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估算



《加、减法估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减法估算(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加、减法估算、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1加、减法估算二、教学准备三、教学目标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本课是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不同,因此要让学生灵活地学习本课内容。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需要,采用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2、体现估算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更完整、全面地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功能。四、教学流程设计(一)生活问题引入课堂1、以生活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前两天老师去乐购买东西,想买一双皮拖鞋和一个垃圾桶。(课件出示物品图片及价格)拖鞋是29元一双,垃圾桶是18元一个。挑中了自己想要
2、的东西,老师就赶紧往收银处去排队。快轮到我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在乐购外面寄包的时候呀,粗心地把钱包也忘拿出来了。没带钱可咋办啊,老师着急地往口袋里掏,希望能逃出些钱来,这样就不用再跑进跑出了!咦!(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币。)有多少钱?生:50元!师:真幸运!那你们看看这价格,再看看这50元,谁能很快地告诉老师,我这幸运的50元够了吗?可能情况:若干学生已经举手,可是大部分学生还在苦思计算中。2、学生估算,揭示课题指名学生发表想法。可能:将29元看成30元,18元当成20元,那么一共大约是50元,但两样东西都比我们想的价格要便宜,那么总价格就是50元不到,就说明够了。师:这个想法很不错!还有不同的想
3、法吗?【备选】:如果当时学生没有提出来,也可以老师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师:当时我就是这么差不多的算了一下,知道是50元不到,总算是放心地继续排队!这样大概地进行计算,我们就叫做估算。(板书课题)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这样的估算和正确把它计算出来有什么区别呢?师:在生活中,有时候因为某种需要,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必要把正确答案计算出来,只要稍微估计地算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像刚才在乐购要是数据大一点,算啊算,算啊算,也不知道算到什么时候了!所以估算在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二)解决问题,应用估算1、主题图的问题解决师:瞧!我们的明明也遇到了个生活问题。(出示主题图p31,师讲解问题梗概。)提问: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