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

上传者:2****5 2022-07-22 08:13:27上传 PPT文件 8.23MB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_第1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_第2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_第3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4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规划设计分析风景园林研1201徐文杰 2012104042016n 明清时期,西溪就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并且有“副西湖”的美誉。n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西溪湿地渐遭蚕食,面积从历史上的6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10.08平方公里。很多房产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n 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03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西溪湿地的变迁西溪湿地的变迁 西溪且留下西溪且留下。(宋高宗)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

2、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 。(康熙)一曲溪流一一曲溪流一曲烟曲烟河渚听曲河渚听曲曲水寻梅曲水寻梅洪园余韵洪园余韵火柿映波火柿映波秋芦飞雪秋芦飞雪龙舟胜会龙舟胜会莲滩鹭影莲滩鹭影蒹葭泛月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渔村烟雨高庄宸迹高庄宸迹n 区位:区位:杭州西北方,其核心保护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项目概况n 面积:面积: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约为10.0810.08平方公里平方公里。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 n 湿地生态:湿地生态: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分布着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浮游植物7门;

3、鸟类有12目26科89种,占杭州所有鸟类总数近50。 西溪湿地内水网交错,河塘重叠,芦苇茂密。湿地内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 左右,其中滩地20余处;6 条河流流经湿地,总长110 多km;大小鱼塘2770 多个,重叠交错呈“鱼鳞状”。西溪湿地独特的肌理特征现状问题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公里。 1980-2003980-2003年西溪湿地变迁年西溪湿地变迁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

4、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全乡有养猪户415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个人的污染的7倍),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湿地上的生活垃圾湿地上的生活垃圾穿越湿地的高速公路穿越湿地的高速公路三、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蒋村乡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湿地内农居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一味地采取只堵不疏的办法,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湿地的建筑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消失,前人诗词、匾额、碑刻在不断地流

5、失,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雅”的意境在不断地湮灭。 面对西溪的美景,我们更容易用感性的思维去欣赏,而科学的研究是要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左图是根据2000年杭州西溪湿地航拍图,在图上画出300m 300m的网格,每个网格再平均划分为88=64个单元格。按照水面面积比例的不同,将这些单元格分成五种类型,并用不同深度的颜色在图上表示出来西溪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西溪湿地呈现显著的块状景观空间格局特征。不同特征的单元格以不同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不同性状的斑块,用统计数据来表达。在64个单元格中,如果一类格数量较多,说明该斑块中水面分布较为集中,明水面积较大;如果二类格或三类格

6、数量较多,则水面分布较均匀且量多;如果四类格数量较多,则该斑块以农田地貌为主或水面面积较少;五类格的数量说明了该斑块内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大。 根据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分析,据此勾画出西溪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区示意图。 西溪湿地自然保护区中包括:一级核心保护区、二级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保护性开发区、外围景观保护区、旅游区域六个层次。 西溪湿地以“千塘百堰”的地理形态为其主要特征,而这些“鱼鳞状”的水塘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长久以来人们围堰养鱼的结果。分割池塘的是纤细的堤岸,高出水面不过1 米,堤岸时断时续,一些毗邻的池塘因此连成一气,形成珠箔银屏迤逦开”的丰富景观层次。湿地内也有清晰的较宽阔的河道以

7、及蜿蜒曲折,窄小幽暗的河道。水岸多样,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池塘垂直驳岸、河道驳岸、开阔河岸护坡3 类。西溪湿地原有水岸特征 西溪湿地上的旧有民居有多种类型,居民将多年临水而居的经验凝结在不断变换的界面处理上。从中,我们提炼出形态模型A.B.C。湿地公园中不乏新的形态的建筑和界面的处理手法,如模型D。在湿地二级核心保护区域内,为了适应新的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民自己新修了二楼的房屋,在河道驳岸上见缝插针种上了蔬菜:如模型E 。西溪湿地上构筑物与水的交界面处理风景资源评价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西郊,用地以水网沼泽为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浓

8、郁的田园水乡风情,按照风景资源类型特征分类,其风景资源可分为以下七类。(一) 水域景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由纵横交汇的六条主要河流围合汇聚,分别是沿山河(西溪)、五常港、紫金港、顾家桥港、严家港与蒋村港。曲折多变的水道、迂回弯转的堤岛,形成了舟移景异的水陆特色景观。(二) 地貌景观:西溪自古便以南岸的丘阜叠峦与北岸的河塘水网相峙,交相呼应,互为借景。本次规划以沿山河为南界,北部特有的地貌景观以洲岛、岸陆为主,大面积的水体围合着星星点点的洲岛,微微起伏的地形片植着桃、梅、杮、芦等树木花草,形成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岸陆景观,同时也成为飞禽走兽的栖息地。(三) 生物景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堤岸、渚岛、

9、田园均片植大量花木、翠竹、芦苇、苍梅,点缀着四季景观。深潭口的古樟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仍然苍翠挺拔;河塘两岸的垂柳,树影垂枝,倒映水中,婀娜多姿。(四) 诗词、碑刻胜迹景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历史悠久,人文掌故较多,历代文人墨客多在此留有诗词、字画、碑文等胜迹。由于长期的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现存的诗句、扁额、碑刻较少,但仍可挖掘利用。(五)建筑遗址景观:西溪湿地的建筑景观种类较多,共包括庵堂、祠庙、民居、村舍、草堂、别墅、桥、亭以及御道牌楼等建筑景观,湿地公园中深潭口村现有保留完好的民居等传统特色建筑,粉墙黛瓦,木构门面,前店后居,部分街段中还保留着河道、井市、水潭等很具江南水乡特色的街肆景观。(

10、六)风物景观:西溪湿地内的山、水、村、田、相结合不仅具有特色的江南水乡风光,还因人们的生活劳做而展现出不同于城市风情画卷,使湿地公园更具乡土田园气息,如竹林挖笋、茶园采摘、潭塘网鱼、河渠行舟、古街集市、社戏龙舟等。(七)天象景观:天象景观主要指日月星空、云霞雨雾所构成的景观。湿地公园内除将个别景点结合作为天象景观点(蒹葭泛月)外,其余天象景观则由游人应时、应地观赏,不作固定观赏点。总体总体布局布局 从2002年到200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筹集资金40个亿,分三期,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分为东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二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二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期)、中部湿地生态

11、旅游休闲区(一期)和西部湿地生闲区(一期)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三期)。态景观封育区(三期)。 西溪湿地鸟瞰图分区原则1、同一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征及其存在环境应基本一致。2、同一区内的规划原则、措施及其成效特点应基本一致。3、规划与分区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人文、线状等单元均界限的完整性。1、生态保护培育区 保育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创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各类生物的栖息之地2、民俗文化游览区 以西溪民俗文化为主题的风情游览区3、秋雪庵保护区 恢复秋雪庵八景,复种西溪传统植物,体现西溪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景观风貌4、曲水庵保护区 恢复曲水八景及传统植物景观,以文化风景游览为主题景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2485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