成电磁波向传输媒质辐射。接收设备:接收是发射的逆过程,它包括: (1)变换器(换能器):将电信号转化为所传送信息。 (2)接收机:高频电振荡转化为电信号。 (3)接收天线:将空间传播到其上的电磁波转化为高频电振荡。何为无线数据通信?无线数据通信也称移动数据通信,它是在有线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线数据通信依赖于有线传输,因此只适合于固定终端与固定终端之间的通信。而移动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播来传送数据的,因而有可能实现移动状态下的移动通信。无线数据传递方式 现代无线数据在传输信道上传递的方式。若按被传输的数据信号的特点,可分为基

3、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顺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 下面从数据传输流向及时间分类来介绍无线数据传递方式。 (1) 单工方式(simplex mode)通信双方在同一时刻只能单方向传送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单工通信信道是单向信道,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身份是固定的,发送端只能发送信息,不能接收信息;接收端只能接收消息,不能发送信息,数据信号仅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如下图所示:无线数据传递方式(2) 半双工方式:同一根传输线既做接收又作传送,虽然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送,但通信双

4、方不能同时收发数据,如图所示。采用半双工方式时,通信系统每一端的发送端和接收端,通过收/发开关转接到通信线上,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会产生时间延迟。收/发开关实际上是由软件控制的电子开关。半双工的系统可以比喻作单线铁路。若铁道上无列车行驶时,任一方向的车都可以通过。但若路轨上有车,相反方向的列车需等该列车通过道路后才能通过。 无线电对讲机就是使用半双工系统。由于对讲机传送及接收使用相同的频率,不允许同时进行。因此一方讲完后,需设法告知另一方讲话结束(例如讲完后加上OVER),另一方才知道可以开始讲话。无线数据传递方式 (3) 全双工方式:数据发送和接收分别由两根不同的传输线传送,通信双方都能在同

5、一时刻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在这种方式下,通信系统的每一端都设置了发送端和接收端,因此能控制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送,如图所示。全双工方式无需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没有切换操作所产生的时间延迟,这对那些不能有时间延误的交互式应用(例如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十分有利。这种方式要求通信双方均有发送器和接收器,同时需要两根数据通路传送数据信号。 全双工的系统可以用一般的双向车道形容。两个方向的车辆因使用不同的车道,因此不会互相影响。 一般的电话、手机就是全双工的系统,因为在讲话时同时也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数据包 数据通信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

6、务。它可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计算机和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是继电报、电话业务之后的第三种最大的通信业务。 在数据通信中每次传输的数据量是有多有少的,由于发射机及接收机的功能、处理速度等影响,发射机及接收机不可能一次把所要传输的数据发送出去或接收下来,因此为了规范数据通信传输,需要把传输的数据分成一定数量而且大小相同的包装传输。这样的数据包装称为数据包,如图所示:数据包可以用一个形象一些的例子对数据包的概念加以说明:在邮局邮寄产品时,虽然产品本身带有自己的包装盒,但是在邮寄时候只用产品原包装盒来包装显然是不行的。必须把内装产品的包装盒放到一个邮局指定的专用纸箱里,这样才能够邮寄。

7、这里产品包装盒相当于数据包,里面放着的产品相当于可用的数据,而专用纸箱就相当于帧,且一个帧中只有一个数据包。数据包 数据包结构可能非常复杂,在这里以ZigBee网络层的数据包来了解它的关键构成,这对于理解数据包是非常重要的。 ZigBee网络协议数据单元(NPDU)即网络层数据包结构,如图所示。纠错可靠性是通信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所传输的信息的准确性,如果经过传输的信息发生了改变或者是不能识别,那么我们的通信也就失去了意义。解决数据通信的准确性问题我可以用差错控制编码来完成。大体可分为两类差错编码技术 前向纠错(FEC)码技术,如图所示。这种技术依赖于发送码字中冗余信息的受控使用,以实现对含

8、噪信道上传送信号过程中差错的检测和纠错。不管收到码字的译码是否成功,不在接收机端做进一步处理。因此,适合与FEC的信道编码技术只需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建立一条单向链路。发送端经信道编码后可以发出具有纠错能力的码字;接收端译码后不仅可以发现错误码,而且可以判断错误码的位置并予以自动纠正。纠错检错重发(ARQ)方式,如图所示。这种方式只对差错检测使用冗余信息。每当发送码字过程中检测到一个差错时,接收机就要求发射端重传有问题的码字,因此有必要使用返回路径。检错重发(ARQ)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只需要少量的冗余码,就可以得到极低的输出误码率;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需要反向信道,故不能用

9、于单向传输系统,并且实现重发控制比较复杂;通信效率低,不适合严格实时传输系统。纠错另外还有混合纠错方式,它是将前向纠错方式和检错重发方式结合起来。如图所示。物联网射频识别(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RFID)技术与应用)技术与应用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点击此处结束放映读写器的组成与设计要求读写器的组成与设计要求2.3.1.1物联网射频识别(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RFID)技术与应用)技术与应用各种读写器虽然在工作频率、耦合方式、通信各种读写器虽然在工作频率、耦合方式、通信流程和数据传输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组成流程和数据传输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组成和功能方面是十分类似的。读写器的主要

10、功能是将数和功能方面是十分类似的。读写器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加密后发送给电子标签,并将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据加密后发送给电子标签,并将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解密,然后传送给计算机网络。解密,然后传送给计算机网络。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RFID)技术与应用)技术与应用2.3.1.1 读写器的组成读写器的组成 1. 读写器的软件读写器的软件读写器的所有行为均由软件来控制完成。软件读写器的所有行为均由软件来控制完成。软件向读写器发出读写命令,作为响应,读写器与电子标向读写器发出读写命令,作为响应,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就会建立起特定的通信。签之间就会建立起特定

11、的通信。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RFID)技术与应用)技术与应用2. 读写器的硬件读写器的硬件读写器的硬件一般由天线、射频模块、控制模块读写器的硬件一般由天线、射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组成。和接口组成。图图8.1 读写器的结构框图读写器的结构框图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RFID)技术与应用)技术与应用(1)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由ASIC组件和微处理器组成。组件和微处理器组成。 (2)射频模块)射频模块射频模块主要由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构成射频模块主要由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构成。(3)读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9337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