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全国考研复习资料#精选

《中国音乐史全国考研复习资料#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音乐史全国考研复习资料#精选(2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这些历史传说经过分析,有的能看出他们真实的一面,如 “葛天氏之乐”大都反映出葛天氏 处在原始蒙昧时期的思想精神状态, “伊耆氏”的“蜡辞”也是表达了对神的敬仰、祈求平 安,有的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首乐作品在后世还有留存,这说明这些作品确实存在。如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这四部作品在周代祭祀活动中还应用 着,并教习给国子。可以推测云门是黄帝氏族部落歌颂图腾的乐舞,咸池为名的乐舞则可能是尧氏族部落崇拜 “咸池”的原始乐舞。大夏是一部歌颂大禹治理洪水的功 绩的乐舞。瞽和巫:夏朝起瞽(盲人)担任的专职乐师,不仅要向天子进献乐曲,还要教诲天子, 巫,是古代祭祀活动中能以歌舞沟通鬼神的人都是
2、能歌善舞的人周代宫廷音乐大体可以分为六代之乐,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金类:钟、镈(bo二声)、铃、铙(nao)等 石类:磬(qing四声)土类: 埙(xun 一声)、缶(fou 三声)等 革类:鼓等丝类:琴、瑟、筝、筑等木类:柷(zhu四声)敔(yu)匏类:笙、竽等竹类:籥(yue四声)、篪(chi )、箫、笛等舌L:东汉王逸曾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上来分析“乱”,认为这是一段具有总结性特点的段落,舌L在楚辞音乐中,则是全首乐曲里最后的高潮段落。筝筑:筝是当时秦国的代表乐器,是一种传统弹弦乐器 ,古书记载状似瑟而大,头按 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演奏方法一手持筑,一手持竹敲击。是中国最早的弓弦
3、乐器。三分损益法:是我国最早有关乐律理论和科学的计算方法,也即五度相生律。周代正式 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其振动长度来进行音阶和十二律吕的相生,最早记述这一理 论的是管子一书4 / 20相和歌与相和大曲的艺术特点碣石调.幽兰是由南朝末丘明所传的一首古琴曲,又是一首汉代相和大曲,为古琴 减字谱的前身,此曲借深山幽谷的兰花,抒发文人隐士的清高思想。原先应是一首碣石篇 音乐填上“幽兰”题材内容文字的声乐作品,以后才演变成琴曲碣石调幽兰这份乐谱是唐代抄本,保留了较早的古琴音乐艺术特点。简述清商乐的来源及其艺术特点“清商” 一词初见于韩非子十过,是一首琴曲曲名。后来文人多把它比喻为美妙 的音乐,东
4、晋以后汉魏时期的音乐也迁移到了南方,它们和江南的民间音乐一起,被统称为“清商乐”。南朝清商乐发展的历史中,影响最大的是长江流域的 “吴歌”和“西曲”。清 商乐的形式结构略同相和诸曲,其宫调系统亦与想和诸曲相同,并称“三调”。其风格一般都较纤柔绮丽,但也有许多确实具有清新自然之美简述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简述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主要思想内容2、他认为人的情感是人 “心”受到外界客观事物影响的一种反映,具体地说是受政治影响 的结果。著名琴人:钟仪、师旷、师曹、伯牙、瓠(hu 一声)巴、雍门周等儒家音乐思想后来在乐记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 墨家音乐思想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曲大胡笳和小
5、胡笳实是从相和歌“但曲”演变而来。唐代大胡笳的音乐基本情调和蔡文姬悲愤诗很相近,今天传世 琴歌胡笳十八拍,音乐哀婉动人,词与曲融为一体,是一首优秀的古代琴歌,小胡笳 的音乐被后人理解为蔡文姬叙述自己的身世,全曲分三大部分。坐、立部伎是原是指坐着和站着两种不同演奏的方式,而十部乐之后坐、立部伎,有一 定的曲目及其表演规范,是一种特殊的乐部,相对而言坐部伎坐在堂上演奏、立部伎站在堂 下演奏,技艺稍次一等坐、立伎在 “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清乐音阶4567123俗乐音阶 7123456减字谱:继古琴文字谱以后,在隋唐时期渐渐出现了一种简化文字谱的古琴记谱法,即 减字谱。它把左手的按弦位置和右手的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