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水土保持初步设计编写提纲

上传者:na****g 2022-07-06 14:52:37上传 DOCX文件 65.76KB
水土保持初步设计编写提纲_第1页 水土保持初步设计编写提纲_第2页 水土保持初步设计编写提纲_第3页

《水土保持初步设计编写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初步设计编写提纲(2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编写提纲1 综合说明按第二至第十章的编写顺序,每一章为一节,总结各章的主要内容及结论。1.1 阐述项目来源,工程地理位置、建设任务、设计工作过程等。1.2 简述工程确定的主要目标,包括水土流失治理目标、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简述工程建设任务与规模。1.3 简述工程区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情况等。1.4 简述工程总体布置,以及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封育治理等措施数量。1.5 简述工程设计的依据、深度。1.6 简述工程施工条件及进度安排。1.7 简述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管理模式。1.8 简述投资概算的编制原则及依据、工程静态总投资、总投资和分年度投资

2、以及资金筹措方案1.9 简述效益分析结果。附表( 1)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2 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2.1 项目背景主要说明项目的来源,是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哪个部门批复的,批复意见如何。2.2 建设任务、目标和规模2.2.1 建设任务首先根据上阶段有关批复文件,结合工程区实际情况, 复核并明确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河入库(湖)泥沙;蓄水保土,保护耕地资源,促进粮食增产;涵养水源,控制面源污染,维护饮水安全;防治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等,减轻山地灾害;防治风蚀,减轻风沙灾害;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2.2 建设目标以工程区为单元,拟定

3、到设计水平年工程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 1)水土流失治理目标,包括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面积等。( 2)生态环境改善目标,主要是林草覆盖率。( 3)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包括人均基本农田、人均粮食占有量、土地利用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2.2.3 建设规模根据建设任务、目标、水土流失状况、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要求等,论证项目建设规模,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和水土保持单项工程规模。2.3 工程设计依据与说明主要介绍措施设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同时简单说明数据来源,调查勘测的技术方法和内业设计的主要方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说明选定工程布置、树种草种、施工技术等工程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

4、。3 基本情况工程区指一个小于50km2的完整集水区,或由部分或多个集水区组成的片区。3.1 自然概况3.1.1 主要概述工程区的地理位置及经纬度、流域面积、流域形状,所属地貌类型区,海拔高程,相对高差等。3.1.2 地质、地貌地质主要说明工程区地质构造、地表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情况,重要单项工程的基础地质情况等。地貌主要说明工程区主要地貌单元及分布。小流域的特征与形态,主要包括小流域的面积、流域平均长度、流域平均宽度、流域形状系数、沟道比降、沟谷裂度、沟壑密度、地面坡度组成等。3.1.3 气象、水文气象主要说明工程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最小年降水量,降水年内分布;多年平均蒸发量,年平

5、均气温,不小于10的年活动积温,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风速,主害风风向,大风日数。水文主要简述工程区所属流域、水系,地表径流量,年径流系数,年内分配情况,含沙量,地下水位等水文状况。水土保持单项工程根据需要说明洪水径流系列。3.1.4 土壤、植被土壤主要说明工程区地面组成物质、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厚度、土壤养分含量;对水土保持单项工程,根据工程需要,调查说明土壤物理及土力学相应指标、有机质含量等要素。植被主要说明工程区主要植被类型、林分郁闭度、草灌覆盖度和主要树种草种。3.1.5 根据工程需要,可补充说明工程区的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情况。3.2 社会

6、经济情况阐述工程区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农业人口、劳力总数等情况;调查说明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农村经济状况,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林牧渔产业结构、人均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情况;简述工程区交通路网、水利设施现状,包括数量、容量或长度、运行情况等。3.3 水土流失状况调查并明确工程区水土流失类型、土壤侵蚀模数、年土壤侵蚀总量、强度分布,以及有关山地灾害情况,分析说明造成工程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及水土流失对当地及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3.4 水土流失防治情况简述工程区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分布、面积、保存情况、防治效果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等情况

7、,分析总结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3.5 附图附表3.5.1 附图( 1)工程区地理位置图( 2)工程区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现状图3)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图3.5.2附表1)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2)工程区地面坡度组成表 3)工程区坡耕地坡度组成表 4)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表4 工程总体布置4.1 土地利用调整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征求群众意见,确定土地利用调整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说明调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列表对比现状和治理期末的土地利用变化。4.2 工程总体布置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工程总体布局,结合调查的工程区基本情况,工程总体布

8、置所遵循的原则有:(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 2) 植物与工程相结合,控制性工程与一般工程相结合,治理与封育结合的原则。( 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4)植物措施与当地产业发展相结合,着力于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5) 水土保持工程与小型水利工程或其它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如节柴灶、沼气池、小水电等。( 6)水土保持工程与农村基础施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根据工程区工程总体布置的原则,进行工程措施布局。( 1)在小班调查与勾绘的基础上,明确各小班的面积、地面坡度、土地利

9、用状况,分别布置工程、林草、封禁治理等措施。( 2)工程措施在调查勘测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论证,选定位址,确定工程措施的位置和数量,做出平面布置。( 3)林草和封育治理措施在调查的基础上,明确其生态防护和生产功能,划定 林种类型和人工草地类型及选定树种草种,并落实到小班。4.3 附图附表4.3.1 附图( 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图4.3.2 附表( 1)工程区土地利用调整情况表(2)工程区小班现状表(3)工程区林草治理措施设计表( 4)工程措施设计表(5)工程区水土保持措施汇总表5 工程设计5.1 工程措施5.1.1 梯田工程( 1)结合田间道路、蓄灌设施(水窖、蓄水池、灌溉渠道等)、截排水沟

10、等确定梯田区的布设。( 2)根据划定的修筑梯田小班(地块)的面积、土壤(主要是厚度)、地形(主要是坡度)、建筑材料来源等情况,选定梯田的型式,确定田块布置。( 3)确定梯田的设计标准、断面尺寸。( 4)需进行田坎防护利用的,选定树种草种,并进行措施设计。( 5) 需要进行机耕道或田间道路整治的还应明确道路布置,确定路面宽度、结构型式,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5.1.2 淤地坝工程( 1) 50万立方米库容以下的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规定设计,纳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坝系工程应复核建坝密度、数量、 位置, 明确建坝顺序和布设方式。( 2)按相应规范进行坝体设计,应计算并确定建筑物断面尺寸、基础处理等

11、。治沟骨干工程设计应单列附件。5.1.3 沟头防护和谷坊工程( 1)沟头防护和谷坊工程应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规定设计,确定沟头防护工程的设计标准、型式、位址及断面尺寸。(2)查勘沟道比降,绘制纵断面图,在查明沟道地形、洪水等情况的基础上,明确谷坊的设计标准,确定谷坊数量、位址及断面尺寸。5.1.4 小型拦蓄引排水工程( 1)小型蓄引排水工程包括截水沟、排水沟、水窖、蓄水池、塘坝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型蓄引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型式、位置及断面尺寸。( 2)塘坝设计参照小型水利工程有关标准执行。( 3)引水灌溉工程设计应按农田水利工程的有关规范执行。(4) 小型蓄水工程涉及人畜饮水的应查明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8637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