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城区中小学英语衔接的调查与思考



《新课标下城区中小学英语衔接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城区中小学英语衔接的调查与思考(1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新课标下城区中小学英语衔接的调查与思考舟山小学 陈蔚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英语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部出台的“从2001年秋全国城镇学校从三年级始开设英语课程。”的规定,我市学生外语学习的起始时间提前到了小学低年段,甚至还有一部分学前儿童也已在接触外语。因此,小学毕业生在踏入初中大门前,也或多或少接触并学习了英语。然而由于师资、城乡、地区的差异,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也给初中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初中教材改为“Go for it”后,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使初一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初中的英语教学, 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又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
2、城区中小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小学英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予以关注的方面,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初中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成效的评价和建议,以加强小学和初中英语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从而使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找到结合点和平衡点。目前我市小学英语教学成效参差不齐。学校英语教学现状还不能达到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设定的要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开课不规范,课时不足,班容量过大,一册课本未上完,接着上下一册,对师生不作任何形式的考核或评价等。此外,由于初中教材的改革(原本的JEFC改为“Go for it” ),造成初一和小学教材内容重复过多。以PEP小学英语教材为例,我们把一至六册教材的
3、内容和 “Go for it”七(上)内容作了对照。发现初中课本第一至八单元词汇表上所列出的四会和其他要求的单词、词组及课内句型有80%以上在小学阶段已掌握,只有少数单词未出现过;第九至十二单元所要求掌握的单词、词组有60%以上在小学出现过并要求掌握。此外,功能、话题上的重复率也很高。另外由于学生升入初中后,中学老师往往从A、B、C开始作零起点的教学,结果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而中学老师面对提早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感到无从着手。这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小学英语存在的必要性感到怀疑,也造成了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小学英语教学上的缺乏衔接或衔接不当
4、乃是此问题的瓶颈所在。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1.本次调查以了解初中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期待为主题内容展开,通过走访城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和六年级及初一学生,运用问卷调查及座谈等形式了解英语教学情况。遵循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定海城区三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和两所初中的初一学生及名中小学英语教师组成样本。因此调查总人数为:798(小学生)(初一学生)(中小学英语教师)1298人。其中城区中学所,小学所。2.方法和工具(1)行动观察法:行动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关注评价对象的表现,搜集各种有关信息的过程。本课题中,课题组成员通过随堂听课,观察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并予以记录。(2)问卷研究调
5、查法:调查由课题组成员和各被调查班级的班主任主持,由学生和相关教师独立完成,并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调查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并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对比法:在观察和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中小学教学的异同,以掌握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为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发法提供数据依据。(4)座谈会方法:根据课题的调查要求,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学生和中小学教师座谈会,及时沟通和了解教学差异,反馈意见建议,为改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充分准备。(5)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课题调查有关的研究情况几对本课题研究有帮助的资料,以便更加详实有效的进行研究,为研究的分析与讨论提供理论支持。三.研究步骤及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
6、007年4月-2007年5月,准备阶段。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第二阶段:2007年6月-2007年10月,实施阶段。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及课堂教学观察,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第三阶段:2007年11月-2007年12月 完成阶段。分析信息资料,完成调查研究报告。四、结果和分析一、关于影响小学英语学习成绩的因素的问卷调查和访谈2007年6月我们编制了关于影响小学英语学习成绩的因素的调查问卷,向城区3所小学的学生发放,共发放问卷1278份,收到有效问卷1263份。调查结果和分析如下:表一:学生最喜爱的学科学科语文数学英语人数398人412人453人百分比
7、31.5%32.6%38.9%表二:学生对学习英语重要性的认识选项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人数1156人58人49人百分比91.5%4.6%3.9%表三: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难易度选项容易不太难很难人数313人818人132人百分比24.8%64.8%10.4% 表四:学生请英语家教情况选项现在请家教曾经请家教从未请家教人数30人1166人77人百分比2.4%92.4%4.8%表五:学生在家学习英语情况选项每日听读经常听读偶尔听读从不听读人数21451448352人数24%40.7%38.3%4%从调查表的反馈来看,极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比较重视,从表二中可见,91.5%学生认为学习英语重要;但从表三
8、中可见,有10.4%的学生觉得学习英语很难,怕学英语。从表五中可见,有42.3%的学生在家不能自觉学习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不够,造成他们中的部分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学困生。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本校60名英语学习的学困生中43.1%的学生不喜欢英语的原因是“考不好”。小学英语教材(PEP)主编龚亚夫老师说:不是教材出现的都要教,不是所有教的都要会,不是所有会的都要考;但是标准没指定哪些要考,哪些不考。为确保学生取得高分,老师只好“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只好“西瓜芝麻”一起吞,英语学得半生不熟,消化不了,许多四年级小学生已经开始掉队,以至54.5%的初一新生还不能独立按国际音标注音读出生词。(根据两所
9、初中调查反馈) 。还有,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如:兴趣、动机、信心、意志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培养都被轻视了。例如,标准目标要求(第二级):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但是我们问卷六年级学生时,只有75.3%的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在小学开设了英语后,两极分化现象就提前到了小学阶段。在小学未开设英语时,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时间基本上在初中二年级。因为在初一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对英语有新鲜感,兴趣普遍较浓。学习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因此学生成绩普遍较好。但到了初二,由于英语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随之增加。同时,由于初二开设的课程增多,部分学生的兴趣转移,部分学生的精力受到牵制,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英语
10、学习。(根据两所初中教师的座谈反馈) 。二、对于中小学英语不同教学方法的调查笔者主要采用问卷法,通过以下两个开放性问题让被调查教师作答:1、初中教学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和期待;2、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惑和问题。12位初一被调查的教师均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期望及建议。1)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列前五位的问题):l.语音教学不到位。学生对连读、爆破音和弱化音了解很少,通常是逐词读或说。2.对学生书写要求不规范。学生对字母大小学、单词、句子和标点符号等的书写均存在问题。3.不关注学生的认知。学生学习英语只知其形不知其意,也不
11、注意记忆。4.过分注意单词教学,对句子、段落和语篇教学关注不够。5.部分在小学已学过英语的学生沾沾自喜,而没学过英语的学生则易产生自卑感。 调查显示小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的习得,强调以听导读,听说并进,提倡渗透自然拼读法,以TPR教学法、任务式、活动式等方式授课,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到了中学,教学方式虽然也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由于升学的压力,再加上教材本身容量突增,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比例还是较小学又很大增加。面对这一改变,学生变得无所适从。2)通过教学观察、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等途径了解到:(1)中小学生的学法可归纳为四个“多” 多读、多背、多做、多记。课堂上,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