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用血审核制度(3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八里罕镇中心卫生院 医务科.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实践证明,输血不仅能够挽救无数过量失血者的生命,同时还可治疗疑难疾病。但是,实践也证明输血并非万能,这是因为输血本身存在很多固有的弊端,有些弊端还直接危及受血者的生命,因此输血须注意原则,掌握好指征。 输血的原则,首先要科学地分析病情,坚持实事求是。对一些可输可不输者应坚持不输;对确实需用者应坚持适量输;对适量输用者应优选成分血输。.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主要内容 (一)临床用血程序 (二)临床用血审核 (三)临床输血核对 (四)输血全程管理 (五)输血不良反应 (六)输血治疗记录
2、 (七)输血相容性检测.(一)临床用血程序(一)临床用血程序 1.输血前评估。 2.适应症判断。 3.用血申请。 4.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一)临床用血程序。(一)临床用血程序。 5.配血。 6.取血发血。 7.临床输血。 8.输血中观察。 9.输血后管理等环节。.(二)临床用血审核(二)临床用血审核 1.建立临床用血管理组织。 2.完善输血前评估工作,按照输血适应症申请与审核用血,合理应用,杜绝不必要的输血,并保证患者临床用血全程记录无缺失。.(二)临床用血审核(二)临床用血审核 3.除急救用血外,应按照用血量不同对临床用血进行审核。 (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
3、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二)临床用血审核(二)临床用血审核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二)临床用血审核(二)临床用血审核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并与输血科沟通后,报医务管理部门批准,方可备血。.(二)临床用血审核(二)临床用血审核 4.配血完成后,发血和取血过程需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和签发手续。 5.血液交接双方必须共同核对
4、用血者基本信息、血液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完整性以及血液外观等,确保患者信息一致及血液质量符合要求,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血与取血。.(二)临床用血审核(二)临床用血审核 6.临床科室护士接收到血库送来的血液时须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有效期,血/血制品有无凝血块/溶血、变色、气泡,血袋有无破损及封口是否严密,并且要核对血袋上受血者和供血者的信息是否与交叉配血单上的信息相符。 7.不符合以上任何情况之一,应立即将血液退回血库。.(三)临床输血核对(三)临床输血核对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检查血液制品和输血装置是否
5、在有效期内,准确无误方可输血。.(三)临床输血核对(三)临床输血核对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门急诊号、病案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制品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四)输血全程管理(四)输血全程管理 1.医疗机构有明确规定的流程,确保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 2.对准备输血的患者进行ABO、Rh血型、抗体筛选及感染筛查(肝功能、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的相关检测。.(四)输血全程管理(四)输血全程管理 3.输血前医师向患者、近亲属或委托人充分说明使用血液成分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可选择的其他替代办
6、法,并记录在病历中。 取得患者或委托人知情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中须明确其他可选输血方式;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保存;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四)输血全程管理(四)输血全程管理 4.输血前医师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临床输血操作时,应在患者床旁由两名医务人员准确核对受血者和血液信息。 5.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为4小时。 6.制定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的操作规范与流程。.(四)输血全程管理(四)输血全程管理 7.在血液输注过程中不得添加任何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