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赛课导学案_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赛课导学案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赛课导学案_3(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名著一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设想:安排学生课前自读,指导学生读完整本书,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选看几集电视连续剧。在弄清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以提问式教法辅助。可以围绕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深入阅读课文,教师加以点拨,分析人物性格,并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形成钢铁般的意志,具有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2、 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3、在写作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师抛科引玉,以学生读为主,并付诸实践。与写作结合,形成文字。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名著中汲取养分,树立伟大的革命理
2、想,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形成钢铁般的意志,具有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重点:抓住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并从人物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读全书,并适当做批注。教学方法:以自读为主,讨论式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课前准备:1 .利用余时间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自我检查一下读书的速度和质量。2 .通过读出版说明和后记了解出版意图,掌握阅读线索。3 .根据阅读需要参阅附录的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点内容。4 .结合观看电视连续剧,将剧中的人
3、物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5 .一边读,一边摘录,加批注,写心得。一、导入新课有一位作家被罗曼?罗兰誉为“最罕见的道德、最纯洁的勇气的同义词”;有一部文学作品被视为“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这位作家就是前苏联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这部作品就是他的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简介: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工人家庭。初级教会小学毕业后,做过杂工。1919年进发电厂当司炉助手。同年乌克兰椰放,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1920年因重伤复员,进铁路工厂任助理电气技师。1923年至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
4、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疾,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病榻上创作了长篇小说铁钢是怎样炼成的(19321935)。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苏联文学中最卓越的英雄形象之一,具有崇高的革命品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不顾身的战斗和劳动。当他病不起的时候,仍然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坚持写作,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部作品早在1942年就由梅益成中文出版,保尔柯察金的形象鼓舞了我国青年读者。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加入苏联作家协会。1935年,苏联政府为了表彰他的文学功绩,授于他列宁勋章。从1934年起,他开始写作反映国内战争时期无产阶级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长篇小
5、说暴风雨里所诞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36年完成。同年12月22日病逝。除上述两部小说外,他还发表了大量有战斗性的政论和演说文章。三、整体感知检查整本书通读情况:1、必答题。(1)保尔因为什么离开了学校,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2)保尔第一次面临生命危险,是因为什么?最后是如何脱离危险的?(3)保尔和他的同志们为什么要修建一条通向森林的轻便铁路?(4)作者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2、抢答题。(1)说出书中除主人公保尔外至少5个人物的名字,并简单介绍他们的身份。(2)保尔的第一把武器是怎样得到的?(3)保尔的母亲大多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4)对创作小说的工作,保尔的家人和战友
6、分别持怎样的态度?内容提要: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和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遭受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莱在保尔家里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现在全世界都着火了,奴隶们起义了,他们要把旧世界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能够坚决斗争的弟兄。”朱赫莱的启发和教育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突然
7、,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保尔急着四处打听。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莱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到壕沟里,与朱赫莱一起逃跑了。但是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拼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觉地来到冬妮亚的花园门前。他纵身一跳,进了花园。冬妮亚喜欢保尔的“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保尔也觉得冬妮亚“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后来他们又有几次见面,慢慢地产生了爱情。保尔为了避难,便答应了冬妮亚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亚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
8、。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线,便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在这里他同样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投入各项艰苦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直接参加艰苦的体力劳动。在兴建窄轨铁路中,保尔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忱和忘我的劳动精神。保尔自从在冬妮亚家里与她告别后,只见过她两次面。第一次是他伤愈出院后,最后一次是在铁路工地上,保尔发现,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之间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了,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于是便分道扬镶。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并且入了党。但是,由于保尔在战争中受过多次重伤和暗伤,后来又生过几次重病,加之他
9、忘我的工作和劳动,平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体质越来越坏了。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严重的疾病终于把这个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束缚在病榻上。但保尔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的情况下,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他给自己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四、交流互动1、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什么?2、简单勾勒小说的情节线索。3、揭示小说标题的含义。4、揭示小说的主题思想。学法指导:阅读名著可以充分利用书的序言和导读,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明确:1、第一部主要以前苏联的国内战争为背景;
10、第二部主要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2、少年保尔的生活与反抗-战士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钢铁战士保尔与疾病顽强斗争。3、“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这“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4、这部小说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五、布置作业品读生命的意义这一篇章,用圈点勾画写批注的方法,赏析引发你感
11、触的语言文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分析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从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品位精彩片段。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复习导入:1、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什么?2、小说的情节线索。3、小说标题的含义。4、小说的主题思想。二、交流互动:学法指导: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把握人物性格。1、我喜欢保尔的勇敢、刚毅、顽强、机智、反抗精神、热情2、我不喜欢保尔的鲁蛮、急躁、对爱情的犹豫不决、不爱惜自己的健康3、揭示保尔精神的实质。三、合作探究:1、品读生命的意义这一篇章,用圈点勾画写批注的方法,赏析引发你感触的语言文字。全班交流。(1)筑路和生命的意义均选自(人名)的(篇名),作者用此做书名是因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