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导线测量



《第2节导线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导线测量(3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二节 导线测量一 、导线知识介绍(一) 概述 1. 导线:控制点间若干条直线构成的折线。 相关的名词含义:导线边、转折角、连接角(又称定向角)。 2. 导线观测要素:边长、转折角(左角或右角) 3. 优点:点位布置灵活,选择相邻通视点方便,观测过程简单,计算方便。 ABCDP1P2P312345转折角连接角导线边导线形式及相关名词的含义(二)布网形式(单一导线及导线网) 1. 附合导线 2. 闭合导线 3. 支导线 4. 导线网 4.1 单结点导线网 4.2多结点导线网附 合 导 线ABCDP1P2P312345闭 合 导 线BAP1P2P3P40支 导 线ABP1P2P3一 个 结 点 的
2、 导 线 网ABCDEFGHP0P3P2P1P4结点多 结 点 导 线 网 结点结点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一)选点、埋石 注意:通视好,便于测角、量边; 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和安置仪器; 视野开阔,便于测图; 导线各边大致相等,减少调焦误差; 导线点有足够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如果要求保存时间长,要埋设标石,必要时要求绘点之记;(二)导线量边和测角1. 量边:钢尺量边;测距仪测距等。 * 钢尺测距注意:尺长、温度、倾斜及悬线改正。2. 测角:单角采用测回法; 转折角一般测前进方向左角,闭合导线测内角。常规大面积控制(大于10平方公里): 1)地面元素归算到椭球面 2)椭球面
3、投影到高斯平面3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工作的指南规范; 实习过程参阅配套习题及实验实验八,完成表格2-7中主要记录部分。四、三联脚架法导线测量观测1 原因: 1. 1 减弱仪器和觇标之间各自所对点不一致产生的误差; 1.2 用光学对中器对中代替棱镜杆可以减弱目标偏心所产生的误差; 1.3 节省安置时间;提高工效; 1.4 可以提高测角和量距精度;2. 过程说明 实质:每个点上只进行了一次对点。 仪器安置说明:全全 站站 仪仪 测测 距距 用用 的的 棱棱 镜镜基基 座座 的的 装装 卸卸三 联 脚 架 法 过 程 示 意 图五、导线测量的近似平差 1. 支导线点坐标的计算 过程:方位角坐标增量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