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巧计算.docx
上传者:大笑大甜
2022-06-15 00:00:17上传
DOCX文件
26 KB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于秀坤
一、利用矩形对角线的性质计算
例 1
如图 1,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O,点 E 是 A
D
BC 的中点.若∠ OBC= 25°,则∠ BOE=
.
O
剖析: 易知△ OBC 为等腰三角形 ,从而可求出∠ BOC,从而依据
C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求∠ BOE.
B
E
解: 在矩形 ABCD 中, BO= OC,因此∠ OBC=∠ OCB =25°.
图 1
因此∠ BOC= 130°.
在等腰△ OBC 中,点 E 是 BC 的中点,因此∠ BOE =∠ COE= 65°.
二、利用菱形对角线的性质计算
例 2
如图 2,菱形 ABCD 中,∠ ADC= 140°,CF ⊥ DB ,则∠ DFC
D
=
.
剖析: 由菱形的对角线均分一组对角,可求出∠
FDC ,从而利
F
C
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可求∠DFC .
A
C
解:在 菱形 ABCD 中,∠ ADC = 140°,因此∠ FDC = 1 ∠ADC
2
70°.在 Rt△DFC 中,∠ DFC = 90°-∠ FDC =20°.三、利用正方形对角线的性质计算
例 3 如图 3,在正方形 ABCD 中, P 为对角线 BD 上一点, BE ⊥PC,垂足
为 E, AP= 3,BE= 4,则△ BPC 的面积是 .
剖析: 依据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垂直均分,知 PC= AP= 3,从而
易求△ BPC 的面积.
解: 连结 AC,由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因此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互垂
直均分.因此 PC= AP= 3,因此 S△BPC = 1 PC· BE= 1 × 3× 4= 6.
B
图 2
A D P
E
B C
图 3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2
2
D
A
例 4
如图 4,点 E 是正方形 ABCD 对角线 AC 上一点, EF ⊥AB ,
EG⊥BC,垂足分别为 F、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于秀坤
一、利用矩形对角线的性质计算
例 1
如图 1,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O,点 E 是 A
D
BC 的中点.若∠ OBC= 25°,则∠ BOE=
.
O
剖析: 易知△ OBC 为等腰三角形 ,从而可求出∠ BOC,从而依据
C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求∠ BOE.
B
E
解: 在矩形 ABCD 中, BO= OC,因此∠ OBC=∠ OCB =25°.
图 1
因此∠ BOC= 130°.
在等腰△ OBC 中,点 E 是 BC 的中点,因此∠ BOE =∠ COE= 65°.
二、利用菱形对角线的性质计算
例 2
如图 2,菱形 ABCD 中,∠ ADC= 140°,CF ⊥ DB ,则∠ DFC
D
=
.
剖析: 由菱形的对角线均分一组对角,可求出∠
FDC ,从而利
F
C
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可求∠DFC .
A
C
解:在 菱形 ABCD 中,∠ ADC = 140°,因此∠ FDC = 1 ∠ADC
2
70°.在 Rt△DFC 中,∠ DFC = 90°-∠ FDC =20°.三、利用正方形对角线的性质计算
例 3 如图 3,在正方形 ABCD 中, P 为对角线 BD 上一点, BE ⊥PC,垂足
为 E, AP= 3,BE= 4,则△ BPC 的面积是 .
剖析: 依据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垂直均分,知 PC= AP= 3,从而
易求△ BPC 的面积.
解: 连结 AC,由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因此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互垂
直均分.因此 PC= AP= 3,因此 S△BPC = 1 PC· BE= 1 × 3× 4= 6.
B
图 2
A D P
E
B C
图 3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妙策算
2
2
D
A
例 4
如图 4,点 E 是正方形 ABCD 对角线 AC 上一点, EF ⊥AB ,
EG⊥BC,垂足分别为 F、
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巧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