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实录

《《劝学》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教学实录(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劝学?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步骤与方法:? 1.看“预习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课文。 2.老师出示应掌握的实词和虚词,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明白。假设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答。 3.同位桌轮流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对方应指出来加以纠正或共同讨论;二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决。 4.老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上课 师:同学们,荀况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板书:学不可以已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一自然段。?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君子博不而日参省乎已,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请问本段阐述了什么内容?学生举手××同学答复。 生1:阐述了学习的意义。 师:运用什么方法阐述的? 生1:比喻。 师:很好。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青青于蓝,冰寒水××同学,请你答复。 生2: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2:在原有的根底上进一步进步、开展。 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
3、道理呢?板书:直木为轮学生举手××同学。 生3: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详细些?学生举手××同学。 生4: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进步和开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假设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集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
4、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开展的过程,假如不停顿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进步,到达“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请××同学背诵第二自然段。? 生5:“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师:很好。同学们考虑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同学答复。 生6: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 师:对。第一层说明什么内容?××同学。 生7:正面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同学。 生8:分总关系。 师:对。第二层是详细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