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机制

《肿瘤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机制(2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肿瘤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机制肿瘤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机制 PATHOGENICPATHOGENIC MECHANISMMECHANISM OFOF TUMORTUMOR ATAT THETHE MOLECULARMOLECULAR LEVELLEVEL选题背景肿瘤的危害性极大 统计结果显示:每年,全世界死于癌症的患者约700万;中国约有260万,还有200万新发肿瘤病例。我国癌症发病所呈现的新特点是:上消化道癌症居高不下,这些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高发的癌症;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迅速上升,这些是发达国家的高发癌症。近年来,男性肺癌发生率上升了159,女性上升122.6。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
2、21世纪初,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分别为70万、117万和150万。目前,全国因癌症死亡人数已在各类死因中位居第一,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我国农村地区癌症死亡率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城市,癌症高发区也多分布在农村和西部地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癌症在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肿瘤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机制还不明了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选题意义为找到肿瘤在微观上的发病机制理清思路;为肿瘤新的观测指标的进一步研究理清思路;为治疗靶点的进一步研究理清思路。论文结构前言2 2各肿瘤在分子水平上发病机制的介绍3 3总 结4 46 6摘要1 1前言2 2u肿瘤的内涵及分类u肿瘤微观上
3、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前言2 2u肿瘤的内涵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前言2 2u肿瘤的分类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其影响主要与发生部位和继发变化有关。恶性肿瘤:由于分化不成熟、生长较快,浸润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可发生转移,因而对机体影响严重。恶性肿瘤除可引起与上述良性肿瘤相似的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外,还可有发热、顽固性疼痛,晚期可出现严重消瘦、乏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前言2 2u肿瘤微观上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由于肿瘤的危害性极大
4、,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于是很多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到肿瘤上来,很多研究者做了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希望找到肿瘤在微观上的具体发病机制,但是肿瘤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机制还是不明了论文章节介绍前言2 2各肿瘤在分子水平上发病机制的介绍3 3总 结4 4摘要1 1uTGF-1和p15与外阴癌变的关系各肿瘤在分子水平上发病机制的介绍 3 3uLyn在CD24调控结直肠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u白细胞介素-1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usiRNA对乳腺癌特异性基因BCSG1表达影响及与S100A4、ETS1、VEGF、CD105基因表达关系utrop2与肿瘤uTGF-和p15与外阴癌变的关系各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