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3 不懂就要问 教学设计

上传者:学****店 2022-07-26 10:23:05上传 DOCX文件 2.25MB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3 不懂就要问 教学设计_第1页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3 不懂就要问 教学设计_第2页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3 不懂就要问 教学设计_第3页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3 不懂就要问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3 不懂就要问 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部编版3* 不懂就要问 【课前解析】本课是本套教材编排的第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默读的根底上,主动思考、提问和交流,充分发表个人见解。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根本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关注题目:本课的题目是课文的高度概括,文章围绕“不懂就要问展开了具体的描写。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围绕“学文学问不懂就要问。这个关键句,揭示了“不懂就要问的道理,给学生以启发。 第一局部一至三自然段:讲述了“问的起因是少年孙中山不懂书中的意思,壮胆向先生提问,吓呆其他同学。 第二局部四至七自然段:讲述了“问的经过:先生检查完孙中

2、山的背诵后,向学生讲解这段话的意思。 第三局部八至九自然段:讲述了“问的结果:通过孙中山和同学之间的问答,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关注语言:文章语言平实,贴近学习生活。如“私塾“戒尺“挨打,以及描写课堂上学生读书的词语,如“咿咿呀呀“摇头晃脑,几个词语学生可能感觉陌生,可适当补充时代背景予以理解。其中孙中山的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语言通俗,却又蕴含着道理,具有新鲜感。关注能力:1.简单表达对课文故事的看法,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我的能力;2.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诵、例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

3、学习的根本要求。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情的看法。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教学难点】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结合诘境学习生字新词,根据字义确定多音字读音。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特点,再进一步关注关键笔画,正确标准地写好汉字。词句理解方面,主要采用问题引导方式,少教多学,让学生自主探究,抓住“有趣的句子,尝试找出句子的“新鲜感!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提示、课后泡泡,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根本要求,自主默读、思考、提问,并积极与人交流看法,完成学习任务

4、,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名人名言 引发兴趣1.教师新课导入: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它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孙中山儿时“不知为不知的小故事。课件出示1、2:课件出示2:展示孙中山人物介绍。2.教师过渡:同学们,看完孙中山的介绍,是不是感觉他很厉害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小时候的故事吧!课件出示3:3.板书并齐读课题:3 不懂就要问设计意图:通过名人名言,吸引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孙中山儿时故事的兴趣,为以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

5、、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一遍。课件出示4:2.学习生字词。教师过渡: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识记得如何呢?来吧,牛刀小试一下。(1) 我会认 正字音:出示生字,自读两遍,再指名读。 辨字形:从字形上进行区分,比拟记忆。课件出示5、6: 组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7:多音字:背、圈。课件出示8、9:连一连,解词语。课件出示10、11:设计意图:先潜移默化的解决新词问题,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为理解课文打下根底,扫清障碍。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课件出示12:预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3017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