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溶液依数性

《稀溶液依数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稀溶液依数性(2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撒盐除雪撒盐除雪第二章第二章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稀薄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通性)(稀溶液的通性)与溶质本性有关,如酸碱性、导电性、颜色等。与溶质本性有关,如酸碱性、导电性、颜色等。与溶质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数量有关。与溶质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数量有关。 依数性:依数性:只与只与溶质溶质粒子的数目粒子的数目有关而与溶有关而与溶质本性无关的性质称为溶液的依数性,又叫质本性无关的性质称为溶液的依数性,又叫溶液的通性。溶液的通性。 依数性是指:依数性是指: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液的沸点上升溶液的沸点上升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溶液具有渗透压溶液具有渗透压粒子:溶液中实际存在的
2、分子、离子等。粒子:溶液中实际存在的分子、离子等。 溶液的性质溶液的性质初始:初始: v蒸发蒸发 v凝聚凝聚平衡:平衡: v蒸发蒸发 v凝聚凝聚饱和蒸汽压:饱和蒸汽压: 达到平衡时液体上方的达到平衡时液体上方的蒸汽所具有的压力。蒸汽所具有的压力。纯水的蒸气压示意图纯水的蒸气压示意图气液两相平衡 蒸发蒸发 H2O(l) H2O(g) 凝聚凝聚 2.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纯溶剂中加入纯溶剂中加入难难挥发挥发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后:后:纯溶剂纯溶剂正常正常溶液溶液少少 在纯溶剂中加入难挥发的非电解质以后,达相在纯溶剂中加入难挥发的非电解质以后,达相平衡时,平衡时,p溶液溶液 总是小于同总是小
3、于同 温度温度下的下的 p纯溶剂纯溶剂 ,即溶,即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液的蒸气压下降。 p p纯纯p液液 p液液 v糖水糖水扩散方向:纯水扩散方向:纯水 糖水糖水半透膜半透膜液面上升液面上升液面下降液面下降纯水纯水糖水糖水 渗透渗透:溶剂分子通过: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半透膜自动单向扩散的过自动单向扩散的过程称为渗透。程称为渗透。 渗透压渗透压:在:在一定的温度一定的温度下,恰能阻止渗透发生下,恰能阻止渗透发生所需施加的最小外压力,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用所需施加的最小外压力,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用符号符号表示。表示。纯水纯水糖水糖水 h纯水纯水糖水糖水2.4 溶液的渗透压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现象在动植
4、物的生命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渗透现象在动植物的生命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例 1、医学上输液必需输等渗溶液。医学上输液必需输等渗溶液。 2、动物体内水份的输送。动物体内水份的输送。 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份和营养。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份和营养。 4 4、求算溶质的分子量。、求算溶质的分子量。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半透膜存在;半透膜存在;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相等。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相等。实质为半透膜两侧实质为半透膜两侧溶液可溶液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的的粒子数粒子数的不同的不同输入低渗溶液输入低渗溶液输入高渗溶液输入高渗溶液实验证明:实验证明:1 1、同一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成
5、正比。、同一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成正比。2 2、相同浓度时,渗透压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相同浓度时,渗透压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V = n(B)RT = c(B)RT b(B)RT (溶液很稀时,(溶液很稀时, c(B) b(B) ) c(B): 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R:气体常数:气体常数 8.314 kPa L mol-1.K-1 (或或J mol-1.K-1) T:热力学温度(绝对温度):热力学温度(绝对温度)例:人体血的渗透压为例:人体血的渗透压为709.275kPa, 人体温度为人体温度为37。试计算给人体输液时所用葡萄糖溶液的试计算给人体输液时所用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