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商业银行的兼并与收购.ppt
上传者:我是药神
2022-07-20 16:43:09上传
PPT文件
889 KB
第10章商业银行的兼并与收购
新的东京三菱联合银行是由东京三菱银行和日本联合银行合并组成,这两家此前分别是日本国内的第三和第四大银行。针对日联银行的兼并,东京三菱银行和另一日本银行业巨头——三井住友银行展开了激烈争夺,最终凭借着自身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东京三菱最终如愿。2005年2月18日,东京三菱金融集团与日联财团正式签署了合并协议,宣布将组建“三菱UFJ金融集团”,简称MUFG。
新成立的三菱东京联合银行拥有总资产190万亿日元(约合1.6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花旗金融集团的138万亿日元,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账户数量达到4000万个,存款余额为100万亿日元。三菱联合金融控股集团则希望借助新银行的强大实力,在2008财年实现净利润1.1万亿日元,市值跻身全球五大金融集团之列。合并后的金融集团将与瑞穗金融控股集团、三井住友金融控股集团在日本金融业形成三足鼎立。
导致日本这两大金融机构走向合并最根本的原因是日联控股不良债权居高不下,连年出现巨额赤字,经营陷入危机。日联控股于2001年4月由东海银行与三和银行合并以来,经营状况一直没有好转。截至2004年3月,该集团不良债权高达约4万亿日元。大量不良债权致使该集团连年出现巨额赤字,2003会计年度的赤字总额达到4000亿日元。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
2.收购(Acquisition,或称Takeover)
指收购方通过获得目标公司的控股权来接管目标公司。一般而言,获得50%以上的股权即被认定获得了控股权,因为50%以上的股权意味着半数以上的表决权。收购成功后,收购方继续存在,保持其法人资格,而被收购方不再具备法人资格独立存在。在一般情况下,由处于优势地位、实力雄厚的银行充任收购方,即猎手银行,吃进另一个(或几个)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猎物银行。
收购的合计处理方法适用买受法。
(二)兼并和收购会计处理的比较
兼并所适用的权益联营法和收购所适用的买受法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对即期收益的影响
2.重构资产的能力
3.对合并附属成本的处理
4.对净收益的影响
5.对控股权和每股收益(EPS)的影响
三、银行业并购浪潮和发展趋势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次浪潮
2、20世纪20年代的第二次浪潮
3、20世纪50-60年代的第三次浪潮
4、20世纪70-80年代的第四次浪潮
5、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的第五次浪潮
第五次并购浪潮的主要特征:
第一,并购主体由过去的弱弱联合和以强吞弱转向以强强合并为主流。
第二,并购形式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横向并购向混合并购转化。
第三,跨国并购蓬勃兴起,并购的跨度不断扩大。
第四,新兴国家银行并购成为银行并购新的风景线。
第五,政府对银行并购的推动作用逐步加强。
第六,并购规模日益增加,超级银行不断出现。
案例2 J.P摩根大通公司的诞生
(一)案情
截至1999年来,大通的资产总额达4061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三大银行,同年全球500强排名第23位。大通公司的战略目标是致力于改善资本回报率、资产利润率和成本收益比等指标,拟通过收购高市盈率公司来提升自身股票的市场价值。
2000年,J. P摩根全球银行排名第五,在美国的股票承销业务排名第七。摩根的战略是改变自己在华尔街贵族银行的身份,拟通过与银行的合并,依靠银行完善的服务网络,增加客户资源,改善客户群结构。
大通与摩根优势互补。大通的优势是有众多的分支机构、丰富的客户源、充足的资本金和成熟的批发业务,劣势是市场价值较低、投资银行业务欠发达、非利息收入较低以及欧洲和亚洲市场有待开发。摩根的优势是有极强的国际批发业务、成熟的投资银行技能、广泛的欧洲和亚洲业 务以及较高的市 场价值,劣势是 分支机构和客户 群结构局限。
新的东京三菱联合银行是由东京三菱银行和日本联合银行合并组成,这两家此前分别是日本国内的第三和第四大银行。针对日联银行的兼并,东京三菱银行和另一日本银行业巨头——三井住友银行展开了激烈争夺,最终凭借着自身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东京三菱最终如愿。2005年2月18日,东京三菱金融集团与日联财团正式签署了合并协议,宣布将组建“三菱UFJ金融集团”,简称MUFG。
新成立的三菱东京联合银行拥有总资产190万亿日元(约合1.6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花旗金融集团的138万亿日元,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账户数量达到4000万个,存款余额为100万亿日元。三菱联合金融控股集团则希望借助新银行的强大实力,在2008财年实现净利润1.1万亿日元,市值跻身全球五大金融集团之列。合并后的金融集团将与瑞穗金融控股集团、三井住友金融控股集团在日本金融业形成三足鼎立。
导致日本这两大金融机构走向合并最根本的原因是日联控股不良债权居高不下,连年出现巨额赤字,经营陷入危机。日联控股于2001年4月由东海银行与三和银行合并以来,经营状况一直没有好转。截至2004年3月,该集团不良债权高达约4万亿日元。大量不良债权致使该集团连年出现巨额赤字,2003会计年度的赤字总额达到4000亿日元。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
2.收购(Acquisition,或称Takeover)
指收购方通过获得目标公司的控股权来接管目标公司。一般而言,获得50%以上的股权即被认定获得了控股权,因为50%以上的股权意味着半数以上的表决权。收购成功后,收购方继续存在,保持其法人资格,而被收购方不再具备法人资格独立存在。在一般情况下,由处于优势地位、实力雄厚的银行充任收购方,即猎手银行,吃进另一个(或几个)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猎物银行。
收购的合计处理方法适用买受法。
(二)兼并和收购会计处理的比较
兼并所适用的权益联营法和收购所适用的买受法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对即期收益的影响
2.重构资产的能力
3.对合并附属成本的处理
4.对净收益的影响
5.对控股权和每股收益(EPS)的影响
三、银行业并购浪潮和发展趋势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次浪潮
2、20世纪20年代的第二次浪潮
3、20世纪50-60年代的第三次浪潮
4、20世纪70-80年代的第四次浪潮
5、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的第五次浪潮
第五次并购浪潮的主要特征:
第一,并购主体由过去的弱弱联合和以强吞弱转向以强强合并为主流。
第二,并购形式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横向并购向混合并购转化。
第三,跨国并购蓬勃兴起,并购的跨度不断扩大。
第四,新兴国家银行并购成为银行并购新的风景线。
第五,政府对银行并购的推动作用逐步加强。
第六,并购规模日益增加,超级银行不断出现。
案例2 J.P摩根大通公司的诞生
(一)案情
截至1999年来,大通的资产总额达4061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三大银行,同年全球500强排名第23位。大通公司的战略目标是致力于改善资本回报率、资产利润率和成本收益比等指标,拟通过收购高市盈率公司来提升自身股票的市场价值。
2000年,J. P摩根全球银行排名第五,在美国的股票承销业务排名第七。摩根的战略是改变自己在华尔街贵族银行的身份,拟通过与银行的合并,依靠银行完善的服务网络,增加客户资源,改善客户群结构。
大通与摩根优势互补。大通的优势是有众多的分支机构、丰富的客户源、充足的资本金和成熟的批发业务,劣势是市场价值较低、投资银行业务欠发达、非利息收入较低以及欧洲和亚洲市场有待开发。摩根的优势是有极强的国际批发业务、成熟的投资银行技能、广泛的欧洲和亚洲业 务以及较高的市 场价值,劣势是 分支机构和客户 群结构局限。
第10章商业银行的兼并与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