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微观经济学 第六讲 生产和企业组织

上传者:20****2 2022-06-23 15:50:43上传 PPT文件 243.01KB
微观经济学 第六讲 生产和企业组织_第1页 微观经济学 第六讲 生产和企业组织_第2页 微观经济学 第六讲 生产和企业组织_第3页

《微观经济学 第六讲 生产和企业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 第六讲 生产和企业组织(1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 第六讲第六讲 生产和企业组织生产和企业组织 本章分析决定供给的生产者行为。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称为厂商(Firm),是指能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假定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厂商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总是尽可能使生产特定产量所支出的成本为最小,或使消耗一定量成本所生产的产量为最大。最大利润原则支配着厂商的行为,预期利润的多少决定着商品的生产量或供给量。 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从两方面考察:从实物角度考察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构成了生产理论;从价格、货币角度考察投入的成本与销售收益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成本理论。 短期(Short Run)和 长期 (L

2、ong Run)2厂商经济行为模型利润最大化总收入总成本产品销售量产品价格要素雇佣量要素价格3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者行为与利润生产者行为与利润 一、生产者行为准则一、生产者行为准则追求最大利润追求最大利润 行为准则行为准则运用有限的资本,通过运用有限的资本,通过 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活动以取得最大的利润。以取得最大的利润。 假设前提假设前提理智的生产者。理智的生产者。 二、生产者的形式二、生产者的形式厂商厂商 厂商或企业厂商或企业Firm 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销售产品和劳务,以取得利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销售产品和劳务,以取得利润的机构。润的机构。 是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一经济单位。是能

3、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一经济单位。 厂商的组织形式厂商的组织形式. (1) 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 (2)合伙制企业:两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合伙制企业:两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 。 (3)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厂商组织 。4三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比较三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比较企业类型企业类型优优 点点缺缺 点点单单人业主制人业主制容易建立容易建立决策过程简单决策过程简单只交个人所得税只交个人所得税决策不受约束决策不受约束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企业随所有者的死

4、亡而结企业随所有者的死亡而结束束合伙制合伙制容易建立容易建立决策多样化决策多样化合伙人退出仍可存在合伙人退出仍可存在只交个人所得税只交个人所得税形成统一意见困难形成统一意见困难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退出引起资本短缺合伙人退出引起资本短缺公司制公司制所有者承担有限责任所有者承担有限责任筹资容易筹资容易管理不受所有者能力限制管理不受所有者能力限制永远存在永远存在管理体系复杂、决策缓慢管理体系复杂、决策缓慢要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要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得税5 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存在的原因 两种经济活动协调方式:两种经济活动协调方式: 企业协调企业协调 企业作为一个统一单位,组织

5、与协调进行生产,然后与其他企业作为一个统一单位,组织与协调进行生产,然后与其他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发生关系。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发生关系。 市场协调市场协调 个人直接通过市场来调节各种活动进行生产。个人直接通过市场来调节各种活动进行生产。 企业存在的原因是:替代市场交易机制,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活企业存在的原因是:替代市场交易机制,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活动,以节省成本。动,以节省成本。6第二节 生产理论 一、生产函数 1. 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包括劳动(Labour)、资本(Capital)、土地(Land)和企业家才能(Enter-Preneurship)。劳动指一切

6、有经济意义的活动;资本在经济学中主要指机器、设备和厂房;土地包括一切自然力;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生产、创新、承担风险的能力。 2.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生产函数即表示在某一时期和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各种要素投入量的某一种组合,同它所能产出的最大可能的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函数公式 Q=F(L,K,N,E) 3.技术系数(Technological Coefficient):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有可变技术系数与不变技术系数之分,由此又有可变技术系数生产函数与不变技术系数生产函数,生产理论着重分析具有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7二、具有单一

7、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假定资本和其它要素固定不变,只变动劳动要素的数量,则生产函数为 ;这时可通过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这三个概念来说明要素投入与产量的变动关系。1.实物产量的种类(1)总产量:使用一定量的某种要素投入所获得的产量总和。即 TP=Q=f(L)=APL(2)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能生产的产量。即 AP=TP/L= f (L) /L(3)边际产量: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即 MP=TP/L=dTP/dLLTPAPMP01234567808203648556060560810121211108.6708121612750-4),( KLfQ82

8、.产量变化的三个阶段QTPAPMPLOL1L2L3Q2Q1L4Q3T2NT3第一阶段:从O- L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均递增,称为报酬递增阶段。第二阶段:从 L2 -L4总产量仍以递减速率递增,并达到最高点C,边际产量则由最高点D开始下降以至为零;平均产量先升后降,在最高点处与边际产量相交,此后开始下降。称为报酬递减阶段。第三阶段:从 L4以后总产量从其最高点C开始下降,边际产量在零以下即为负,因此为负报酬阶段。依据三个阶段的不同变动情况,可确定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L3L4。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曲线Q4BCDEFKT1T49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定义:在其它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3437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