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7章 财政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第7章 财政转移性支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第7章 财政转移性支出(3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财政转移性支出财政转移性支出财政转移支出概述财政转移支出概述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税式支出税式支出一、财政转移性支出概述一、财政转移性支出概述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经财政之手将一部分纳税人的钱无偿地转移给另外一部分人使用。具体包括各种补贴、补助 、债务利息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等。 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内容 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前者包括税收返还、过渡期转移支付(增量转移支付)各地低于标准支付的差距是转移支付的基础、原体制补助,中央对某些地方的定额补助;后者包括专项补助、结算补助等; 还包括:政府对生产、流通部门或消费者的财政补贴、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出如养
2、老保险、捐赠支出等 转移性支出的效应与问题 转移支出的效应主要体现在接受者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动上的影响。 问题:政府间纵向财政不平衡; 横向不平衡 转移性支出的调整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 改革现行的税收返还制度,增强中央转移支付实力; 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加快法制化建设 ,依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一)概念和内容 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通过法律强制建立的,在国民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提供补助或服务的一种制度。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195
3、1年原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社会保险支出 社会保险是一种将风险集中而转移给政府服务机构的制度措施,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社保支出是政府按保险原则举办并提供的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时的货币和物质帮助。 社会保险的特征社会保险的特征:1)强制性;2)互济性;3)社会性;4)福利性 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一是保险的资金来源不同;二是保险的手段不同。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2、社会福利支出 是指国家用于优抚事业、社会福利生产及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的支出。 3、社会救济 是指国家用于解决城乡人民生活困难以及救灾的
4、经费支出。 其具体项目有: 1)城市社会救济(困难户救济、收容遣送安置费) 2)农村社会救济(贫困户救济、“五保户”供养) 3)自然灾害救济(灾民救济、安置及医疗费用)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改革 资料: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程及措施: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程及措施: 1、实行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实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和再就业工程; 3、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5、建立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 6、改革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基金管理体制。: 1、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 2、企业负担不一,
5、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3、缺乏相应的专门资金来源。: 1、尽快制定和颁布社会保障的各种法规; 2、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 3、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实现国家、单位与个人共同负担; 4、积极推进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及基金管理体制的完善。 (一)概念及内容:财政补贴是国家根据政策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对企业或居民进行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1、按国家预算科目分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 2、按补贴性质分生产性补贴、生活性补贴; 3、按补贴方式分明补、暗补; 4、按补贴来源分中央补贴、地方补贴; 5、按补贴对象分企业补贴、个人补贴等。:属于转移支出,是国民收入再分
6、配的一种形式。 1、价格补贴 2、企业亏损补贴 3、财政贴息国家由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对某些企业的贷款利息或特殊事项发生的费用补贴。包括:国家储备棉花利息费用补贴,国家储备糖费用补贴,煤炭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外贸出口贷款贴息,政策性银行利差补贴等。 4、居民生活补贴对生活贫困的城镇居民或下岗职工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而给予的生活费补贴。 (二)财政补贴的双重效应 正效应正效应: 1、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社会; 2、有利于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 3、能够配合价格调节生产与消费,促进社会供求平衡;4、短期内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1、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合法化、长期化; 2、不利于
7、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成果; 3、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 4、长远看不利于外贸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方向:减少补贴项目,压缩补贴规模,规范补贴方式 ,提高补贴效益。: 1、随着粮食购销价格和副食品销售价格的相继放开,逐步取消商业企业和粮食企业的亏损补贴; 2、取消与粮棉油生产、储备相关的补贴,以及平抑肉食和蔬菜的价差补贴,将其转换为生产贷款贴息基金、价格风险基金和农产品储备基金; 3、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重点解决煤炭、石油企业亏损补贴问题;只保留对军工、航天等重要企业的补贴,并严格控制和管理; 4、逐步取消对外贸企业亏损补贴,推行进口代理制; 5、结合工资改
8、革,把对个人的明补纳入工资; 6、改革公用事业补贴(对大部分应取消补贴,坚持保本微利的原则,实行适当收费;对少部分难以靠收费维持收支平衡的公用事业,如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财政可采取招标的方式提供补贴。)。四、税式支出四、税式支出 (一)税式支出基本内容 (二)税式支出效应 (三)税式支出影响 (四)税式支出管理(一)税式支出tax expenditure 1.涵义:是政府为了执行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以牺牲一定的税收利益为代价,通过税收制度的安排向特定的纳税人提供的财政援助.与税收优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税法中有关放弃税收收入的条款对纳税人而言是税收优惠,对政府而言是税式支出。本质是政府部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