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合法性分析

《第4章合法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合法性分析(3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第4章章 合法性分析合法性分析主要内容主要内容4.1 制度环境制度环境4.2 企业合法性及合法性管理企业合法性及合法性管理4.3 合法性视角下的战略选择合法性视角下的战略选择案例:降落伞质检问题 “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同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的真实故事。当时,降落伞的安全性能不够。在厂商的努力下,合格率已经提升到999,军方要求产品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对此,厂商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再改进,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他们一再强调,任何产品也不可能达到绝对的100合格,除非奇迹出现。 不妨想想,99 9的合格率,就意味着每千个伞兵中,会有一个人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在跳伞中送
2、命,这显然会影响伞兵们战前的士气。 后来,军方改变检查产品质量的方法,决定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机上跳下。这个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立刻变为零。 一开始厂商们还老是强调难处,为什么后来制度一改厂商们再也不讨价还价,“乖乖的”自动地绞尽脑汁做好产品呢?主要原因在于前一种制度还没有最大限度地涉及厂商们的自身利益,以致厂商们对千分之一的不合格率感受不深,甚至认为这是正常的,对伞兵们每一千人必死一个现象表现漠然,毫无人道主义同情。后来制度一改让老板们自己先当一回“伞兵”,先体验一下这成为“千分之一”的感受,结果产品品质史上的奇迹产生了。相信这
3、一定是老板们“夜不能寝”、废寝忘食”的结果。4.1 制度环境制度环境4.1.1 制度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制度制度是人类社会构建出来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 诺斯(D. Noth):“决定人们相互之间关系的人为约束”。 斯科特:“受规则、规范和认知体系制约的结构和活动,这些结构与活动使社会趋于稳定,使社会行为产生意义。”制度的类型制度的类型正式程度(诺斯,正式程度(诺斯,1990)示例示例支撑的支柱(斯支撑的支柱(斯科特,科特,1995)正式制度正式制度 法律法律 规章规章 规则规则 管制的(强制的管制的(强制的)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规范规范 文化文化 伦理道德伦理道德 可规范的可规范的
4、可认知的可认知的制度的构成要素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制要素:对活动的规则设计、监督和奖惩;2.规范要素:包括价值观和规范;3.认知要素:关于某类事情的共同理解;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制度安排就是管束特定行动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制度结构,指的是某一特定对象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 制度的特征(一)制度安排的特征(二)制度结构的特征(一)制度安排的特征 就单项制度安排而言,其主要特征有:强制性、外部性、公共性、有界性、利益性、明晰性或模糊性等。1.强制性 制度的强制性是指不论行为主体愿意与否都必须遵守制度。 一项具体制度安排通常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角色规定、行为规定、度量标准和奖惩措施。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