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oc
上传者:妙玉
2022-06-25 14:31:17上传
DOC文件
16 KB
院前急救护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究院前急救护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6月抽选该院接收的30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依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各15例。组间患者均接受院前急救,其中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组间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与低血糖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组间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明显改善,研究组血糖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患者经院前急救后,意识均在20 min内得以清醒,并安全送至院内,均未出现低血糖并发症与后遗症。结论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优质护理,可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应救治,提升其日后血糖控制有效性,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充足时间,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院前急救;优质护理;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4(a)-0101-02
糖尿病为慢性、代谢性系统疾病,主要特点为血糖升高,临床症状表现为消瘦、多饮、多尿、多食等[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药物使用不正确或饮食不当易产生低血糖症状,低血糖的产生,患者将会出现全身盗汗、意识模糊,认知障碍,严重者会出现昏迷[2-3],多次重复发生低血糖昏迷,将会导致患者脑功能受到一定损害,严重时会对患者生命构成一定威胁[4]。院前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一般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因此,选择该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可知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该院接收的3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代表,患者均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将其依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1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1岁,中位年龄(63.52±2.13)岁;糖尿病病程时间最长11年,最短时间1年,平均病程(6.31±1.07)年。参照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40岁,中位年龄(62.95±1.89)岁;糖尿病病程时间最长12年,最短时间2年,平均病程(7.05±0.98)年。组间患者病情均为2型糖尿病,昏迷原因为饮食量过少,服用降糖药物量过大或胰岛素注射量过大,经现场急救后,20 min内所有患者均得以苏醒,并送至医院实施后续治疗。比较组间患者各项基线信息,经统计学分析得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其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急救方法 组间患者均给予院前急救,主要表现为:①急救人员在接收到求助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在此过程中,及时与求助者建立联系,了解患者以往疾病史、目前患者状态,在昏迷前是否服用降糖药物,进食情况如何,掌握患者基本信息,以做好急救相应准备,在保证保全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②到达现场后,首先要保证患者呼吸
[摘要] 目的 探究院前急救护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6月抽选该院接收的30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依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各15例。组间患者均接受院前急救,其中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组间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与低血糖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组间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明显改善,研究组血糖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患者经院前急救后,意识均在20 min内得以清醒,并安全送至院内,均未出现低血糖并发症与后遗症。结论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优质护理,可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应救治,提升其日后血糖控制有效性,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充足时间,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院前急救;优质护理;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4(a)-0101-02
糖尿病为慢性、代谢性系统疾病,主要特点为血糖升高,临床症状表现为消瘦、多饮、多尿、多食等[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药物使用不正确或饮食不当易产生低血糖症状,低血糖的产生,患者将会出现全身盗汗、意识模糊,认知障碍,严重者会出现昏迷[2-3],多次重复发生低血糖昏迷,将会导致患者脑功能受到一定损害,严重时会对患者生命构成一定威胁[4]。院前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一般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因此,选择该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可知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该院接收的3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代表,患者均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将其依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1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1岁,中位年龄(63.52±2.13)岁;糖尿病病程时间最长11年,最短时间1年,平均病程(6.31±1.07)年。参照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40岁,中位年龄(62.95±1.89)岁;糖尿病病程时间最长12年,最短时间2年,平均病程(7.05±0.98)年。组间患者病情均为2型糖尿病,昏迷原因为饮食量过少,服用降糖药物量过大或胰岛素注射量过大,经现场急救后,20 min内所有患者均得以苏醒,并送至医院实施后续治疗。比较组间患者各项基线信息,经统计学分析得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其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急救方法 组间患者均给予院前急救,主要表现为:①急救人员在接收到求助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在此过程中,及时与求助者建立联系,了解患者以往疾病史、目前患者状态,在昏迷前是否服用降糖药物,进食情况如何,掌握患者基本信息,以做好急救相应准备,在保证保全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②到达现场后,首先要保证患者呼吸
院前急救护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