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第一课时《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时《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4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1037103711011101)字子字子瞻,号瞻,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眉。眉州(今四川眉山)人,苏州(今四川眉山)人,苏洵的第二个儿子,北宋著洵的第二个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宋仁宗时,与词人代表。宋仁宗时,与弟弟为苏辙同榜进士,仁弟弟为苏辙同榜进士,仁宗赞轼、辙兄弟是国宗赞轼、辙兄弟是国家宰家宰相之才,相之才,名动京华,苏轼名动京华,苏轼时年时年2121岁。岁。人生如梦人生如梦多情应笑我多情应笑我天涯何处无芳草天涯何处无芳草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2、,千古风流人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梦,一尊还酹江月。蝶恋花蝶恋花春景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
3、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被无情恼。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月夜,短松冈。行云流水,明白如话,行云流
4、水,明白如话,真实不做作,真实不做作,既深情又豁达。既深情又豁达。海南岛东坡书院海南岛东坡书院东坡笠屐图东坡笠屐图 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18岁。岁。原名原名文同(文同(1018101810791079年年) ) ,字,字与可与可,号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人称石室先石室先生生等。北宋著名画家、诗人。元丰初等。北宋著名画家、诗人。元丰初年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未到任而年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未到任而卒,人称卒,人称文湖州文湖州。文与可以善画竹闻。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
5、赞许。也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也很很受苏轼敬重。受苏轼敬重。 筼筜谷筼筜谷,在洋县,盛产一种叫,在洋县,盛产一种叫“筼筜筼筜”的竹子。的竹子。偃竹偃竹,仰斜的竹子。,仰斜的竹子。文同墨竹文同墨竹 松、竹、梅松、竹、梅合称合称“岁寒三友岁寒三友”,始见于南,始见于南宋。宋。中国古代称帝王和贵族男子为中国古代称帝王和贵族男子为君子,后君子,后泛称德才兼备的人泛称德才兼备的人。 “四君子四君子”是是梅、兰、竹、菊梅、兰、竹、菊的合称。比的合称。比喻人格高尚,学识高深,举止文雅。文人画喻人格高尚,学识高深,举止文雅。文人画家以此寄寓家以此寄寓情情感。感。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使食无肉,不可
6、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据有关史料说,文与可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据有关史料说,文与可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
7、子的形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写写 作作 背背 景景 本文属于本文属于杂记杂记,记叙了苏轼和文与可,记叙了苏轼和文与可之间的深厚情意,并阐述了文与可的之间的深厚情意,并阐述了文与可的画论画论,是一篇是一篇有回忆有回忆,有议论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文章。文与可文与可在洋州时,在洋州时,苏轼苏轼先为密州知先为密州知州(今山东诸城),后改知徐州,元丰二州(今山东诸城),后改知徐州,元丰二年三月又任湖州知州,这时文已去世。七年三月又任湖州知州,这时文已去世。七月七日月七日作者晾晒书
8、画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文与可在洋时,见到文与可在洋州赠他的州赠他的“偃竹图偃竹图”,睹物思人睹物思人,悲不自,悲不自禁,乃写成了这一篇情深意切,悲恻动人禁,乃写成了这一篇情深意切,悲恻动人的优秀散文。的优秀散文。听读,注意读准下列字音听读,注意读准下列字音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1、畴畴昔(昔( ) 7、缣缣素(素( )2、笔、笔砚砚( ) 8、飞、飞鹘鹘( )3、以书、以书遗遗余(余( ) 9、蹑蹑足(足( )4、喷喷饭(饭( ) 10、轮、轮扁扁( ) 5、寒、寒梢梢( ) 11、斫斫轮(轮( ) 6、筼筜筼筜( ) 12、箨箨龙(龙( ) chuynpn wihnipin
9、zhutu shojinYndng 思考:怎样思考:怎样“散而不乱散而不乱”?宋宋苏轼苏轼文同,字与可文同,字与可地名地名仰斜的仰斜的竹子竹子 竹子开始长出时,只是竹子开始长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象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象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竹子呢?所以还会有完整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在心里先有完整
10、画竹必定要在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像兔子跃起奔他所见到的,像兔子跃起奔跑、鹘鸟俯冲下搏,稍一放跑、鹘鸟俯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了。松就消失了。 竹竹之之始生,一寸始生,一寸之之萌萌耳,而节叶具耳,而节叶具焉焉。自。自蜩腹蛇蚹蜩腹蛇蚹以至于以至于剑拔十剑拔十寻寻者,生而有者,生而有之之也。今也。今画者画者乃节节而为乃节节而为之之,叶,叶叶而叶而累累之,岂复有竹乎!之,岂复有竹乎!故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画竹
11、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中,执笔,执笔熟视熟视,乃见其,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振笔直遂遂,以追其所见,以追其所见,如如兔起鹘落兔起鹘落,少纵则逝少纵则逝矣。矣。 与可告诉我的是如此。我与可告诉我的是如此。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里外在不一致,心理与手里外在不一致,心理与手上不相适应,这是不学习上不相适应,这是不学习的过错。所以凡是在心中的过错。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见,但是作起来不有了构见,但是作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