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博士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菌根生物技术研究,毕业范文,毕业专题,.doc

上传者:蓝天 2022-06-26 11:13:04上传 DOC文件 87 KB
博士: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菌根生
物技术研究,毕业,毕业专题,
博士: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菌根生物技术研究
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菌根生物技术研究
张文泉;
【导师】闫伟;
【基本信息】内蒙古农业大学,森林培育,2013,博士
【摘要】本研究包括樟子松外生菌根的形态学、组织学特征 分析,外生菌根分子鉴定,外生菌根真菌对樟子松苗木生长的影 响,樟子松组培苗菌根化等四部分内容,现分述摘要如下:(一) 外生菌根形态学、组织学特征分析外生菌根中真菌组织形态学和 解剖学特征的稳定性,为外生菌根的分类鉴定创造了条件和可能 性,在进行外生菌根分类鉴定时,重点应放在真菌组织的特征上。 本研究从樟子松为出发点,以菌根共生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地从 形态学和解剖学的角度研究了与之共生的外生菌根类型,详细描
述了 19种外生菌根类型,并根据图鉴对所分出的外生菌根的颜 色、外部形态、菌套表面结构及内部解剖结构等特征进行了归纳 总结;探索了以宏观的形态、颜色和显微结构中菌套菌丝排列图 式、菌套表面结构及菌丝和菌索内部结构等特征为主要依据进行 外生菌根分类鉴定的可行性。(二)外生菌根根尖分子鉴定研究 本研究在分出基本类型的基础上,以樟子松的菌根共生体的根尖 为材料,提取DNA,利用真菌特有引物ITS1F和ITS4,在PCR 基础上对外生菌根真菌rDNA的ITS区段进行碱基序列测定,然 后与互联网上DNA序列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比较,确定其 外生菌根真菌的多样性。本研究中共分出19个菌根类型,并鉴 定科和属或者到种的水平,鉴定到科水平的有3个类型,鉴定到 属的有1个类型,其余14个类型都鉴定到了种;其中属于担子 菌亚门的有15株,子囊菌亚门的有4株。本研究在进行分子鉴 定的同时,充分的利用了互联网上的生物信息资源,构建了分类 报告,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三)外生菌根真菌对樟子松苗木生 长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对樟子松幼苗与点柄乳牛肝菌、褐 环乳牛肝菌、块菌、绒边乳菇、黄抱红菇、兰丝膜菌、彩色豆马
勃和土生空团菌的菌根人工合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试验研究。通 过观测苗木生长、根系和菌根的发育、生物量累积,研究了樟子 松外生菌根的形成及对苗木生长效应的影响,并对樟子松优良菌 根真菌的筛选进行尝试。试验结果表明:点柄乳牛肝菌与褐环乳 牛肝菌与樟子松根系快速形成菌根,对樟子松幼苗的早期生长有 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樟子松菌根化育苗首选的菌根真菌。接种该 两种菌种的樟子松幼苗的平均苗高、地径、生物累积量均因菌根 的形成而明显增加,生物累积量甚至可达到未接种苗的2〜3倍。 另外,对樟子松菌根化苗(合成130d)进行了自然干旱胁迫研 究,目的是探讨菌根化樟子松苗木的抗旱机理。结果表明,菌根 化苗木可以通过提高苗木光合速率、增加苗木根茎比,提高叶片 SOD活性、Pro.含量、降低MDA在植物体内的积累等多种生理、 生化代谢途经提高樟子松苗木的抗旱性,其中抗旱性最强的菌种 为褐环乳牛肝菌,其菌根化苗较对照苗临界致死时间推迟61ho (四)组培苗菌根化本研究以樟子松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 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樟子松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并获得
了完整的再生植株。建立了樟子松植株再生体系,确立了樟子松 组织培养各阶段的最优条件: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组

博士: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菌根生物技术研究,毕业范文,毕业专题,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400094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