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语文第8单元教学设计136-15

《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语文第8单元教学设计136-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语文第8单元教学设计136-15(2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语文第8单元教学设计136-15单 元 备 课课题第八单元教学总目标1、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部分课文会背诵。3、欣赏音乐、绘图、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4、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教材解读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月光曲
2、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向我们介绍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娓娓叙述了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之女吴霜女士在艺术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读了这组课文,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有关资料,留心观察身边的艺术,注意了解学生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在课文教
3、学中做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2、欣赏音乐、绘图、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课时安排25伯牙绝弦 2课时26月光曲 2课时27*蒙娜丽莎之约 1课时28*我的舞台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八 3课时回顾·拓展八 1课时136 / 24课 型阅读课 题25、伯牙绝弦教学时间共 2课时 第 1课时备 课下港乡整 理裴
4、婷婷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教学难点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故事导入1、师叙述故事:伯牙学琴(配乐出示相关的图片)2、听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3、伯牙学琴多么艰辛呀,弹琴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他为了一个人,却从此不再弹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伯牙绝弦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吧!(板书课题)二、解题质疑1、“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绝弦”呢?2、许多古文都能从题目上了解课文大意,看了课题,我
5、们知道这篇古文主要讲生:(A:伯牙再也不弹琴了)(B:伯牙弄断了琴弦)的故事。3、学到这里,听了伯牙学琴的故事,你有什么疑问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以前学过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回想一下,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呢?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2遍。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3、指名读,评价。4、师范读,配乐。6、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教 学 过 程复 备7、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8、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四、小组合作学习1、师:课文读得很有古文的韵味了,我们现在就来读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
6、我们以前有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2、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弄懂课文意思,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课文意思。五、作业:优秀生:背诵课文。其他: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25、伯牙绝弦 知音 钟子期死教学反思课 型阅读课 题25、伯牙绝弦教学时间共 2课时 第2 课时备 课下港乡整 理裴婷婷教学目标1、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2、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
7、复习旧知二、深入学习1、伯牙为何要绝弦呢?(因为钟子期死了)(板书:钟子期 死)2、为何钟子期死,伯牙要绝弦呢?好不容易苦练学会的琴技就这样断了?(因为他太伤心了,因为他失去了知音)(板书:知音)3、什么叫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4、从哪里看出钟子期是他的知音,划出相关句子。(24句)课件出示句子5、指名读。6、从此文段中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7、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回答: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出示课件词语于是你怎么赞叹?8、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志
8、在杨柳、志在白雪子期会怎样赞叹? 9、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理解这句话,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教 学 过 程复 备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10、知音之死:学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
9、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指导朗读)三、熟读成诵。1、播放高山流水乐曲,齐读课文。2、背诵课文。四、总结:自古以来,“良朋易求,知音难觅”,“伯牙子期,人遇知己,琴遇知音”,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知音佳话,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这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知音最难觅”。五、 作业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伯牙钟子期 善鼓琴子期善听志在高山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洋洋乎若江河不复鼓子期死教学反思课 型阅读课 题26、月光曲教学时间共 2 课时 第 1课时备 课下港乡整 理裴婷婷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
10、段。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导入、听一段音乐(月光曲奏鸣曲第一乐章前四小节)说说听后感觉。、学生介绍月光奏鸣曲。、一起来了解月光奏鸣曲背后动人的故事。二、汇报预习、生字:指名读字说部首,组词。正音: 券、缕、陌。正形: 券的形近字:卷、拳、眷、豢、誊。蜡的形近字:腊。幽的笔顺。 粼、盲、瞎、茵的注意的部分。齐读生字。、指名说主要内容。 三、读中感悟,直奔重点、自由读课文,哪几段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 (、 。)、自主学习、三段,你读懂了什么?标记不明白的地方。、四人小组讨论。教 学 过 程复
11、 备、汇报:旋律是怎样的?应该怎样读? 指导读“忽然”有气势,高昂。作者是怎样借助语言来表示音乐描述的意境的? 画出联想的内容自由读。这些联想是由什么引起的? 去掉联想的句子再读,这样好吗?练习对比读,体会联想内容的必要性。四、小结: 作者正是通过对皮鞋匠听音乐时的联想的描写,通过对月光下大海的描写来表达音乐的内容、意境、感情,以具体的形象来展示音乐以景美写音乐美。我们再读,试背诵五、作业优秀生: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其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26、月光曲 月光曲是曲子。 太贵谱写幽静纯熟 听太穷谱成教学反思课 型阅读课 题26、月光曲教学时间共2 课时 第 2课时备 课下港乡整 理裴婷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