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44班 王子涵



《小44班 王子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44班 王子涵(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小4.4班 王子涵 绵绵阳,古称阳,古称“涪城涪城”、“绵州绵州”,自古有,自古有“蜀道明珠蜀道明珠”、“富乐之乡富乐之乡”的的美誉。绵阳位于美誉。绵阳位于四川盆地四川盆地西北部,距西北部,距成都成都市市90公里,幅员面积公里,幅员面积20249.45平方公平方公里,总人口里,总人口540.7万。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先后获万。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奖(迪迪拜拜奖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级创业型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
2、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国家卫生城市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佳宜居城市等诸多荣誉,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佳宜居城市等诸多荣誉,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绵阳绵阳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也是四川省第二个建成区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是享誉世界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自古有“蜀道明珠”、“富乐之乡”之美誉。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名“涪城”、“绵州”,自公元前201 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 多年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
3、技城、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市,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涪城”越王楼越王楼 越王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的古越王楼,因时任绵州刺史的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而闻名于世,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唐代四大名楼。作为中国文化名楼之一的越王楼,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恢复重建后的越王楼,气势与当年相比毫不逊色。99米的高度目前仍为全国仿古建筑之最(现今滕王阁高57.2米,黄鹤楼高52.6米,鹳鹊楼高72米,
4、岳阳楼高32米)-;天下诗文收录最丰富,共收录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陆游等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154篇(黄鹤楼112篇,滕王阁86篇,岳阳楼、鹳鹊楼虽有名诗文,但并不多),可谓“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诗文作者档次最高,除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还几乎涵盖唐代以后的著名诗坛泰斗,算得上“天下诗文第一楼”-。据史料记载:唐代越王楼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堪称唐代四大名楼之首。富丽堂皇的越王楼吸引了千余年间的著名文人骚客登临,留下著名诗篇150多件。为天下名楼之罕见,由此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在历代名人歌咏越王楼的诗词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杜甫、陆游、李调元等的诗作。诗圣杜甫于宝应元年(公
5、元762年)到绵州,作有越王楼歌: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间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据查,对这座宏大富丽的越王楼及它的遗址的描述,历代诗文中仅收入全唐诗的就有20多篇,绵阳市专门记载了15位诗人名宦讴歌越王楼的诗词。因此有“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的美誉。同时,因其卓越风姿及规模,名声之盛,历代画界精英竞相描绘。宋代赵伯驹、元代李荣瑾、清代张延彦所作越王楼图轴更是使历史上的越王楼名播四方。北川地震遗址 北川地震遗址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国土详细面积2869.18
6、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暂时驻安县安昌镇 ,辖4个镇(曲山、擂鼓、通口、永安)、16个乡(桂溪、香泉、贯岭、禹里、坝底、小坝、片口、白什、开坪、都坝、马槽、墩上、青片、漩坪、白坭、陈家坝)、1个民族乡(桃龙藏族)。2009年3月23日,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提交专家组审定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已原则通过,建设资金一经划拨,将即时开建。该报道中表明,方案设计所指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控制面积为27平方公里,以永恒北川为主题。李白故里风景名胜区 李白故里位于江油市区南李白故里位于江油市区南15公里公里青莲场(旧彰明县治)。唐诗人李白故青莲场(旧彰明县治)。
7、唐诗人李白故乡。包括青莲场李白故里、市区李白纪乡。包括青莲场李白故里、市区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海灯武馆及太白洞等念馆、太白公园、海灯武馆及太白洞等景点。是以唐代大诗人、景点。是以唐代大诗人、“诗仙诗仙”李白李白的故居为主的人文景观长廊。距绵阳市的故居为主的人文景观长廊。距绵阳市40公里。公里。 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中亚巴尔喀什湖畔的碎叶城。安),生于中亚巴尔喀什湖畔的碎叶城。5岁随父入蜀,定居绵州昌隆县青莲场岁随父入蜀,定居绵州昌隆县青莲场(今属四川江油),(今属四川江油),25岁离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