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课件ppt78910

上传者:11****88 2022-06-10 08:55:35上传 PPT文件 5.18MB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课件ppt78910_第1页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课件ppt78910_第2页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课件ppt78910_第3页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课件ppt789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课件ppt78910(3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阅读课本P54-55思考:n1、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n2、都江堰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都江堰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用途是什么?用途是什么?n3、修建的原因是什么?、修建的原因是什么?n4、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意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意义?n修建时间、地点、人物:修建时间、地点、人物:n 时间时间战国时期战国时期n 地点地点岷江流域(今四川)岷江流域(今四川)n 人物人物秦国太守李冰父子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二王庙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二王庙引水工程引水工程泄洪排沙工程泄洪排沙工程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沙堰内江:灌溉外江:分洪分水

2、鱼嘴示意图分水鱼嘴示意图宝宝瓶瓶口示意图口示意图飞沙堰飞沙堰维护都江堰维护都江堰三字经三字经玉垒山玉垒山岷江岷江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旱西涝。成成玉垒山玉垒山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岷江玉垒山玉垒山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修建原因: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旱西涝。n排洪防旱,灌溉农田变水害为水利排洪防旱,灌溉农田变水害为水利(1)工程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工程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了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3)代表了我国

3、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防洪、灌溉并举,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防洪、灌溉并举,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的水利工程。据你所知,钟在古代有什么用途呢?报时、报警做乐器做乐器铜铜 钟钟神奇的编钟神奇的编钟阅读课本阅读课本56页思考页思考:n1、铜钟的用途是什么?演奏特点如何、铜钟的用途是什么?演奏特点如何?n2、什么是编钟?它有什么艺术魅力?、什么是编钟?它有什么艺术魅力?n3、你能说出一个编钟的代表吗?、你能说出一个编钟

4、的代表吗?n4、意义:它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意义:它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化已达到很高水平。1、铜钟的用途和演奏特点、铜钟的用途和演奏特点 铜钟最早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时使用的乐铜钟最早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时使用的乐器。演奏时用小槌或木棒敲打而鸣,音色清脆洪亮、器。演奏时用小槌或木棒敲打而鸣,音色清脆洪亮、深沉柔美。还有一种双音钟深沉柔美。还有一种双音钟2、编钟的构成、艺术魅力和意、编钟的构成、艺术魅力和意义义编钟的概念:几种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铜钟编钟的概念:几种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铜钟组合成一套,称为编钟组合成一套,称为编钟艺术魅力:可以采用和声、复调以及

5、转调的手艺术魅力:可以采用和声、复调以及转调的手法演奏乐曲法演奏乐曲意义:编钟演奏艺术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意义:编钟演奏艺术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乐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 19781978年春夏之交,在地下沉埋了年春夏之交,在地下沉埋了24002400余年的大型国宝编钟,随着曾侯乙余年的大型国宝编钟,随着曾侯乙墓的发现、发掘而再现人间,重放异彩。一时间举世瞩目,国人为之骄傲,墓的发现、发掘而再现人间,重放异彩。一时间举世瞩目,国人为之骄傲,世界为之倾倒。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世界为之倾倒。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重量

6、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编钟之王编钟之王”。 编钟具有悠久历史的打击乐器,它将乐钟依大小和音高次序编组,悬挂编钟具有悠久历史的打击乐器,它将乐钟依大小和音高次序编组,悬挂在钟架上,用木槌敲击演奏,故而得名。曾侯乙编钟包括钮钟在钟架上,用木槌敲击演奏,故而得名。曾侯乙编钟包括钮钟1919件,甬钟件,甬钟4545个,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这拨钟,共个,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这拨钟,共6565件,总重量达件,总重量达25002500多公斤,是迄今多公斤,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因下排甬钟上铭刻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因下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366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