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与感觉器官



《第七章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与感觉器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与感觉器官(3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感觉?光 眼(视网膜) 视觉中枢声 耳 (内耳) 听觉中枢刺激 感受器 相应的中枢刺激 转换 神经冲动 产生感觉感觉:内外环境的变化在神经中枢的印象第七章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与感觉器官 生物要适应环境变化,必须感受到这种变化 第一节 概述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 感受器: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化了的神经末稍 感觉器官:感受器和非神经性附属结构一起构成的感受装置。(感受器)二、感受器的分类: 内感受器依所在部位分: 外感受器 机械感受器依接受刺激的性质分: 化学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 等等第二节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刺激2、感觉阈值 适宜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感受器的兴奋 感
2、觉阈值:能够引起感受器兴奋的最小刺激量 辨别阈值:能够引起感觉差异的最小刺激变化量 3、适应性 阈值是可以变化的:连续的刺激使阈值升高而导致感受器兴奋性的下降适应 兴奋性高的感受器容易适应第三节 化学感受器 包括嗅觉和味觉感受器:都是对化学物质的感觉 嗅觉:气态物 味觉:液态物 鱼类:都是液态物,但嗅觉对挥发性大的物质较敏感 一、嗅觉感受器:鼻囊 同种鱼对不同物质的嗅觉敏感性不一样 例:草鱼对丙氨酸比对谷氨酸的嗅觉更敏感一些 二、味觉感受器:味蕾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鱼类味觉敏感性具种族特异性 例:罗非鱼:谷氨酸、天门冬氨酸 虹鳟:脯氨酸三、化学感觉对鱼类行为的调节 1、摄食 (1)寻找
3、食物采用多种感觉渠道 视觉鱼:主要依靠视觉 嗅觉鱼:主要依靠化学感觉 例:将星鲨的鼻孔堵塞后,就不再吞食蟹肉了,也不能发现装在布袋中的食物 (2)选择食物主要靠味觉 例:东方 吃含奎宁的淀粉团会立即吐出来 大西洋鳕鱼吃了含氯化锂的食物致病了,以后就会避开它银大麻哈鱼幼鱼吗啉银大麻哈鱼成鱼 2、洄游 生殖洄游的鱼类之所以能找到“故乡”,是因为故乡河水有其特定的气味 3、辨别种群和性别 化学感觉能帮助鱼类辨别同伙和异帮,可能也是帮助鱼类夜间集群的方法之一 例:盲 虎鱼,常猎食其他鱼类的仔鱼,但从不误食自己的后代 辨别性别:盲 虎鱼成对穴居 原因:受伤的鱼存在于皮肤中的警戒素被释放出来而被同种的其它
4、鱼感知 4、警戒反应 许多种类受伤的鱼投入水池,会引起整群鱼的恐惧反应 另外,有些鱼嗅到狗鱼气味会立即出现强烈的反应5、性外激素第四节 视觉 一、视野 单眼注视前方一点不动时,所能看到的范围。 鱼眼位于头的两侧,略突,故视野较广 单眼:水平方向:160 170 度 (人:150 度) 垂直方向:150度 (人:130 度)(160170度)双眼视区单眼视区单眼视区盲区盲区单眼视区与双眼视区的不同 ?单眼视区不能精确定位 双眼视区: 精确定位 敏感性大一倍 有立体感 二、有色视觉和无色视觉视网膜的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阈值高、有色觉视杆细胞:阈值低、感弱光鸟:几乎全是视锥细胞人的正常视力:最小
5、分辨角10.5倒数为1. 02.0 有的鱼最小分辨角:11分,倒数为 0.09加之水中光线被大量颗粒散射,使鱼的可视距离在一米左右 三、视力 1、眼睛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 常用最小分辨角(分)的倒数表示1、构造:第五节 侧线 2、机能(1)测定物体的位置 感觉范围:100 Hz以下的低频波: 鱼虾、昆虫活动时产生的震动就在这个范围 例:蝶齿鱼对昆虫位置的判断不超过 5 毫米 又例:逃避敌害(2)感受水流方向 控制趋流性(顶水)行为 例:荫鱼可以感受到最小的流速为 2 毫米/秒 一、构造: 半规管 耳石器官椭圆囊瓶状囊球囊第六节、内耳椭圆囊半规管二、功能: 1、平衡机能 效应器:鳍以及躯干肌肉 感受器:主要是半规管半规管游泳方向 2、对静态及线速度的感受(1)对游泳中产生的线速度变化有反应(2)对头部静态位置的变动有反应(耳石给纤毛以重力刺激)(3)对上游或下沉时重力加速度有反应 3、听觉机能 声波通过头部耳区薄骨片,传到内耳,使耳石与感觉纤毛细胞都震动,由于两者震动频率不一致而错位,纤毛受牵拉,感觉纤毛细胞兴奋(瓶状囊) 无鳔鱼:听觉上限1000Hz 骨鳔鱼:5千-7千Hz一、感觉、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含义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三、化学感觉对鱼类行为的调节四、单眼视区、双眼视区的差别五、侧线与内耳的功能本章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