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关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的认识》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者:7****0 2022-06-11 09:14:17上传 DOC文件 118.50KB
《关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的认识》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关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的认识》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关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的认识》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关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的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的认识》毕业设计论文(1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关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的认识2013届 建设工程系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 学 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完成日期 2012年10月27日学生学号、姓名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毕业设计题目关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的认识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指导教师评语:答辩小组意见: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成绩: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评语及成绩毕业论文任务书题目关于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的认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1学生姓名所在系建设工程系导师姓名导师职称一、论文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实际应用中最普遍的结构形式之一。无论从材料应用来看还是从承重能力来看钢筋混凝

2、土结构,都不能不重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原理。正是钢筋与混凝土的通力合作,才实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普遍应用。本题的拟定主要考虑从钢筋受力、变形特点结合混凝土受力、变形特点的剖析,阐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耐久性。二、基本要求要独立思考,独立钻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能相互抄袭;要善于向有专长知识的技术人员,工人师傅和各种教师请教。从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以涉及未学过、不熟悉部分为理由而推委敷衍。学生均应参加总体方案的讨论及确定。按此规定的分配任务,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资料搜集到成果总结,再到撰写论文的过程。 在毕业设计中要注意培养踏实、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力求符合实

3、际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内容要全面,关键部分应有较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保证有自己的见解。图表(包括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参数、尺寸等)及设计数据符合有关标准的规范。三、主要技术指标1结合建筑结构的发展,点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2.钢筋受力及变形的特点;混凝土受力及变形的特点;3两种材料相结合的合理性及适用性;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是二者完美结合的综合反映;5从调整钢筋或者混凝土来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前景;6. 自己的结论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1建筑材料2钢筋混凝土结构3建筑结构 4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5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标准五、进度计划2012-9-20至2012

4、-9-28:下达任务书,收缴开题报告电子稿,并确认开题;2012-9-29至2012-11-28:论文书写过程;2012-11-29:论文收缴过程;教研室主任签字时间年 月 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的认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建工1班学生学号、姓名一、 文献综述混凝土结构约有150年的历史,与钢、木和砌体结构相比,由于他在物理力学性能、材料来源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有许多优点,所以发展速度很快,应用也最广泛。我国是采用混凝土结构最多的国家,在高层建筑和多层框架中大多采用混凝土结构。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建筑师高450m的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双塔大厦。我国最高的建

5、筑是高382m(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部分柱是型钢混凝土柱。高332m(80层)的广州中天广场是我过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轻质高强材料的使用,在大跨度、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二、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本文着重介绍钢筋与混凝土的性能,分别研究出钢筋和混凝土各自的使用性质,然后使钢筋与混凝土两种不同的建筑材料达到共同使用的最优使用性能并将该结构的应用深入到更广阔的领域。三、研究方案先熟悉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行能,然后从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受力过程出发,介绍了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过程及其影响粘结因素,以增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提高钢筋与混凝土构件的

6、受力性能,从而使工程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四、进度计划2012-9-20至2012-9-28:下达任务书,收缴开题报告电子稿,并确认开题;2012-9-29至2012-11-28:论文书写过;2012-11-29:论文收缴过程;指导教师签字时间年 月 日中文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高层建筑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在高层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物理、力学性能完全不同的建筑材料所组成。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强而抗拉能力却很弱,钢材的抗拉和抗压能力都很强。为了充分使用两种材料的性能以及降低造价,利用钢筋与混凝土有着几乎相同

7、度的线膨胀系数(混凝土为1.0X10-51.5X10-5-1,钢筋为1.2X10-5-1)、两者之间良好的的粘结力和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碱性环境包裹在钢筋外围使钢筋不易腐蚀三种特性把混凝土和钢筋这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使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在荷载作用下或温度变化时,两者能共同受力,协调变形,以满足工程结构的使用要求。关键字:钢筋 混凝土 粘结力 线性膨胀系数 共同工作目录前言11 钢筋工程21.1 钢筋概述21.2 钢筋的分类21.3 钢筋的力学性能21.3.1 抗拉性能21.3.2 冲击韧性31.3.3 耐疲劳性31.3.4 硬度42 混凝土工程42.1 混凝土概述

8、42.2 混凝土的分类42.3 混凝土的性能52.3.1 混凝土和易性52.3.2 混凝土强度52.3.3 混凝土变形性能52.3.4 混凝土耐久性63 钢筋与混凝凝土共同工作的原理及特点63.1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63.1.1 粘结力63.1.2 线性膨胀系数63.1.3 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73.2 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的特点74 总结与展望7参考文献9致谢10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前言1 对钢筋混凝土的认识混凝土是由水、细骨料、粗骨料和掺合剂等经搅拌、浇筑成型的一种人工石材。它是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混凝土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

9、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1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有: 取材容易,一般可以就地取材。 耐久性好和耐火性好。 可模性好,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浇成各种形状。 现浇及装配整体式好,因而有利于抗震抗暴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22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史钢筋混凝土是在19世纪中叶开始得到应用的,由于当时水泥和混凝土的质量都很差,同时设计计算理论尚未建立,所以发展比较缓慢。直到19世纪末,随着生产及建设的发展需要钢筋混凝土的试验工作、计算理论、材料及施工技术均得到

10、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 。3在工程应用方面,钢筋混凝土最初仅在最简单的结构物如拱、板等中使用,随着水泥和钢铁工业的发展混凝土和钢材的质量不断改进,强度逐步提高。20世纪20年代以后,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有了提高,出现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壳体空间结构,构件承载力开始按破坏阶段计算,计算理论开始考虑材料的塑性。420世纪50年代以后,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的出现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了飞速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泵送商品混凝土等工业化的生产结构,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5近20年来,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试验的深入,计算理论研究的发展,

11、材料及施工技术的改进,新型结构的开发研究,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已经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水利水电建筑和基础工程扩大到近海工程、海底建筑、地下建筑、核电站安全壳等领域,并已开始构思和实验用于月面建筑。随着轻质高强材料的使用,在大跨度、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61 钢筋工程1.1 钢筋概述钢筋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一部分,主要承受拉应力。按强度和变形性能分为软钢和硬钢,这里研究有明显流幅的软钢,原因在于当结构破坏时,钢筋受拉延长,在达到屈服强度时所能承受的拉应力会增大且有明显流幅,这时能明显发现构件破坏而停止使用。而且剩余的钢筋强度可作为安全储备。工程中常将钢筋进行冷加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600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