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贺雪峰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docx

上传者:圭圭 2022-06-13 14:58:35上传 DOCX文件 18 KB
贺雪峰: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
贺雪峰: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
2022-03-08

华中从事村治研究的学者对经验研究一直具有强烈的偏向。早在11010年代,华中村治研究的开创者张厚安教授即提出要“理论务农”,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三个面向”的社会科学研究转向;华中村治研究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徐勇教授在11010年代提出村治研究要“三实”,即“实际、实证、实验”的研究风格;2002年华中村治学者在《浙江学刊》发表“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1]一文,提出“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三大研究原则。
2004年以后,华中村治学者内部发生分裂,以贺雪峰、吴毅为代表的部分学者移师华中科技大学创办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以徐勇、项继权为代表的学者继续留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2022年更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由此在武汉地区形成了有一定张力又良性竞争的村治研究学人群体。两派学者继续高举经验研究的旗帜,立志扎根中国乡土,做中国自己的社会科学研究。相对来讲,因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是教育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费充足,条件优越,研究人员众多,而在武汉地区村治研究中占据体制位置,是武汉村治研究的正规军。又因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中心主要依托政治学一级学科,华中师大学者更多活跃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系新创办,白手起家,几乎没有任何体制资源支持,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具有很强的草根性。又因为华中科大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要依托社会学一级学科,所以,近年来,华中科大学者更多活跃在社会学研究领域。


最近数年,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村治研究学者都致力于农村经验研究,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两校村治学者都连年组织大规模农村调查。其中,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以“百村十年”调查为主要平台,每年动员数以百计的本科生、研究生到农村调研,每年投入调研经费超过百万元。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则自2007年以来,每年都组织大规模的“集体调研”,仅每年暑假集体调研规模即超过百人,一般同时在多省数十个村开展驻村调查。自2005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累计驻村调研时间已近4万个工作日。农村调查既是搜集研究资料的过程,又是培养人的过程,近年来,两校村治研究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上均取得了不俗成绩。值得一提的是,两校村治学者开展的大规模农村调查有细微却极其重要的差异,即华中师范大学因为是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体制资源多,科研任务重,调查具有比较强的搜集研究资料的目的,也是因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每年寒暑假都要向社会招募调查员。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既无体制资源,也几乎没有课题任务,其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训练研究生,很少有搜集研究资料的目的。也是因此,武汉村治学者的经验研究目前已有比较大的差异。以下,笔者主要讨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对经验研究的认识和进行经验研究的方法。以中心为基地的村治研

贺雪峰: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39404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