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火电企业转型发展的创新实践.docx
上传者:xiaobaizhua
2022-07-20 19:05:13上传
DOCX文件
13 KB
新常态下火电企业转型发展的创新实践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动力机制、调 控方式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承担着保障国 家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崇高使命,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息息相关。随着能源的不断利用,各火电企业面临着一个全新经营环境的挑 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火电企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步 伐,是不断提升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首 先分析现状,阐述了当前东北区域火电自身需要转型的迫切性。然后,在对国家 宏观政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围绕未来东北区域火电企业怎样实施热电联产转 型发展,怎样从单一火电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发展及怎样利用检修资源开辟电 力市场检修等三种方式,对东北区域火电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路径 进行了探索及研究。 关键词:新常态;火电企业;转型发展;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电力市场检修; 竞争能力
一、东北区域火电企业需要转型的迫切性分析
综合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目前,东北区域火电企业总体的综合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表现在一方面,由于东北区 域内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老机组的存在,导致火电机组总体煤耗还较低。另一方面,火电企业 对资源价值意识比较淡薄,没能正确认识到余热、余压等资源的价值,从而没有真正做到对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汽、热水等资源的充分利用,导致东北区域火电企业的总体生产效率处 于一个较低水平。
区域内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十一五”期间东北区域火电装机增长过猛,但全社会用电量增幅较小,能源消费水平较 低,由此造成吉林省乃至东北区域当前电力严重过剩,且短期内缓解难度较大。随着中国经 济进入新常态,拥有经济风向标之称的社会用电量开始变得供大于求。在全国电力供过于求 的情况下,为了增加设备利用小时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不同发电企业之间正展开激烈的 角逐,试图争取到更多的用电市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市场高度竞争,电价 结构发生变化,火电企业盈利水平严重下降。
新常态下火电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面临深入调整, 以往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将转向创新驱动。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我国电力能源产业 发展带来新挑战。目前在能源转换、利用效率方面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电力供应侧,我国火 电能效利用率最高仅为 44%左右,新能源产业中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自 主创新能力不足,与电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适应。电力消费侧,节能意识不强,消 费终端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单位能耗产出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何适应能源革命要求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今后电力能源产业必须突破的重要瓶颈。
二、国家相关政策分析
1. 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 -2020 )
2014 年 6 月 7 日,国家能源局研究拟订了《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 2020)》。该计划明确在2014-2020 年,国家将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着力优化能 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 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 能、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动力机制、调 控方式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承担着保障国 家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崇高使命,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息息相关。随着能源的不断利用,各火电企业面临着一个全新经营环境的挑 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火电企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步 伐,是不断提升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首 先分析现状,阐述了当前东北区域火电自身需要转型的迫切性。然后,在对国家 宏观政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围绕未来东北区域火电企业怎样实施热电联产转 型发展,怎样从单一火电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发展及怎样利用检修资源开辟电 力市场检修等三种方式,对东北区域火电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路径 进行了探索及研究。 关键词:新常态;火电企业;转型发展;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电力市场检修; 竞争能力
一、东北区域火电企业需要转型的迫切性分析
综合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目前,东北区域火电企业总体的综合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表现在一方面,由于东北区 域内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老机组的存在,导致火电机组总体煤耗还较低。另一方面,火电企业 对资源价值意识比较淡薄,没能正确认识到余热、余压等资源的价值,从而没有真正做到对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汽、热水等资源的充分利用,导致东北区域火电企业的总体生产效率处 于一个较低水平。
区域内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十一五”期间东北区域火电装机增长过猛,但全社会用电量增幅较小,能源消费水平较 低,由此造成吉林省乃至东北区域当前电力严重过剩,且短期内缓解难度较大。随着中国经 济进入新常态,拥有经济风向标之称的社会用电量开始变得供大于求。在全国电力供过于求 的情况下,为了增加设备利用小时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不同发电企业之间正展开激烈的 角逐,试图争取到更多的用电市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市场高度竞争,电价 结构发生变化,火电企业盈利水平严重下降。
新常态下火电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面临深入调整, 以往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将转向创新驱动。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我国电力能源产业 发展带来新挑战。目前在能源转换、利用效率方面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电力供应侧,我国火 电能效利用率最高仅为 44%左右,新能源产业中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自 主创新能力不足,与电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适应。电力消费侧,节能意识不强,消 费终端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单位能耗产出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何适应能源革命要求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今后电力能源产业必须突破的重要瓶颈。
二、国家相关政策分析
1. 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 -2020 )
2014 年 6 月 7 日,国家能源局研究拟订了《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 2020)》。该计划明确在2014-2020 年,国家将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着力优化能 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 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 能、
新常态下火电企业转型发展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