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南昌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规划说明书

上传者:1**** 2022-06-06 22:09:16上传 DOC文件 61KB
南昌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规划说明书_第1页 南昌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规划说明书_第2页 南昌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规划说明书_第3页

《南昌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规划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规划说明书(1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第三章结构设计说明第四章给排水设计说明第五章电气设计说明第六章暖通设计说明第七章消防设计专篇第八章环保、卫生防疫及劳动保护专篇第九章设计图纸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用地地形图及红线图、地块规划条件3、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规定4、南昌市有关工程建设规范二、概况南昌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地处南昌市中心解放东路与洪都大道交叉口东北角原江西国药厂生产区用地。用地性质为住宅、商业金融用地。用地面积98.201亩。用地西侧为洪都大道,南侧为解放东路。用地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玉带河及玉带河公园从中穿过。用地地势平坦,自然基础条件较好。建设方

2、要求在总结同类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南昌城市特征,创造一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住宅、多功能商业综合体,希望以合理规划设计,完美的建筑设计和高质量的生活配套设计来表达对人的关怀以及对所处地区城市规划的尊重及对城市建设的促进。三、工程设计规模、项目及设计范围南昌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是集住宅小区、综合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总建筑面积180500平方米(其中含酒店公寓建筑面积21400 m2,住宅建筑面积115840m2 ,公建建筑面积43260m2)(详技术经济指标)。总居住户数1209户,其中单身公寓243户。本工程规划用地面积为65470m2,建筑容积率为2.76,建筑密度41.2%,绿地率27.

3、0%。本方案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总平面规划:包括单位建筑、道路、绿化、交通、消防等;2、单体设计:包括住宅户型、楼型及公建单体设计等。四、总体构思1、城市生活综合价值的体现城市住宅受到城市高密度环境的局限,在居住环境的自然特性方面不能与远郊高品质住宅相比,但城市住宅具有城市生活综合的价值。这一价值体现在交通的可达性、生活服务的便利性、信息获取的多样性、社会交往的可能性等方面,形成了城市住区固有的都市特性。因此我们定位于发挥城市住宅的固有特性,一方面强调住宅区的综合配套,另一方面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通过引入综合类商业如超市、餐饮等公共建筑提高本项目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使之充分融于城市,在提

4、升项目自身综合价值的同时也是对城市生活综合价值的贡献。2、“小区大家园”的概念延伸单元住宅的孤独感一向困扰着城市居户与住宅设计人员,对传统住宅亲密邻里关系的怀念情感使我们将“小区大家园”的思想作为“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首要体现,一方面使居户一进入小区即油然产生家的感觉,另一方面使居户有限的居住空间延伸至小区内绵延的景观空间中,“小区入口集中绿地景观邻里庭院单元独立入口门厅”一系列的空间组织使居户于户外就可享受一系列的交往活动空间,社区成为居户的大家园,而社区的安全性、领域感也将得以全面体现。3、“景观社区”的先导性本方案将以“地景规划”为主体的“景观社区”作为本小区环境设计的重点,在小区设计之

5、前,首先确定小区地景的框架与格调,以景观空间作为小区空间设计的主体,在水平与垂直三度空间内设计景观层次,而将小区内住栋作为空间环境的依靠,以实体为背景,使每户都有可观赏的景观资源,强调每一居户资源的均好性,居户或行于路上,或憩于院中,或居于室内都能感到扑面而来的景色,使居户能于景观中感悟家园的存在,使“家”的概念于景观中得以延伸。4、逆向空间环境的创造空间的逆向化、多元化发展是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住宅空间的多样性日益重要。室外庭院精心布局,在三度空间中创造人们在家居空间中崇尚的空间层次,使庭院成为居户邻里交往的公共客厅,这种邻里庭院的设置,使居住的安全感,空间归属感及希

6、望相互交流的需求得以满足。同时室内空间通过设计使其体现室外景观空间的特征,大面积的前后阳台,室内植物及主要厅室全落地的景观窗的设置将打破原有的封闭居室在空间上给人的孤独感,同时周边绿化将延伸进入局部架空层及公共单元门厅,使景观元素在住栋建筑中得以流动穿越,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小区大家园”的思想得以强化。5、居栋感悟天地的空间营造现代住宅小区千变万化,但居户居室空间远离天地,使居户的孤独封闭感加重,更加向往传统住宅空间中上有天、下有地的居室感觉。如何在高密度的钢筋水泥建筑群中创造能使居户感天悟地的空间也是本设计的着眼点之一。首先我们强调每户居户都有良好而有特征的室外景观,小高层顶层居户十一、

7、十二两层跃层设置,使其不仅有大面积露台,而且拥有通高客厅、玻璃采光顶的阳光室等空间,虽居于楼顶,但仍感居于有天有地的别墅之中。二十层空间通过大面积南北阳台,落地窗等空间使室外地面庭院及蓝天、近水最大限度渗透入室内,使居户于户内得到融于庭院的感觉,高层住宅因其间距较大,更强调其都市化公寓特征,透过其露台、景观落地窗及空中花园拥有更加良好的视野,远景近水,一览无余。五、新技术的应用(建议)1、住宅智能化系统由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住宅的智能化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小区设计中考虑设置信息共用网络系统,管线入户预留接口,住户内相关信息以总线方式通过环网,传输至小区物业管理系统,该网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与

8、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连结。可通过户内终端享受物业管理中心所提供的服务,如购物、医疗保健咨询、家庭教学、了解市场经济与交通信息等。防盗报警 户内设红外探测器,与物业中心联网。操作上以钥匙开关启闭,主人外出时,将大门保险旋动两圈锁定后,室内的防盗报警装置就被自动开启,主人归来后,只要用钥匙打开门锁,防盗报警装置即被关闭。煤气泄露报警 采用进口气敏管探测器,用于防止煤气装置不完全燃烧或煤气泄露所产生毒气的报警。匪情求救报警 当室内由于暴力入侵而使主人受到伤害威胁时,或主人因身体不适需要求助时可按动报警求救按钮通知警卫室救援。监控中心 以声音、闪光、户门牌号,分类别在监控屏指示报警,同时将

9、报警住处和报警时间等信息存储在电脑记录里,以便日后查证。监控中心位于会馆内。三表出户抄表 住户三表信息通过网络系统传输至物业管理中心主机,进行记录存储。2、四新成果应用屋面采用憎水性珍珠岩板或挤塑泡沫板块隔层,起到保温隔热和防渗作用。外墙外保温选用膨胀聚苯板薄抹灰系统;外墙内保温采用保温砂浆抹灰;分户墙采用KP1型粘土多孔砖。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KP1空心砖,节约土地资源,保护农田。住宅外门窗采用高品质喷瓷铝合金,密封性好,提高隔声,隔热性能效果。小区路灯使用光控、时控技术控制开关。采用节能光源,降低电能耗。厨房卫生间通风排气采用IPS排放系统。户内电线管用PVCU管。屋面防水采用SBS、AP

10、P防水卷材。部分设施与住宅无障碍设计。嵌草砖式室外停车场。广场地材采用具渗水性能地砖。袋装垃圾,分类袋装(可分解),垃圾收集点结合环境小品设置。消防登高场地平时绿化,场地基础及种植层作特殊处理。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38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93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J16-87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7978、其他南昌市有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及其他法令、法规等。二、规划设

11、计1、布局南昌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布局可描述为“一带两区,连堂庭院”。即一条玉带河将用地划分为两个区片,在每一区片中建筑均垂直于河道布置,形成一个个面向河边的庭院,庭院之间是建筑物底部架空的部分,如同传统居住空间中的一系列厅堂,通过庭院内侧的通廊串联起这些厅堂。在这里玉带河成为小区构成的主脉,而面河而居的“连堂庭院”成为了小区鲜明的景观特征标志。本方案在西地块位于洪都大道与解放东路交叉口的位置布置了综合性的商业设施,同时沿洪都大道设计了商业公建,并且平行布置了一条连接小区主入口与南侧综合性商业建筑的步行商业街。另外,本方案在位于地块南端的玉带河两侧,设计了一条休闲性的步行街,其功能将与玉带河景观

12、结合,由使用者精确定位。综合性商业建筑设计为以大中型超市为主导的集大买场,休闲餐饮,名店街等内容为一体的大型休闲购物生活综合体。通过上述设计,形成了“一市二街”的商业布局。位获得良好景观效果,本方案的住宅布置可描述为“带状沿河”的特点,在西地块中部及南北部布置有从十二层至二十四层高低错落起伏的住宅群体,又因小区入口的设置不同而分成了南中北三区,称为A区、B区以及C区。东部地块因玉带河分隔相对独立,享有单独的出入口,与西区分别管理,称为东区或D区。C区为综合商业部分,位于西区南部,其南侧设计有酒店式公寓一幢,是针对经济条件有限但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年青人)的需要而设计的,该楼呈L型

13、板式,架构于地下超市上方,造型新颖,形成住宅区的标志性建筑。2、形态与肌理东区(D区)除以十二层小高层为主,相对较规整。西区建筑类型较多,包括多层,中廊式板式高层,十一跃十二小高层、十八层高层以及二十四层高层等。在平面上多层商业建筑穿叉于高层住宅之间,充分地利用了场地,并形成了如前所述的内部商业步行街系统;在空间上从北至南建筑有一个从高到低逐步跌落至十二层又在城市交叉口节点处突然拔高的过程,使小区的天际轮廊线变化而不混乱,丰富却不乏条理。加上绿地系统以玉带河为中轴呈鱼骨状镶嵌在用地中,构成了本基地的形态与肌理。3、交通基地东区在东侧设一主入口,西侧沿玉带河设河边通道在基地中部与西区通过桥梁连接

14、,停车采用半地下及局部架空,共计车位70个。西区商业部分设北、中、南三个入口,以中部作为主入口,机动车停车分为两种方式,集中地下车库及沿洪都大道的地面停车。地下停车位344个,地面149个。西区住宅小区设北中、南三个入口,其中中部入口为主入口,北入口以机动车为主要对象、南入口以人行为主要对象,各入口均对自行车及人行开放。小区内部机动车交通主要依靠沿玉带河的机动车路展开。小区内部交通原则是适当的人车分流。人行通道主要是指贯穿各建筑的连廊及平台,经由小区主入口即可进入。机动车主要由南北入口沿坡道进入河边机动车道,并迅速进入地下机动车库,以减少对小区氛围的影响。经多方面的考虑,沿玉带河两侧的道路标高

15、低于洪都大道2.7米,以使得道路更具亲水性,并使车辆进入地下车库更为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人与车辆在行进标高上的差异,保证了步行的安全与景观的连续。4、绿化如前所述本设计的绿地系统是以玉带河为中心景观形成的鱼骨状绿地系统,绿地之间通过建筑架空获得彼此的呼应与延伸。这一布局使小区绿地形成了整体并使居住户享受到均好性。在每一庭院中,我们利用地下车库的高度差形成了绿地平台、草坡的设计,使绿化表面向空间延伸,形成立体绿化。5、水系本基地中部有南北方向玉带河穿过,玉带河正在整治过程中,通过整治玉带河,将提升用地的景观价值,但这一整治大大降低了河水的水位,使得亲水性减少。为了避免出现排洪沟深且窄的情况出现,我

16、们降近了两侧道路的标高,并使道路通过草坡与水面相连,解决了这一问题。6、公建配套在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周边已规划布局了居住区公园、水系、农贸市场、垃圾转运站、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本设计不再布置以上公建。同时,超市为中心的综合商业设施的建设也能应对居民的日常生活服务。本设计在小区中部主入口南侧设立了小区会所、青老年娱乐、健身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居委会、小区服务站及公厕等设施分散安排在小区内部以作为内部便利服务之用。三、建筑设计根据总体规划,本项目共有十一跃十二层小高层共十幢,十八至二十四层高层共六幢,小高层与高层主体风格一致,同时高层、小高层分区设置但又局部相互穿托、呼应,使其高低错落、疏密相间

17、,使小区的天际轮廊线起伏变化,与周边城市环境相互呼应。1、底层架空如前所述,“南昌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住栋,局部底层架空,部分架空层与组群庭院相结合,将庭院绿化引入,使住栋建筑底层融入邻里庭院中,加以花坛、座椅错落布置,在有限空间内丰富庭院景观,部分半地下室为公共自行车停车库,局部架空层布置了居住生活服务设施。2、入口门廊传统小区住宅入口相对简单,直接由门到楼梯间。在“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设计中,我们为每一住栋单元设计了独立门厅,并利用室内外标高差使门厅相应具有较高的层高,玻璃落地,结合对讲门铃系统及信报箱等完善的服务设施,使门厅成为不同于传统单元入口的一个新元素。不但增加了住宅的亲和力与邻里

18、之间的认同感,同时增加了更多的交往空间及安全性。居户的室内空间延伸至单元门厅,使居户的领域感得以扩张。3、阳光居室在户型设计中,我们在主要的厅室设置大面积景观落地玻璃窗,转角景观凸窗等,争取更多的阳光与景色,增加室内外空间的交流,同时在视觉上将阳光、蓝天、远景、近水、庭院引入室内。在居栋顶层户型中拥有全玻璃天窗的阳光房,可会客、可健身、可作花房,尽力争取更大的视野与阳光。4、精心细节在居户阳台中我们着力考虑了居户晒衣的问题,以往新建住宅外凉的衣物将住栋外观破坏得面目全非。我们在部分阳台垂直设一片玻璃,并在其内设置晒衣杆,这样即不影响光线又可阻隔风雨,而外观又不会受到影响,内部视野也不会受到干扰

19、,从而得以保证人们生活其中亦能达到我们对建筑的设计要求。同样空调室外机位设置亦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我们利用两阳台间夹缝与两突窗间夹墙设置机位,并以金属格栅覆盖,使外观整齐而强化设计理念。5、多元空间在居户户型布置中,我们一方面强调厅室空间的合理性,同时亦强调留有一部分空间可为厅亦可为室,为居户留有变动的余地,同时在一些面积较大的套型中增设一小间,可为工作室、保姆卧室或储藏室。同时考虑到目前住宅中技术含量的大量提高,增大厨房、卫生间面积,并设置独立的餐厅空间。6、建筑造型与材质、色彩“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住宅建筑风格设计在意境上取自当代西方现代建筑的明快、典雅与严谨,用现代建筑板、玻璃及金属栏杆等

20、元素进行重组与穿插,处处闪现着现代气息和尊贵神韵。建筑以平顶为主,强调平面的丰富与立面的简洁。简捷明快的风格与精巧、细致的细部设计,摆脱纯欧陆风格凝重的压抑感,也体现了对新世纪的住宅建筑的展望,同时又不失典雅和华贵。色彩与材质上也将充凝重而取中灰,以中灰色墙面,配合花岗岩裙脚。水平与垂直板材穿插,彩铝窗樘等建材体现新南昌风格,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风貌。7、竖向设计住宅层高为2.8m,均为电梯房。地下室层高分为2.2m,4.5m(含1米覆土)二种。8、建筑装修材料外墙高级外墙砖,局部外墙涂料,花岗岩饰面裙脚(片法施工)。门窗外门窗均采用铝合金,户门采用钢质防盗门,表面彩色喷塑,内门不做。屋面上

21、人屋面现浇钢砼板面851一度隔汽层,憎水珍珠岩找坡(最薄处40);1:2水泥砂浆粉平,防水卷材贴面,40厚细石砼整浇(4250双向),随捣随抹平。表面材料住户自理。不上人屋面现浇砼板,851一度隔汽层憎水珍珠找坡(或用20厚挤塑泡沫板做保温层);1:2水泥砂浆粉平,卷材防水层。室内装修房间名称地面墙面及踢脚平顶门厅花岗岩贴面高级乳胶漆,100高花岗岩踢脚钢砼底板纸筋灰粉平,乳胶漆刷白二度自德国 及汽车库1:2水泥石英砂粉面扫毛乳胶漆刷白二度,100高防滑地砖踢脚同上住宅套内水泥地面混合砂浆粉刷钢砼底板纸筋灰粉平架空层详专业环境设计同外墙同门厅配套公建用房耐磨地砖贴面乳胶漆,100高地砖踢脚同上

22、楼梯间花岗石贴面乳胶漆,120高花岗石踢脚同上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6547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占总用地41.2%绿地面积:17680平方米,占总用地27.0%道路广场面积:13750平方米,占总用地21.0%其他用地面积:7040平方米,占总用地10.8%总建筑面积:180500平方米+30200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0500平方米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面积:30200平方米 住宅建筑面积:115840平方米 公建建筑面积:43260平方米酒店式公寓建筑面积:21400平方米 建筑密度:41.2% 容积率:2.76 绿地率:27.0% 机动车停车位:563

23、个 其中,地下停车位:414个 地面停车位:149个住宅户数:966户 酒店式公寓户数:243户第三章 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委托书2、建筑及有关专业作业图3、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2003版)二、抗震设防根据国标建筑抗

24、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本工程属于丙类建筑,按7度抗震设防,场地土类别为IV类。框架与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待扩初设计时明确。三、结构安全等级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四、设计荷载取值1、恒载按实计取。2、活载按GB50009-2001取值。3、基本风压取0.5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雪压为0.20KN/m2。4、人防荷载,按有关部门要求及规范取值。五、材料1、混凝土桩:待定地下室:C30主体结构:C30C25地下室底板、侧板、水池侧壁抗渗等级0.6Mpa。2、钢筋采用HPB235(f),HRB335(f),HRB400( )级钢筋3、型钢、钢板

25、:Q2354、墙体外墙采用单纯凝土小型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内墙采用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六、结构选型本工程位于江西南昌,小区有二幢二十四层,四幢十八层,九幢十二层及十八层单身公寓、商店等单体组成。十八及二十四层采用剪力墙结构,十二层住宅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商店、单身公寓等采用框架结构,楼层盖均为现浇板结构。各楼柱、墙抗震等级待扩初时明确。因本工程还未进行地质勘察,基础形式待定,拟采用桩基。第四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1年版)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

26、0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94(2003年版)7、相关专业提供资料二、概述本工程为住宅小区及综合商业设施。住宅多为十二层、十八、二十四层建筑。住户约为 户。公建面积为49250M2。用水量估算: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约为1283M3/d,最高日生活污水量为938M3/d。三、系统设计1、给水系统根据地块分布情况,以河为界分成两区块。两区块生活给水各自成系统,分别在各区块楼群下室设集中生活水池水泵房,各设高、低区二套恒压变频调速供水设备。公建、住宅二层及以下部分由市政给

27、水管网直供。住宅三层至十一层由低区恒压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供水,十二层至二十四层由高区恒压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供水。2、排水系统(1)污废水系统室内采用污、废水分流制,高层采用通气立管辅助排水。室外采用雨、污分流。污水排至周边市政污水干管。(2)雨水系统雨水自成系统,按上海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区块内重现期TE=1年,建筑物重现期TE=3年。3、建筑灭火器配置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建筑物内适当的场所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4、人防给排水设计按六级人防设计。第五章 电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GB50053-94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

28、B50054-95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045-95)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6-98)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二、设计内容1、10KV/0.4 KV变电所及10KV开闭所2、动力配电、照明配电3、防雷、接地系统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消防电话三、变配电系统1、电源小区内设10KV开闭所一座,10KV电源引自城市区域变电站,并用YJV22-10KV电缆埋地引入。2、小区变电所共设4个变电所,其中A、B区各一座,C区一座,D区一座,高层及小高层按60W/m2,公建按80W

29、/m2。变压器安装总容量为9715KVA。高压配电装置采用环风负荷开关柜,变压器采用环氧树脂浇注式干式变压器。3、各级负荷的供电方式二级负荷:消火栓泵等消防负荷、应急照明、小区生活泵、50辆车位的地下车库等,采用双回路供电,其中消防负荷、应急照明在末端自投。三级负荷:住宅照明、车库照明、多层住宅的楼道照明、室外照明等,采用单路供电。四、低压配电公建、汽车库等负荷采用放射式、链接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高层住宅采用以树干式为主的方式。干线采用预制分支电缆,其它采用YJV、BV型电缆电线,至消防设备的线路采用NHYJV、NHBV型电缆电线。敷设方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分别为沿管井、沿桥架、穿管等,室外的

30、供电干线以沿电缆沟敷设为主,局部穿钢管保护。五、照明系统整个工程的照明分为普通照明与应急照明。普通照明包括一般工作照明、住宅内部照明、室外照明、装饰照明等;应急照明包括疏散安全与指示照明、开闭所与机房的备用照明等。各处的照度标准均按有关标准及规范设计。主要照度标准及光源类型如下:场所照度(LX)光源及型式车库、机房5075普通荧光灯开闭所200普通荧光灯室内走廊、门厅5075节能灯管理办公150带反光罩格栅荧光灯室外照明庭院灯、投光灯会馆装饰照明由装修设计定商店由装修设计定六、防雷、接地各建筑单体的保护、防雷接地合一。保护接地采用TT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利用建筑物基础作接地本,屋顶设避

31、雷小针、避雷带,并利用柱内主筋作引下线。各楼设总等电位联结,水泵房、淋浴、卫生间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联结。弱电设备机房过电压保护装置。所有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各类金属支架、竖立金属管道及进户金属管等均作等电位联结。高层住宅在45米以上每层做均压环防侧击雷。第六章 暖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版)(GBJ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J16-87)高层民用设计防(2001版)(GB50045-9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03年版)(GB50038-94)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二、设计气象参数大气压力

32、:冬季Pd=1025.1hPa夏季Px=1005.3hPa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通风twf=3oC夏季通风twf=32oC三、设计范围和要求本工程包括整个小区的通风、人防及消防设计。四、通风本工程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的原则为:(1)地下一层辅助设备用房按6次1/h换气量计算通风量(2)厕所按10次/h换气量计算通风量(3)地下自行车库按6次/h换气量计算通风量(4)地下汽车库按6次/h换气量计算排风量按5次/h换气量计算送风量五、人防通风地下人防按规范设置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密闭通风。清洁通风按7m3/h*人计算通风量,滤毒通风按3m3/h*人计算通风量,隔绝防护时间不小于3h。第七章 消防设计专篇

33、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140-9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二、建筑部分“玉带河国际生活广场”建筑设计均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各住栋及公建、地下室间距,长度、面积及安全疏散均符合防火要求(详见图纸)。小区内道路兼作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可到达每幢建筑。每幢高层建筑登高面一侧均设有1515米消防登高场地。登高场地平常以绿地布置,其基础及种植层作特殊处理。在单身公寓底层大门入口附近设消防控制中心。十

34、二层及以上高层住宅电梯兼作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前室采用正压送风,楼梯间均为防烟楼梯间,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十八层高层住宅采用每单元一部消防电梯,在十至十八层间消防楼梯半跑平台处设置连接两部消防梯的外廊。二十四层高层住宅采用每单元二部消防电梯及剪刀梯。三、给排水部分本工程消防给水共设三个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消防用水量消火栓消防用水量:室外15L/S,室内20L/S,火灾延时2小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用水量:属中危险(II)级,21.3L/S,火灾延时1小时。(2)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由市政给水管网保证。全区域共用一套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

35、由消防水池、消火栓泵、屋顶水箱(屋顶水箱设在中心地带某一幢24层高层住宅屋顶)、室内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及管网等组成。管网水平及垂直布置成环,各楼在每层适当位置设室内消火栓,且消火栓间距满足规范要求。室外设置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与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连接。(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工程公建、地下停车库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消防水池、喷淋泵、屋顶水箱(屋顶水箱设在中心地带某一幢24层高层住宅屋顶)、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喷头、消防水泵接合器及管网等组成。每个防火分区、每层设水流指示器。室外设置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与喷淋系统管网连接。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250M3,屋顶水箱贮存18M

36、3火灾初期十分钟消防用水量。四、电气部分1采用二总线制的模拟量智能型火灾报警联动系统。系统通过编码底座将各类报警设备及联动模块并接于二总线上,摄氏或故障号通过二总线输送至报警联动控制器,再根据编程联动(亦可手动)控制模块,启动各类消防设备。2消防控制中心设在物业管理中心,设火灾报警控制器(中央机),联动控制器,消防广播分配盘及消防电话通讯盘。各高层信宅的底层管理间及会馆处设区域报警控制器。3在公建机层、公共走廊、楼梯前室等处设烟感探头,并按“步行距离不大于25米”的原则设手动报警按钮。4用手动或自动方式控制所有消防联动设备,其中消火栓泵、自喷泵、各类消防风机等最重要的设备还可实现在控制室直接手

37、动控制。火灾时按消防要求打开正压阀、排烟机、正压风机、补风机、消防泵、自喷泵等设备,并关关闭空调机、通风机及非应急照明等非消防负荷。5按规范设置消防广播或火灾警报系统,消防广播与正常广播合一,火灾时强切至火灾广播。6在开闭所、消防水泵房、消防电梯机房等处设消防电话,消防控制中心还设有与外部联系的直线电话。7火灾应急照明包括疏散指示照明和应急照明,采用带镍镉电池灯具或工作应急两用灯。8所有消防设备均双路电源供电,末端自投,线路用NHYJV、NHBV型电缆,电线。五、暖通部分地下汽车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次/h计算,机械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一半。18层以上住宅部分防烟楼梯间均为自然排烟,前

38、室均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通风和空调系统送、回风管道的下列部位,均设置防火阀:1)穿越防火分区处;2)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的两侧;3)竖风道与各层水平支管的连接处;4)风管穿空调、风机房隔墙处。第八章 环保、卫生防疫及劳动保护设计专篇一、建筑部分1、住栋均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住宅间距满足规划建筑间距高层点式1:0.6H,板式1:0.7H,且不小于24未控制的要求。并满足冬至日日照1小时要求。2、本项目不设锅炉,地下汽车库废气在可能条件下高空排放。绿地下集中汽车库废气通过出气孔排至人的呼吸区以上,厨房油烟气设竖井屋顶排放。3、高层住宅电梯均远离卧室设置,紧邻书房及起居主时,采取隔声措施。4、小区内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处设置隔声屏。5、垃圾收集点及箱变位置均考虑避免对住宅造成不良影响。6、下水雨污分流。7、所有机房、设备布置均满足必需的操作距离。二、设备部分各风机,风机箱等均设减振吊架或减震机座。通风管上设消声器。地下汽车库尾气住宅最高处排放。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53580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